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书《书目答问》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史迁 参加讨论

    《书目答问》,万有文库本分上下二册,国学基本丛书简编本,将其合而为一。据该书略例载:光绪元年九月,提督四川学政侍读衔翰林院编修张之洞记。似乎此书为张所作,其实是缪荃荪受命代笔。
    荃荪(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二甲进士,曾住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历主南菁、泺源、钟山等书院讲席,创办过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撰有《续碑传集》八十六卷,辑《重编红雨楼题跋》二卷。学问渊博,交游广阔,著述繁富,尤于金石碑帖、版本目录之学钻研特深,娴熟文史掌故。在世之日,虽老宿耆硕,亦必问难请益,得其一言而定,在学术界颇负盛名。
    《书目答问》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继承和发展,说它是继承,因它基本上是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精神,二者都是传统的崇儒思想,都把儒家著作视为经典;说它是发展,因它在四库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丛书和别录两类,以便安插四部所不能容的书籍,这是比《四库总目》进步和合理的地方。
    清自乾嘉以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为目录学界的泰斗,无人敢表示异议,更无人敢擅自更动。然而,《书目答问》何以敢向这个最高权威挑战呢?这在当时是有其背景的。一是当时欧风东渐,洋务派兴起,给《书目答问》作者以改革的借口;二是科学日趋发达,新书目渐增多,旧四部法实难容纳这些日新月异的著作,修正补充工作,势在难免;三是张之洞盛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其名望地位足以箝反对者之口,有此三因素,所以《书目答问》才可能打破框框,冲出樊篱。
    《书目答问》的分部,除经、史、子、集四部之外,又增设了丛书和别录两类,成为六分法,每部下边各分若干类,现将其总目列举如下:
    经部总目
    正经正注第一
    十三经五经四书合刻本
    诸经分刻本
    附诸经读本
    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第二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乐、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总义  论语   孟子   四书  孝经   尔雅   诸经总义  诸经目录文字音义  石经
    小学第三
    说文   古文篆隶真书各体书  音韵  训诂
    史部总目
    正史第一
    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合刻本   正史分刻本  正史注补表谱考证
    编年第二
    司马通鉴   别本纪年  纲目
    纪事本末第三
    古史第四   别史第五
    杂史第六
    事实  掌故  琐记
    载记第七   传记第八   诏令奏议第九
    地理第十
    古地志  今地志   水道   边防  外记  杂地志
    政书第十一
    历代通志   古制  今制
    谱录第十二
    书目   姓名  年谱  名物
    金石第十三
    金石目录   金石图象   金石文字   金石义例
    史评第十四
    论史法
    论史事
    子部总目
    周秦诸子第一
    儒家第二
    议论经济   理学   考订
    兵家第三
    法家第四   农家第五   医家第六
    天文算法第七
    中法   西法   兼用中西法
    术数第八  艺术第九   杂家第十
    小说家第十一
    释道家第十二
    释家
    道家
    类书第十三
    集部总目
    楚辞第一
    别集第二
    汉魏六朝   唐五代   北宋  南宋  金  元   明  国朝理学家   国朝考订家   国朝古
    文家  国朝骈体文家   国朝诗家  国朝词家
    总集第三
    文选  文  诗   词
    诗文评第四
    丛书目
    古今人著述刻丛书
    国朝——人著述合刻丛书
    别录目
    群书读本   考订初学各书  词章初学各书童蒙幼学各书
    这种分类法较之《四库总目》是有所改进的,但以今日之眼光视之,仍不能算作尽善尽美。
    兹就管见所及,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关于经部的几点意见
    1、正经正注下“附诸经读本”这一小类应与别录中“群书读本”这个类目合并,既名之曰“群书”当然也应包括经书在内,况读本类的书,多系节选文字,非系统而完整的经书原著(如《左传快读》、《左传句解》等),不同经书原著放在一处,未必不可。
    2、《乐知不应列入经部:儒家所谓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者,流传下来的只有五经,《书目答问》所列乐类,实非先秦之作。如《乐律全书》为明朱载堉所作,《御纂律吕正义》为康熙时所编,《律吕新论》和《律吕阐微》均为清江永所撰(《竟山乐录》清毛奇龄所撰,《乐县考》清江藩撰,《燕东考原》清凌廷堪撰,《瑟谱》元熊明来撰,其中只有《琴操》最早,为汉蔡邕撰,这哪能算是经书呢?何必泥于六经之名而牵强补配呢?
    3、小学这个类不应收入经部:前人认为小学是读经的钥匙,故将其作为经部附庸看待。殊不知小学不仅是研读经书的工具,而且也是研读任何书籍都少不了的工具,因此它应独立于四部之外,我认为放在别录部分更恰当些。至于古文篆隶真书各体书法方面的书,也不可和说文、音韵、训诂等同,应将它们和乐类一向放在子部艺术类中,更附合实际。
    二、关于史部的几点意见
    1、正史应包括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类:
    不能说只有纪传体才可称为正史,通鉴、纲目和纪事本末都不算是正史。有传统观念的人可能要说:纪传体有合刻本(如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等)故可称为正史。答曰:七种纪事本末也是合刻本,何以不能称为正史?或曰:纪传体正史体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观点,故可称为正史。答曰:司马通鉴和紫阳纲目,不体现封建统治者的观点吗?何以不能称为正史?或曰:编年、纪事本末二体,均系私家著述,不可列为正史。答曰:《新唐书》、《新五代史》和《新元史》不是私家著述吗?何以能列为正史呢?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能说只有纪传体才可称为正史。历代称二十四史为正史者,只是相沿袭的习惯称呼而已,只能算是约定俗成,并无真正的学理根据。如非纪传体不能成为正史,那么我们现代的著作,岂非全为别史了吗?
    2、古史类应予取消:古之与今,乃相对而言,汉魏人可视先秦之作为古史;唐宋人何尝不可视汉魏为古耶?甚而至于现代之人,不可视唐宋为古矣。然则目录学上之古史,究指何时而言?由于概念不明确,遂使各家分类,莫衷一是。《隋志》竟将《后汉纪》、《晋阳秋》、《宋略》、《齐典》、《梁典》等南北朝的史书均视作古史,若授此类推,我们必尽视清以前之史为古史矣!可乎?不可耶?与其纷然淆乱,迄无定论,何如弃而不用?倒可省去许多纠葛。且此类书籍为数不多,均可归之于他类。如《逸周书》可归杂史,(按:《隋志》归杂史);《国语》可归别史,(按:《隋志》归小学类,欠妥);《国策》可归杂史,(按:《隋志》归杂史(;《山海经》可归地理类古地志)(按:《隋志》归地理类);《竹书纪年》可归编年类别本编年,(按:《隋志》归古史);《穆天子传》可归子部小说家,(按:《隋志》归起居注,殊觉不伦);《母本》可归谱录类,(按:《隋志》归谱系);《家语》可归子部儒家类,(按:《隋志》归经部论语);《晏子春秋》可归周秦诸子,(按:《隋志》归子部儒家);《越绝书》、《吴越春秋》可归杂史,(按:《隋志》归杂史);《列女传》可归传记类,(按:《隋志》归杂传;《新序》、《说苑》可归汉后诸子儒家,(按:《隋志》归子部儒家)。
    此类之书惟林春溥之《古史纪年》和《古史考年同异表》可真称为古史,但整类中仅此一部而已,岂可独占一类乎?此外汉谯周之《古史考》是名副其实的古史,可《书目答问》作者都将其列入杂史类,然则《古史编年》为何不能列入别本编年呢?
    既然这类之书都可归入他类,则古史类名,自无存在之必要,应于取消。
    3、诏令奏议可为文体名不可为类月名:这些东西都是档案资料,它们和杂史中的事实、掌故、琐记不都是很有价值的史料吗?如何不能同归一类呢?在古文中它们可为一种文体,但不适于为目录学中的类目,勿需单独立类。
    4、谱录类中的年谱可归传记,书目不宜归史部:年谱系对于一人的叙录,实为简易传记,它和表谱毕竟不同,不能只强调“谱”字,所以它可和传记合为一类,这已是普通常识,勿容赘述。
    惟书目一类,列于史部大有商榷余地,历来学者将书目置于史部,实为牵强而不得已的事情,由于四部的局限,实在无法,故当宽容。但若于四部之外,增置别录,就不应再蹈袭前辙。书目者,实非史部所能容也。史部之目录又当别论,至如经书、子书、文集之目录,岂可置于史部之内乎?书目之“外延”大于史部之“外延”,只能以大包小,岂有以小函大之理?吾故曰:书目类应以置于别录为便。盖别录者,犹新法之总类也,其所收容概为经、史、子、集所不能容者。
    三、关于子部的几点意见
    1、诸子类应概分为先秦诸子与汉后诸子两大等立类目:
    如果不设汉后诸子这个类以统摄后母之儒、兵、法、农等小类,则易使人误认为这些类与先秦诸子居于同等地位,实则有别。盖先秦诸子类中,自有先秦之九流万家为其内容。若然,则后母之儒、兵、法、农等家不立一总括之类目以统摄之,可乎?为不使人误会起见,子部应分两大类,作为等立类目,一包先秦之九流万家,一含汉后之儒、兵、法、农等家,如此既合逻辑,又觉醒目,岂不美哉?
    2、类书不应归入诸子:
    考“子”字之义,原为人之嘉称,先秦诸子,著书立说,率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成一家之言,故称子书。而类书之为物,类皆饾饤堆砌,断章取义,既无体系,又乏主旨,严格说来,不能称为著述,更不能称为子书,归入子部,实属似是而非。但其与丛书亦不类,丛书者率皆完整之书,首尾毕俱,不若类书之支离破碎,掐头去尾在也。吾以为归之于别录,尚称得体,盖别录一类,概多工具之书,而类书者,斯真治学之要具也,吾故日,归之便。
    四、关于集部的几点意见
    1、楚辞应归总集类:推楚辞之所以名类,不外四端:A、《楚辞》为中国最早之众人合集(诗经虽早,但多系无名氏之作)B、《楚辞》为一区域性之合集,C、《楚辞》为中国辞赋之祖,研究注释者众多,D、推崇屈宋之伟大高洁,历代形成传统观念。以上理由不无道理,但目录之学特重义例,义例之定,尤当公允,《楚辞》为辞赋总类创始之体,当立为类,人无异议,但不需以《楚辞》之名为类,何哉?盖《楚辞》原为辞赋之祖,而辞赋之体,汉魏极盛,何止屈宋数家?若以之为类,则汉魏以后之辞赋何归?楚地以外之辞赋何归?势非另立辞赋之类以处之不可,如此则又觉其重复。何不援《史记》立类之例乎?《史记》为纪传体之首创者,后之二十四史,莫不效之,目录学家名此体为正史类,实乃《史记》类也,但不名之曰《史记》类,而名之曰正史类耳。如此处理,既可包括《史记》在内,又可容纳后之纪传体史书,实为两全之道。
    触类旁通,推其类而广之,《楚辞》类亦可名之日辞赋类,使之归属总集,与诗、文、词、曲并列为之。如此既使后世之辞赋总集有所归属,又不违背《楚辞》为类之义,因《楚辞》居于领先地位,不即《楚辞》类乎?
    2、别集细目配备失当:
    《书目答问》之别集细目,自汉至明有经而无纬,惟有清一代始以学派细分类目,推想作者之意,当是略古详今,结果弄得既不合乎逻辑,又嫌贫富不均。正如沈约所说的蜂腰鹤膝,如果将它构成人体形状,岂不象个漫画吗?腰为黄蜂之腰,膝为白鹤之膝,膝比腰粗许多倍,不是太不均衡太不匀称了吗?其实清代所有学派,前朝也都具备。所谓理学家,也就是宋学家,原起周、程、张、朱,至于陆、王宋学,至明而尤盛,能说前代无理学吗?
    所谓考订,实即汉学,起源于东汉之古文学派,历代虽有起伏,但始终绵延不包,能说前代无考订吗?古文运动,始自唐宋,惟八家其尤佼佼者耳!他如明之秦汉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非古文乎?能说前代无古文家吗?骈体之文,兴于六朝,流及隋唐,王、杨、卢、骆非骈体乎?谁谓前代无骈体耶?词始于唐而盛于宋,人所共知,诗则何代无之?然则何以惟清一代独用此分法,而竟使他代阙如乎?作者清人,厚清薄古,亦人情之所难免,未可厚非,但后之作者,不当如此为法。
    3、文选类应名之曰选体类:
    文选与《楚辞》同为创始之体:后者为辞赋选集之始祖,前者为诗文总集之先河。《楚辞》类既可改为辞赋类而《楚辞》领先,则《文选》类何不能改为选体类而《文选》居首乎?若文选类易名为选体类,则《昭明文选》以外之诗文总集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正续古文苑》、《东汉文鉴》、《唐文粹》、《宋文鉴》、《金文雅》、《元文类》、《明文在》等均有所归矣。
    《书目答问》作者,将此众多之书俱归入散文总集,并加小注曰:“元以前诸作多有诗,从其多者言之。”自知分类欠妥,不得不加此小注,实在勉强而不合逻辑!明知其为诗文总集,也只得归入散文总集。如设选体类(诗文总类)这个类目,自然就各得其所了,何用费此不必要之事乎?分类失当,处置无方,缺乏逻辑概念之过也。吾故曰:《文选》类可易名为选体类,庶免此弊。
    4、词类可改为词曲类:
    元曲为明清以后戏曲之前身,它是货真价实的纯文学,封建文人对其有偏见,认为它不登大雅,所以没有给它以应有的重视,致使这种文体在目录学上长期被冷落,恢复它在目录学上应有的席位,是时候了。可以在总集类中替它找个位置,最好让它和词类同居,名之曰词曲类。曲本由词发展而来,当它还没有发展成戏剧之前,仍为短小文体,使其同词共立一类,实为声应气求,自然之势也。
    试以中西合壁,新旧杂揉之法,配以号码标目列表如下:
    1经部
    11正经正注
    111十三经五经四书合刻本
    112诗经分刻本
    12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
    121易、书、诗类
    122礼类(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
    123春秋类(左氏、公年、毅梁、春秋总义)
    124四书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25孝经类《孝经郑氏注》等
    126尔雅类
    127诸经总义类《经义述词》等
    128石经类《石经考》等
    2史部
    21正史
    211纪传体(二十四史合刻、分刻)
    212编年体(司马通鉴、紫阳纲目、别木纪年)
    213纪事本末《绎史》、《圣武记》等
    214正史注补表谱考证《史记志疑》等
    22别史
    221国别(《国语》《华阳国志》《南唐书》)等
    222载记(《十六国春秋》《朝鲜史略》等
    223杂史(事实、掌故、琐记)
    23传记年谱
    231传记
    232年谱
    24地理
    241古地志《元和郡县志》、《括地志》等
    242今地去《新编南阳县志》等
    243水道《水经注释》、《三吴水利录》等
    244边防《新疆识略》等
    245外纪《职方外纪》等
    246杂地志《荆楚岁时记》、《岭表录异》等
    25政书
    251历代通志《通考》、《通志》等
    252古制《唐六典》、《唐会要》等
    253今制《职官表》等
    254诏令奏议《陆宣公奏议》等
    26金石
    261金石目录《金石录》等
    262金石图象《宣和博物图》等
    263金石文字《金石文字记》等
    264金石义例《金石要例》等
    27史评
    271史法《史通通释》、《文史通义》等
    271史事《读通鉴论》、《东莱博议》等
    子部
    31先秦诸子
    311儒家《荀子》、《晏子春秋》等
    312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等
    313名家《公孙龙子》等
    314墨家《墨子》等
    315法家《商子》、《韩非子》等
    316兵家《孙子》、《吴子》等
    317杂家《吕氏春秋》、《淮南子》等
    32汉后诸子
    321儒家
    3211经济《新语》、《新书》、《论衡》等
    3212理学《二程全书》《传习录》等
    3213考订《日知录》、《古今注》等
    322兵家《读史兵略》、《练兵实纪》等
    323法家《折狱龟鉴》、《唐律疏议》等
    324农家《齐民要求》、《来耜经》等
    325医家《素问释义》、《难经集注》等
    326天算
    3261天文《浑天仪说》、《恒星出没》等
    3262算法《周脾算经》、《九章算术》等
    327术数《太玄经》、《开元占经》等
    328艺术《法书要录》、《图画见闻志》等
    3281书画《书谱》、《读画录》等
    3282音乐《乐律全书》等
    3283雕塑《任渭长木刻人物》等
    329小说
    3291总纂《太平广记》《小说大观》等
    3292单行《母说新语》、《拾遗记》等
    33宗教
    331释家《佛国记》《大唐西城记》等
    332道家《道藏目录详注》、《神仙传》等
    4集部
    41辞赋
    411总集《楚辞》《汉魏六朝赋选》等
    412别集《江文通赋》、《张衡赋》等
    42选体
    421总选《昭明文选》等
    422别选《左传句解》等
    43诗
    431总集《唐诗别裁》、《宋诗别裁》等
    432别集《剑南诗抄》、《李长吉歌诗》等
    44文
    441总集《古文渊鉴》、《古今文综》等
    442别集《方望溪集》、《渭南文集》等
    45词
    451总集《花间集》、《宋六十名家词》等
    452别集《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等
    46曲
    461总集《元曲选》、《六十种曲》等
    462别集《一笑散》等
    47诗文评
    471诗评《诗品》等
    472文评《古文绪论》等
    5丛书
    51古今合著丛书《汉魏丛书》等
    52一人自著丛书《亭林遗书》等
    6别录
    61小学
    611说文之类《说文解字》等
    612训诂之类《尔雅》、《广雅》等
    613音韵之类《广韵》、《集韵》等
    62谱录
    621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622年表《历代史表》等
    63类书《艺文类聚》等
    以上所述,乃近年分编线装占籍时参用《书目答问》的一得之见,意见既不成熟,分析自必肤浅,但为探讨学术,愿将其提出,贡献同志,欢迎批评,以就教高明。
    

一九八三年十月完稿  史迁
    原载:《南都学坛》1983年0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