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对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美亚 参加讨论

    目前,全国图书馆已经普遍实现普通图书计算机编目,并建立了国家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和回溯书目数据库。但是古籍的书目数据库却迟迟未问世,使古籍书目检索仍然处于手工检索阶段,这无疑给工作人员及读者都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尽早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领导及古籍编目人员的夙愿,也是许多读者急切盼望的事。
    1999年,中国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织全国十余家大型图书馆协作编纂《中国古籍总目》,并要在编纂《中国古籍总目》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古籍总书目数据库。这个消息使一些图书馆领导决定等待古籍书目数据库的问世,而不自建古籍书目数据库。认为古籍书目数据库各自建立将耗费巨大,既然现在古籍总书目数据库迟早都会问世,各图书馆哪里用得着再各自建立呢,图书馆应该避免这种重复建设情况的发生。李岚清同志在1998年视察北京图书馆时,就对开展文献资源共享作了充分肯定。1999年初,由北图召集的全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作会议,使“相互合作,资源共享”成为全国多数文献收藏单位的共识。因此认为,在目前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普遍紧缺的情况下,滞后建库为好。
    然而就在这个各馆是否自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问题下,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种意见认为:这些大型图书馆所藏古籍可以代表我国古籍的基本收藏情况,但不一定囊括了我国所有古籍的收藏品种。因此,这十余家以外的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可以作为中国古籍总书目数据库的有益的补充。为了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收入的书目更加全面、丰富,不让其有所遗漏,全国所有古籍收藏者都应该向中国古籍总书目数据库提供规范化的古籍书目数据。为此,各图书馆首先要把各自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做成能够交换用的规范化的书目数据,要建立自己的规范化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何去何从,人们不得不思考一番。
    
    思考之一:自建古籍书目数据库还是以后套录古籍书目数据库的问题。
    由于古籍的编排体例、文字内容、装帧形式与普通图书不同,版本往往还需多方考证和鉴定,编目著录有一定难度,面临的困难,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为复杂,其编目速度肯定比普通图书编目速度慢得多。例如:国家图书馆从1983年起与普通图书合流编目,在当时的手工方式编目情况下,12年时间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仅完成总量的12%左右,照此计算,还需八九十年方能大功告成。虽然在现今的计算机编目条件下,编目速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手工编目难于比拟的。但是,我国历史悠久,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籍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总数约达12万种左右,还不包括每种古籍的不同版本。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善本古籍200多万册,普通古籍2600多万册。这些古籍散存于国内各图书馆,要编纂一个完整的古籍总书目数据库,并非易事。十几所大型图书馆联合编目,也要花较长的时间。另外,还有相当多的珍善本古籍流散于国外,收藏分散,编目也不易。是等全国总书目数据库问世,还是自建本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也由于总书目数据库的问世时间不定,而让人着急。其实,如果本馆人力充裕,人员水平相对较高,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也好,古籍文献工作到家,总之,人力物力财力均可的情况下,不等待不观望积极投入,自建书目数据库也没什么不可以,这也是好事。不过,如果各个古籍收藏单位都来建库,无疑是千百次的重复劳动,也肯定是一次全国性的巨大浪费。但是我们又要怎样才能防止那十余家编撰单位可能(或肯定)会发生的遗漏呢?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可否等《中国古籍总目》数据库初稿出来以后,各馆再查漏补缺,反馈给总目编撰单位,再作补充呢?不过,那又需要多少时间的等待呀?猴年马月?有的馆肯定不愿等。但是,如果本馆人力、物力、财力都有困难,古籍文献前期工作欠缺较多,基础工作薄弱……等待就是明智之举。不过不能消极等待,而应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如果甚至连本馆的家底都未摸清,以后即使有了书目,你也无法套录,套录的前提条件,是你必需知道自己手中的书究竟是什么,例如是什么朝代的,哪种版本。等你将前期工作都做好时,光盘差不多该问世了。等待书目数据库光盘的好处是,你以后得到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光盘,一定是最成熟的最规范化的成果,你也可以用最少的代价换回最有价值的成果。何乐而不等呢。
    
    思考之二:本馆自建的古籍书目数据库是否能达到规范要求?
    这个问题是各图书馆最为关心的问题,非慎重考虑,不可贸然行事。如果各馆建立的书目数据库格式不一致,数据将不能交换;如果著录规则不一致,著录内容将五花八门;如果各馆采用的分类法不一致,谈什么分类规范化、数据规范化?如果主题随意标引,统一检索就不能实行;如果使用的字库不统一,数据库的文字怎能一致?如果古籍与普通图书各建各的库,怎能让读者同时检索出相同内容的各类图书?如果输入的数据杂乱无章,谬误百出,无法使用,只是白费人力物力而已。所以,除非以上各方面都有了规范化标准,各个图书馆才能按标准建出统一的规范化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如果以上有些方面国家标准并未出台,就很难做到真正的规范化。
    笔者认为,以上几个方面中,有几方面比较而言容易解决一些(虽然也非轻而易举),如格式、著录规则、主题词与普通图书统一编目这几方面。较难解决的有两个,一个是统一分类法,一个是统一字库。
    现在各图书馆古籍分类使用分类法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因为国家历来就没有对古籍分类法做出过统一规定,图书馆界也没有达成过一致意见。不过主要的意见有两种,即主张用“四部法”和“中图法”。如果确定了以这两种分类法为标准,对本馆原本就是用“四部法”或“中图法”分类的图书馆,比较好办(但并非就无问题)。但是一些馆并不是用这两种分类法,例如,有的馆用刘国钧的分类法,有的馆用自编的分类表……这些馆将面临着对全部已编古籍图书进行改编,全部重新分类的局面,一些还是大馆,经过了多年的工作积累,其改编工作量很大。且不说本馆自建书目数据库,就是套录都会有极大的工作量,因为改编还牵设到书库的书的移架问题、改书标问题……除非你另有高招妙策,否则不能避免这些工作。
    另一个是统一字库的问题。《古籍著录规则》第6.1条规定:汉字古籍著录使用规范的繁体汉字。参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织编纂《中国古籍总目提要》的大型图书馆研究决定,采用ISO10646字符集(即中文四库平台)作为古籍规范用字依据。但是,图书馆编目软件还没有将它作成编目的字库。在此情况下,怎能用繁体汉字编目呢?如果目前暂时用简体汉字编目,准备将来再作批处理,理论上没有什么不可以(目前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善本数据库就是用简体汉字做的),但是批处理后的数据又怎样与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合流呢?如果检索软件在读者输入简体或繁体汉字时都能将无论简体或繁体字的书目数据调出,那么,古籍与普通图书统一建库才有可能实行。而本馆的检索软件达得到这个要求吗?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在统一字库的问题上还有些工作要做,也是考虑滞后建库的原因之一。
    思考之三:古籍丛书子目怎样建库问题。
    众所周知,多数古籍丛书子目众多,有的可达成百上千,若全部著录在CNMARC的300字段,不但这个字段容纳不下,就是经过计算机技术设计加大300字段到2000字节,容纳下了其庞大的内容,也无法检索子目。像这样的数据有什么用呢?至少使用功能已经大打折扣了。古籍丛书应该以子目为数据单元建库,将子目书名记录在200字段,将丛书名记录在225字段,这样才便于检索和利用,也解决了905字段中$b字段长度不够用的问题。古籍丛书众多,大部头多,至于哪些古籍丛书以子目为单元建库,哪些以丛书整体建库,以及是否既照顾整体检索,又照顾分散检索,从而既建立整体的丛书目录,又建立以子目为单元的目录,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各馆建库不一致,也会出现混乱状态。
    古籍丛书不以子目建库,建起了也是一个无用的或用处不大的数据库。如果以子目建库,的确方便了使用,有利于古籍文献的深入开发,可是其图书馆的数据库又有多么惊人的扩大呢?在一些馆中,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数量,将与普通书目数据库不相上下,在有些馆中,将超过普通书目数据库。而这部分古籍,却只占整个图书馆藏书的一小部分。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便于利用便于检索就是建立数据库的目的。花费精力建出个不便利用不便检索的数据库不如不建。现今的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光盘技术,信息存储量大,光盘的最大特点,即所谓的“海量存储”,一张5.25英寸550MB的只读光盘能存27万页文献,哪里害怕古籍书目数据数量太多呢。
    总之,计算机联机检索,资源共享是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最终目标,是图书情报工作的理想境界,并将极大地提高古籍利用率,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深入开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这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必需经过周密研究,认真分析,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盲目上马,要用科学态度,分析国情和馆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更要注意避免人财物的重复浪费。
    参考文献:
    [1] 秦淑贞.如何建立规范化的古籍书目数据库.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9(2)
    [2] 杨晏平.建立图书馆古籍文献数据库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1)
    [陈美亚:重庆师范学院图书馆。]
    原载:《江西图书馆学刊(季刊)》2001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