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文学十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从1998年蔡智恒在某BBS上连载的轻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大热之后,网络文学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并在各种赞誉、质疑声中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嬗变。无论网络文学如何发展,对传统文学的延展和对网络自由精神的追求,在每一代网络作家那里都是一样的。
    在赢得市场和读者认可的同时,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和商业味也为不少人所诟病,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兼备中,差异也是愈加明显的,网络文学究竟将何去何从,成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您又如何看待网络文学十年来的发展呢?
    蒙正和
    当今时代,文学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了。网络文学的普及,为我们发表作品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平台。
    网络文学门槛低,不问门第,不论资排辈,发帖即发表。版主点评、网友跟帖,评头论足、或褒或贬,以文会友,自得其乐。我上过“起点中文”、“红袖添香”、“天涯社区”、“中财论坛”等文学网站,客观地说,那上面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健康的,许多作品与纸质期刊上发表的作品相比,优劣自见,无须绕舌。至于那些垃圾作品,无人问津,自然没有市场,自生自灭,不必多虑。
    郑树林
    网络是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业余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和文学跳蚤市场上练摊的没啥差别。可是网络上也时常会出现一些文学市场化、庸俗化的东西,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
    而今的许多中文网站看到了商业机会,网罗了一大批先锋作家,想看他们的所谓文学作品,对不起点击率是需要付费的,总觉得不是滋味。看看那些文字你能说那些每天码近万字的写手,从事的是文学创作吗,我看是大批量制造文学快餐垃圾。如果网络文学还是这样发展,不断产生所谓的文学垃圾对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网络文学的空间需要管理审查而不是任其发展。
    王立
    到目前为止,网络文学只是个新生的婴儿。她的成长与发展将取决于所有网络写手们的努力与奋斗。
    网络文学是新生的文学,与拥有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学来相比,当然还显得稚嫩与薄弱,还没产生经典的网络文学作品与伟大的网络文学作家,任何一个传统文学的作家可以对此嗤之以鼻。然而,正因为是新生儿,我们才对她充满了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并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文学样式,而否定它的未来。
    我非常欣赏蒙田曾经引用过的一句话: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虽然这是对艺术创作而言的,但是适用于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网络文学。
    程立海
    网络文学,以其写作的自由、灵活性;传播的快速、广泛性;阅读的普适、经济性等诸多优势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其他事物一样,虽然她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问题,但主导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只要写手、网站、读者等相关方面的人员能够严格自律,形成合作的共同体,来维护她的纯洁与声誉,网络文学,就一定能够在嬗变中走向新生。
    众所周知,有许多优秀作者就是通过网络文学这一载体被发现而声誉鹊起,佳作连连的。因此,网络文学的十年,其主流是好的,关键在于文化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保证她能够健康成长,快速发展,如此,则善莫大焉。
    桦明
    三四年前,我对网络还是很抵触的,曾在心里发誓:中国最后一个用钢笔写诗、最后一个通过邮局发稿的人就是我!可是一次报社编辑的约稿电话,却让我不得不对网络刮目相看。这位编辑说:不要寄信,太慢,发我邮箱!这下我傻眼了。左思右想,只好来到一家打字社让人家把稿子打好,再来到一家我最不想涉足的网吧,找到一位中学生替我发稿。第二天看见我的大作以奇迹般的速度见报,我开始暗下决心学上网。可这并不等于说我从此对网络没有保留了。我认可它的快捷、方便,可我不能容忍它铺天盖地的信息垃圾对我视网膜的搅扰,更不可想象端坐在电脑前读一本长篇小说是一件多么费力的事。
    对网络,我是喜忧参半,爱恨交加,和我对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的看法完全一致。
    王永军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属于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样,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不一定传统文学高于网络文学,也不一定网络文学优于传统文学。作为文学家族的一员,网络文学应该汲取传统文学的厚重,传统文学应该吸收网络文学的激进元素和时尚元素,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出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各展其妍的繁荣局面。
    花音
    痞子蔡在当时引起的风潮,是因为他语言风格十分独特,和那时严谨的传统文学形成了很大反差,更适合年轻人的脾胃。那时我就爱看网络小说,至今不改。现在网络收费阅读,我也在有的网站上购买了VIP卡,点击自己喜欢的作家,支持他,同时也获得阅读快乐。网络文学应该不是一种“气候”,而是一种阅读的载体,有的人习惯,有的人不习惯罢了。
    但是现在的确有不好的趋势,想在浩瀚如海的网络信息里找到真正好的文章,难!网络这种载体,容易让人出来,也更容易让本应该受到重视的人被忽视。单靠大众阅读风向来探讨网络文字的良莠,是不准确的。
    原载:《文学报》2008-09-04
    
    原载:《文学报》2008-09-0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