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文学的成长及其时代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马季 参加讨论

    我今天想谈一谈网络文学十年发展过程中的成长,以及网络文学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我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应该是从2002年开始的,从2004年开始做比较仔细的调研工作,花了三年时间写车一本书叫《读屏时代的写作》,有一些评论性的观点在里面。通过对网络文学六、七年的研究,我自己总结出一些对网络文学 的基本看法。
    网络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十年,这十年恰恰是传统文学遭遇困境比较严重的时期。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做一些研究。用一句老话来形容就是:此消彼长。这也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尽管商业化的速度非常迅速,还是需要文学的;人,离不开心灵的慰藉。至于文学表现方式的变化,就像我们无法预测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样,谁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所应该知道的是,它的流变不再单单是文学自身的事情,而是更为广泛的社会现象的有机部分,从长远看,归根结底还是民族文化心理变迁的某种折射。因此,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新世纪民族文化形态的一个标志。
    网上为什么会出现无厘头小说?为什么会出现架空小说?为什么会出现盗墓小说?为什么会出现穿越小说?这是和大众的消费心理有关的,已经超出了所谓的“文学现象”。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眼光去阅读网络文学,以平民文化消费心态去面对它的存在。当然,对网络文学做现象研究和文本分析并不矛盾,它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互为关系,缺一不可。
    我最近刚刚写了一篇短文《对新世纪文学可能性的遐想》,这篇文章也算是我的新书《读屏时代的写作》的写作侧记。但是,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才出版三个月,我已经对其中的某些表述不满意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那么,在新世纪文学的谱系中,网络写作究竟处在怎样的位置?在未来岁月里它能否有更多的作为?如果拓开视野讨论这个话题的话,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包括网络写作在内的体制外写作,将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多大的影响?
    以我个人的分析和研究来看,虽然时间不长,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出现的写作人群和作品产生的方式各有其特点。
    第一个阶段:写作者与网络的平行、交叉。
    网络文学刚形成的时候,仅仅是一种写作阵地的转移,吸引了众多文学青年加入。这一批写作者大部分是从传统文学现场走过来的,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过一些作品,只是进入网络前还没有影响力。他们经过比较严格的写作训练,基本功比较扎实,对传统文学有独立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在网上颇受读者欢迎。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他们的作品主要特点是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以都市青年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总体来说,他们的作品仍然可以纳入传统文学理论的框架进行研究和批评。如安妮宝贝、宁肯、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慕容雪村、雷立刚、今何在、石康、狗子、燕垒生等,他们凭借实力在网上声誉鹊起,然后纷纷透过屏幕,在传统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进入知名作家行列。
    这批作家目前已经基本脱离网络写作。2002年李寻欢以出版《粉墨谢场》一书的方式告别网络写作,他在《粉墨谢场》的同名自序中,反复强调这两个原因:对网络生活的厌倦和对真正文学的敬畏。更明确些,这有两个基本判断:一、网络是个工具,但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玩具,我提醒自己和这个玩具保持一定距离。二、我必须承认,截至现在,我在文学的道路上还确实处在门外观望的地方。但好在我知道这一点,并且我自认通过这些观望已经约略知道真正文学的样子。所以我希望属于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李寻欢消失,如果继续写作,也以一个新的身份新的起点来做。他认为在网上自由写作和发泄的那段日子是自己网络生活的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过了对网络痴迷的阶段。
    李寻欢的观点在这批写作者中很有代表性。
    第二个阶段:写作者在网络中成长。
    这一批年轻的写作者,大部分初期的时候没有主观上的写作意识,自己读过书,有一点想法,上网以后,就开始贴一些随意性的作品。没想到大家有回应,慢慢它就觉得这个东西对他的人生有价值,就开始写作了。受到网民的追捧之后,有了互动,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了,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对作家的产生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像萧鼎这样的作家,写作之初主要是追求自我娱乐和消遣,因此天马行空、不拘形式,作品的个人化趋势十分突出。天下霸唱自述在写作《鬼吹灯》之前,连500字的工作报告都不会写。这批写作者上网前基本没有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过作品,虽然对传统文学有过阅读,但审美趣味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不知道朦胧诗,不了解先锋小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青年,对所谓的文学使命感没有兴趣。没有禁忌并一定是坏事,尤其是在写作初期,在某种程度上正好符合了文学的自由精神。比如架空小说《诛仙》就是对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尝试。如果说人类世界是第一世界的话,“架空”就是对“第二世界”的创造。“第二世界”这个中文概念,是由《魔戒》翻译者朱学恒首先提出来的,它类似于《魔戒》中的“中土世界”,是一个虚构的存在。与历史上产生的神话、传说及科幻文学所不同的是,第二世界建立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上,它和人类世界的对应更加全面,对人类价值观的审视更加彻底。也就是说,第二世界并不是完全架空或者凌驾于人类世界之上的存在,而只是与人类世界“平行”甚至“交叉”“扭转”与“颠覆”的存在。第二世界发源于英国作家托尔金,是作家通过对人类世界的抽象认识,以及提炼人类思想发展流变所形成的种子,在洪荒世界得到的繁衍。严格意义上说,“架空”是对人类文明反思的艺术再现,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新的艺术样式。
    这批写作者的代表人物是萧鼎、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小雨康桥、包括台湾的王文华(《蛋白质女孩》的作者)等。网络是他们成长的地方,虽然他们也看到外面的世界,但网络似乎更适合他们生存。他们的作品通过网络进入了图书市场,但在文学界的影响微乎其微,远不及第一阶段的网络作家,有一点可以证明,他们的作品在文学期刊几乎是空白。这批写作者作品的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传统的文学理论已经无法准确解释他们的作品,因此造成了对话的困难。目前他们仍然是网络上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写作者。
    第三个阶段:写作者与网络共生。
    这批写作者的主体是80后,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一代人。这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网络共生,网络就是他们的家,很自然的。他们的特点是在生活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与上一代人出现了明显的断裂。由于他们和网络是同步成长的,是共生的,因此在他们心目中,网络就是主流媒体,他们很少关注传统媒体,也很少关心文学的社会价值。他们很可能不知道中国的文学期刊,不关心,也不想知道。但他们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他们完全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进入了文学的自由天空。我曾经做过大胆的预测,成为世界级的大师会在90年代当中的人产生,我觉得就像产品一样,他们是完全换代了。和我们似乎不是一个星球上的人。我们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夹带着传统的意识形态,想摆脱思想深处的羁绊非常困难。从根本上说,文学不仅要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而且要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横向联系,这一批网络写作者这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得到了发挥。但要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光靠自由精神是不够的。青春小说和新近流行的穿越小说,代表了他们目前的写作状况。在整体上,他们的文学修养是高于上一阶段网络写作者的,但他们的路还很漫长,尽管值得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网络写作” 不再业余,涌现出一大批以写作谋生的人,业界称其为“网络写手”。他们的写作速度和数量都是惊人的,他们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的收入也是传统写作难以想象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比如说,这个写作群体被完全纳入商业文化的范畴,成为理论研究与批评的盲区。
    如果说网络文学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那么关于表现形式方面的各种实验,就可以说是写手们超越现实与自我愿望的一种发泄和表达。随着创作活动的持续和深入,写手们所观察与构思的题材不断扩大,思维更加活跃,手法更加娴熟,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在这群人当中,将来能否产生重量级的作家?能否出现重要作品?现在下结论远不是时候。如果把这个命题放在“国家的发展”和“一代人的成长”的背景之中去考察,我觉得是很有价值,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原载:在2008年网络文学发展高峰论坛暨国情调研项目“全国文学网站年度调查报告”会上的演讲
    
    原载:在2008年网络文学发展高峰论坛暨国情调研项目“全国文学网站年度调查报告”会上的演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