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相比,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最近读《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一书,觉得作者为文化与网络的交融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坐标。 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化中发展最快,也是社会争议最多的部分。对此,此书从管理政策的制定、商业模式、文化价值、市场机制、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加以论述。比如,关于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作者认为,要维护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企业完全自主和没有边界的商业行为,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不能超过社会容忍度。作者强调:“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和‘适度’四字原则。它决定了有限制地发展网络游戏的产业定位,决定了平衡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与社会、游戏与生活的价值取向。” 过去大家都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但此书却从哲学与社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一种媒体,一种工具,也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网络的普及已逐渐形成网络社会,使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管理就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离不开互联网管理。”作者从两个方面看待网络的虚拟性,指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是技术性的,不是社会性的,但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虚拟的艺术世界,还是虚拟的网游世界,其实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人创造出来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最后还将回归到生活,并影响现实社会。因此,它的基本原则理应受到现实社会的各种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没有与现实社会完全隔绝的虚拟世界。”作者认为,社会网络化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创新、融合的过程,因此新的社会管理需要在技术基础上通过法律道德规范构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公共秩序。 通过传统文化形态与网络文化的特点对比,作者认为网络文化具有“超越时空”、“自主互动”、“多样多变”的特点。那么如何使网络文化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相结合呢?作者认为,网络文化企业具有技术、资金、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善于创新,发展迅速。但是这类企业也有明显弱点,即缺乏文化资源的积累、文化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而传统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恰恰相反。如何使两者优势互补,这不仅关系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也关系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格局。 关于当前网络文化发展态势,作者则认为一个网络的文化总动员和文化的网络总动员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网络文化正在成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的良性互动将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形态。 原载:《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05日 04 版)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04月05日0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