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催生的特殊作者群:网络写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严 红 参加讨论

    20世纪的最后几年,当网络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作家、批评家们了解和熟悉的时候,人们发现,文学创作与批评已经不再是作家和批评家的专利了。由互联网催生的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写手,正在以潮水般的气势和空前高涨的写作热情占领着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文学网页,耳熟能详的传统作家在这里销声匿迹,人们欢呼着一些古怪的名字: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
    1 网络写手的产生
    “网络写手”这个名称,诞生于中国网络普及的初期。大量的中文网站在数字化和信息时代的号角中一拥而上,但是很快人们发现信息时代的网络没有内容,无法吸引网民的长期关注,于是网络写手应时而生。便利的出版方式和无限制的创作方式,或者说恣意妄为、任意涂鸦的快感,是吸引他们最好的理由。只要是会写字的网民都在网上留点什么,对于网站而言,只要有内容,能吸引眼球,也不管人们写什么。所以一时间网络作品风起云涌,质量自然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些网络作品的作者中有真正的作家,也有专职抄家、纯粹灌水者。这种群起创作的作品自然不能与传统作家的作品相提并论。在作家看来,他们只是些未踏入文学殿堂、玩弄文字游戏的文学青年,是听到个别新概念瞎起哄的发烧友。对于他们,实在不能冠以“作家”之名,甚至于连“作者”也称不上。因此“网络写手”一称由此而生,这个称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包含着对网络作品的部分否定意味。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正因为他们的存在,网络才会如此丰富、如此充满活力,让人们流连忘返,以至于有人断言:没有网络写手,网络将死亡[1]。
    但这种群起效尤的创作方式,是不会给网络发展带来春天的。喧闹之后,网络也开始背负了“虚假”“谣言”“媚俗”“信息垃圾”等“美称”。各大网站很快也意识到这一点,由原来的只追求数量转向规范网络创作空间、保证内容质量的方向发展。渐渐地,一场写手争夺战在各大网站间悄悄拉开序幕。开办专栏、提高稿酬、举办征文、保护创作者权益……网站使出各种手段,希望能将各路优秀写手齐聚麾下。一场淘冗汰余的运动开始扫荡网络创作空间,也对网络写手进行了分流。一批优秀网络作品开始出现,同时一批网络写手开始步入作家行列,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五驾马车”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本世纪初的“四大写手”王小山、南琛、小e、今何在。
    另外,2000年以后在市民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各地都市类报纸纷纷改版,副刊重新焕发生机。同时,传统媒体纷纷触网。这些使得原创文学作品突然间成为抢手货。而传统媒体很快发现抢占先机的便捷信息来源——网络。利用E-mail、BB S等选稿成了编辑的日常工作之一。这同时也为网络写手找到了在纸质媒体上证明自己的机会和空间。
    传统媒体与网站既合作又竞争,使得部分文学网站开始转型成为版权交易中心,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写手之间扮演稿件中介的角色。内容含量相当于一座上海书城的“动态小说学库”——起点中文网目前库存9万余种、70亿字的网络小说,每天有4000—5000名网络作家“笔耕不辍”,发表更新达1000多万字的原创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并且,这些数据还在以惊人的速度被不断刷新[2]。同时,传统媒体也与网站抢夺首发权,与一些成名的网络写手签订稿约,并要求他们的作品必须先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然后再发到网站上。网上网下媒体的激烈竞争,刺激着网络写手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网络写手的行列。而以博客为代表的We b2.0平台的应用,更是一味强心剂,创作不再是少数精英作家的专利,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应当说,网络技术的发展、传媒的变革以及人们自我表达与表现、便捷阅读、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需求,共同催生了网络写手。
    2 网络写手的类型
    要对网络写手分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创作动机实在太多。这些不同的动机往往还随着作品本身的价值互相转换。有人曾按创作目的将网络写手分为三类:为了混个名气、为了好玩、为了交流。但这种区分太模糊,也欠科学。《网络文学的作者(写手)类型》一文按网络写手的真实身份、入网目的、创作状态把网络文学写手分为:参与型、文人型、表演型三种[3]。 但这种分法的标准太多,既有主体也有动机,过于庞杂。其实,网络写手可大而划之,以其创作动机区分为功利型和非功利型两种。
    功利型,无外乎为名为利。上海某出版公司负责人杨葵说:“那些网络写手就像北影厂门口的那些群众演员一样,既需要养家糊口,也想以此为跳板,抓住某个机会大红大紫。”[4]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只是工具,是连接文字与现实的桥梁。他们时刻紧盯媒体,关注各种媒体的网上“指令”, 随时准备“抢”到写一篇稿件的差事,以获取稿费和名声。这一类型写手主要有三类:一是失去了工作,或者辞职以后不愿意再去打工,专职写作;二是在校学生,靠写作养活自己;三是已经成名的作家或者学者,为媒体开出的高额稿酬所吸引,在网络上开设符合媒体定位的专栏。事实上,这三类人占了大多数,由于报纸的稿费微薄,他们就一稿多投,尽量多挣一些钱,因而被一些报刊编辑蔑称为“稿贩子”。尽管如此,这些编辑还是离不开这些“稿贩子”。据了解,为杂志等媒体兼职写稿的网络写手一般每个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如果是已经成名的写手,稿酬将会更多。2004年底,盛大网络在上海宣布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与多位网络原创文学作者正式签订个人稿酬协议,最高年薪将突破100万元。
    非功利型写手多在网络上抒写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文学才能。他们不是为名为利而来,更多的是享受网络的自由表达空间。这种类型的写手主要有:有一份足以维持温饱的职业,写作更多地是因为喜欢,随意而为,也不排斥挣点意外的稿费补贴家用;纯粹以抒发情结、释放内心、与人交流为主要目的。这种不经修饰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往往也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些人被媒体发掘,由此步入文学殿堂,作品也开始结集出版。
    3 网络写手目前的发展动态
    3.1  以网络为途径创作出版作品,获取名声,然后回归传统媒体的怀抱绝大部分功利型网络写手创作作品以获得稿酬为目标。网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工具。毕竟,纯粹的网络创作出版没有多少经济保障,在泛滥的“自由”口号中,更不要指望知识产权保护。真正能给予他们物质利益的,还是具有雄厚实力的传统媒体如报社、出版社等。利用网络的发表自由,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文字,再借网络点击率和评论来吸引传统媒体编辑的眼球,最终把文字变成报刊上的铅字。当然,作品最好能以书籍形式出版。而网站也深谙此道,出现了扮演网络写手与传统媒体中介角色的网站,如“榕树下”“中国投稿热线”“撰稿人之家”等。 3.2 依存于网络,竭力与传统媒体保持距离,张扬网络的自由精神
    这批充满热情和创作冲动的非功利型网络写手原本无衣食之忧,网络对于他们而言是个弥漫“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圣地”。他们为网络而写作,强调网络创作的非功利性,极端鄙视向传统媒体靠拢的网络写手们,认为他们是网络写手的悲哀,忘掉了网络的自由创作精神,不去享受“山大王”般的自由,偏要削尖脑袋,钻到报纸的字缝里接受“招安”,是网络文学的倒退。他们冀图在网络上构建一个非物质的文学空间,倡导所谓“纯粹写作”。
    3.3  网络营销写手呼之欲出
    Web2.0网站的快速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网络营销资源,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网络营销方法。一些典型的Web2.0应用如博客、RSS、网摘、播客等逐渐表现出网络营销价值,成为可以有效利用的网络营销工具。网络营销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重视。但中小企业网络和创作人才奇缺,特别需要善写企业网络营销软文的写手[5]。因此这一类型的网络写手今后可能会有很大发展。
    4 网络写手的影响
    4.1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边界开始模糊
    网络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自由写作、自由发表的平台,给了所有文学爱好者一个平等的舞台。这里没有深墙大院,没有森严壁垒,人们可以平等地恣意地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所有人都可以是作者,也都是读者。作品优劣不再由某个编辑判定,而是由所有读者共同评定。作者不用再忍受等待编辑评判的时间煎熬,因为作品一经公开就会有人进行评判。网络创作可以不考虑评判的眼光、不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作品的体裁、内容没有任何限制;创作动机既可以是功利性也可以是非功利性的。作者所需要做的一切,只是等待被发现、被认同。网络的海量读者总会让人们找到有相同志趣、爱好的人。这种无限制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支持者,大量的网络生活感受给这些文学作品打上了特别的印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媒体介入网络,一股新兴的网上发表网下出版热潮开始出现。网络写手们从纯粹表现网络生活变得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网上与网下生活交融于作品之中,内容、表现形式和体裁上都正在模糊与所谓传统文学之间的界线。虽然较之传统文学,现阶段的网络文学还比较幼稚,但随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竞争与合作,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交融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传统文学从网络特殊的生活方式中获得了生命之源和更多的表现样式,而网络文学也越来越多地借鉴传统文学的手法和技巧。
    4.2  网络写手让文学重新回归大众
    网络这一特殊的载体使网络文学成为完全个人化的文学,作品无须任何编审就能够自由发表。网络写手的成功也预示着文学之源在于生活,在于大众。2002年9月份,网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一部名为《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小说。网上点击率一路飙升的也是这部网络小说。众多网友按捺不住参与的激情,在作者新写好的小说片段后面跟帖,发表自己的建议或改写文字。它在“天涯”的点击量是16万次,而在另一个网站net-bugs,这篇小说曾导致社区在线人数超过了最高容纳量。首页链接的点击量是17万多次,如果加上内部论坛点击量,粗略估计点击数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文学重新在网络中焕发了勃勃生机。
    4.3  网络写手职业规范提上日程
    由于作品价值被发现,一部分网络写手被推上前台,成为某些媒体的签约作者。这使得网络写手的职业化成为一种趋势。职业化并非重新设置创作门槛,而是要在网上网下形成一个有效的从业余创作转化为职业创作的规范机制。在这个机制下,网络为写手提供充分展现文采的空间,写手为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创作出精品文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但现实情况是,因为进入门槛低,网络又是个自由开放的广阔平台,这种职业规范还有待建立与完善。网络让每一个人都有了成为作者的可能。这种无须事先编审的出版机制,吸引了最广大的人群参与创作,同时为网络写手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全民参与创作,网络写手动机各异、素质参差不齐。这既容易产生精品,也容易制造大量的文字垃圾。夏康达[6]认为,这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精英作家的话语垄断,让互联网成为交流和表达的最佳渠道;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思想消极或者一味追求刺激性感官效应的作品充斥网上,“良莠不齐”似乎成为讨论网络文学时必定提及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网络写手的素质,建立完善的职业规范。而这又有赖于网络创作空间的规范,既要为非功利型写手提供自由表达的舞台,也要保护功利型写手的创作权益。惟有如此,原创才会受到尊重,创作才有动力。
    [1]没有网络写手,网络将死亡[OL].[2007-09-07].http://www.shuzianhui.com /html/200709/07/2115571080.htm
    [2]吕林荫.从《鬼吹灯》红透半边天看“文学的网络生存” [OL].[2007-09-30] .http://www.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jsp?id=87900s [3]许苗苗. 网络文学的作者(写手)类型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129-133
    [4]网络写手生存现状调查[OL].[2007-09-30].http://webmaster.bokewu.com/ blog3046.htm
    [5]hrh562003.网络营销:呼唤职业写手[OL].[2007-04-05]. http://www.bokee .net/newcirclemodule/article_viewEntry.do?id=651369&circleId=104122 [6]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载:《出版科学》
    
    原载:《出版科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