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听孙卫卫讲那童年的故事 ——读孙卫卫的长篇小说《胆小班长和他的哥们》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东华 参加讨论

    记得有一次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兼评论家梅子涵先生闲聊,梅先生说的一句话让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话的大意是把一堆山珍海味炒成一道大菜并不稀奇,可是要把青菜豆腐做得比山珍海味还可口那就需要相当的功力了。把这句话用在孙卫卫新近出版的长篇儿童小说《胆小班长和他的哥们》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孙卫卫做这道“菜”都用了些什么材料:1、内容:这本书讲的是一群四年级小学生的故事,都是些芝麻绿豆的日常小事:大扫除啦,排座位啦、布置教室啦、选举班委啦、写作文啦……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大悲大喜。2、语言:文字极浅显易懂,明白晓畅,据青年评论家谭旭东统计,全书几乎找不到一个生僻难懂的词句。作者并不想给小读者设置阅读路障,以显示自己学识的渊博,也没有把话说得飘忽朦胧,假装深沉或者扮酷。他用着千万人都在使用着的极平常的文字讲述着千万人都曾经或者即将经历的童年故事,作者使用的材料实在都是些淡而无味的青菜豆腐。
    那么,他做出的这道“菜”味道究竟如何呢?反正我是一路大笑着把这本书看完的,这实在是最近我看到的最令人开心的儿童小说。你不能不惊奇孙卫卫是如何把平庸无奇的文字调遣得如此灵动活跃,把平淡无奇的小事讲得诙谐有趣,一波三折,寥寥数笔就把人物勾勒得栩栩如生,或调皮可爱,或温馨动人。让人读后捧腹大乐,忍不住想一读再读。
    听孙卫卫讲故事,尤其是讲童年的故事,果然与众不同,就像单田芳、刘兰芳的评书讲得别有韵味,分外吸引人一样。
    吃了人家的“菜”,而且吃得有滋有味,自然忍不住想探究人家技艺的奥秘,我的分析全凭着直觉印象,未必中肯,只能说是表达一下对这部小说的喜爱之情吧。
    我想,这本书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的“真”——真实的儿童心理,真实的儿童生活。成人作家写儿童小说往往去模仿儿童的声音,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童年,要抓住童年的感觉是困难的,可是孙卫卫没有陷入这种普遍的创作困境,仿佛岁月的脚没有从他身上走过,他还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一个鬼头鬼脑的小男生,在摇头晃脑地叙述着自己鲜活的生活,鲜活的故事。比如说,“我”和同学们要自己书写《小学生守则》挂在教室里,“我”很想在同学和老师面前露露脸,结果写了很多次都不满意,把老师发的纸写完了还不满意,于是自己又去买纸,结果还是不满意。恰好弟弟在旁边帮我拽着纸,于是我就粗声大气地让弟弟走开,嫌他影响了“我”的发挥,弟弟当然很生气,于是两个人就吵起架来,于是《小学生守则》也不写了,两个人开始打起架来,作者写道:“(我们)一边拳打脚踢还一边骂,骂对方的妈妈怎么怎么,对方的妈妈还不都是我们的妈妈吗?”读到这里,已经够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是更妙的是,“我”写的“守则”内容是“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这种行为和理念的错位,造成了一种诙谐有趣的喜剧效应,作者温暖轻松的调侃语调,生动地描绘出儿童好胜心强、天真无邪和调皮捣蛋的真实天性。
    再比如,“我”要参加班长竞选,我的哥们,足智多谋有求必应的“赵小师爷”赵小帅为我准备演讲词,他是把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加以改头换面,而且还在演说过程中给“我”精心设计了动作。我们不妨抄录一段:“尊敬的萧老师(深情的眼光看萧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深情的眼光看同学):大家好(抬头看大家,感谢和期待之情体现在目光里)!重新选举一名同学做班长的时间,已为期不远,你们考虑选举并任命一名能托以重任的人的时刻已经到来……”
    一个四年级的小班长用总统的告别演说,这事情本身就令人喷饭,可是,那正是小孩子渴望长大,渴望深沉,爱装小大人的普遍心理,因其郑重其事和一本正经,便显得愈加幽默好玩。同时,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两个男孩子间的友谊,两个小小男子汉之间的情谊。
    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温馨动人:赵小帅和“我”打赌,看“我”敢不敢亲一下萧老师,“我”对萧老师一直非常喜欢,所以,真的给萧老师写了一封信。这位善解人意的老师第二天也真的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上讲台亲了她一下,这个细节是那么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孩子对自己所爱慕的老师那种纯洁而又热烈,美好而又羞涩的情感。
    这样的细节在书中俯拾皆是。细节是小说的血肉,有了好的细节小说才能丰满。孙卫卫笔下的这些事情虽然都非常的细微、平凡,可是因为其真实,宛如一滴水能折射大海,让人以小窥大,准确、到位地写出了儿童活泼的天性,展现出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童真、童稚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一部小说如果没有塑造出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很难说是部好小说。孙卫卫笔下的人物个个都形象鲜明,除了“我”、赵小帅;还有外号叫“二蛋”的“及时雨宋江”王二毛;有喜欢摸人家光头,在作文里把自己写成英雄的刘大鹏……这还是有赖于我前面所说的,孙卫卫过人的捕捉细节的能力。在这里,我主要想说一说萧老师这个人物。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呆板的填鸭式教学的老师形象,她充满了爱心,护卫着学生们自由的天性,启发着他们的创造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老师,我们也看不到这样一群活泼自由的孩子,看不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看不到这么多风趣幽默的故事。如果没有她,同学们还能自由地排座位吗?如果没有她,同学们还能自己来设计如何布置教室吗?如果没有她,会有那有趣而又热烈的竞选班委的场面吗?……书中专门有一章写她的:老师哭了。作者写了她两次落泪的场面,一次是上面提到的“我”亲了她后,她“眼眶里好像有泪水”。还有一次,她给学生朗诵课文《小狮子爱尔莎》,读到忘我的境界,居然被课文感动地落泪了。几滴晶莹的小小的泪珠浓缩了萧老师美丽的心灵,她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有真性情的人呵。
    这部小说的成功还得益于孙卫卫不凡的语言技巧。这部小说的基调是温暖的,充满爱意的,用着轻松的调侃的调子。每一章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打磨得生气勃勃,像一群调皮的小捣蛋鬼做着鬼脸朝你蹦蹦跳跳地跑来。幽默就像启开盖子的啤酒泡沫,四溢开来。这种语言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因为速度而产生的流畅的快感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作者大量采用了类似诗歌中的重复的手法,对一个细节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叙述,不但加深了读者对细节的印象,也避免了平铺直叙,“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便故事是平淡的,也要在细微处制造出出人意料的波澜,化平直为曲折,化平庸为神奇。同时,还造成了一种看似饶舌的、啰唆的语言效果,而这种语言风格不正符合一个调皮的小男生的口语特征和说话习惯吗?这种语言读起来本身就很诙谐、风趣,使整部小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这些年来,儿童小说创作非常繁荣。但大都以少年小说为主,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看的好小说却一直不多,孙卫卫的这本书可谓是可读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一本好书。
    原载:《思无邪——当代儿童文学扫描》
    
    原载:《思无邪——当代儿童文学扫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