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多维度中的英雄颂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彦君 参加讨论

    没有想到,戏竟然还可以这样开头:3束定点光下的3个人物,围绕躺在病床上的一位癌症病人。“他叫刘义权,是我的丈夫。”“他叫刘义权,是我的师傅。”“他叫刘义权,是我们解放军档案馆馆员。”可以说,是这个开头,以及由此而奠定的多人直接面对观众,用第一人称进行评述的叙事方法和结构方法,为这部“英模剧”带来了新气象。
    其实,还不止这3个人物,在构成作品的10多个片段中,每一个片段都有一个这样的叙事主体。创作者收起了全知全能的视角,把话语权分配给了每一位角色,由这些角色替代作者站到前台,以直接交流的方式,传递着他们对英雄的阐释。这种多维度视角的平行并置,丰富了形象内涵,也扩展了剧作的容量。
    妻子房素诉说的,是刘义权作为丈夫的不称职,多年两地分居,把家务事推给她一个人。终于熬到可以团聚了,他却一连打了3份报告请求留下。由徒弟丛雨萱带出的,是刘义权从一堆堆破箱子、破纸入手的工作状态。毛泽东关于土改运动的文章手稿,朱德关于渡江战役的作战命令,八路军总部对侵华日军全面反攻的通令……整理、分类、上架的每一道程序,都由她全程伴随。馆长时涛用几个意象概括刘义权的一生:“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放大镜,一副白手套”。同时,他也是刘义权在工作调动、职称评定、返聘等人生关节点上的见证人。
    具有话语权的,还不止这3人。陕北老汉秦忠武、原国民党军队书记官殷兆修、烈士许虎的孙女许娜、美军太平洋总部联合查找战俘与失踪人员司令部司令多娜克里斯普少将、刘义权的儿子刘化明等人涉及到的人与事,都各自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空间,同时,又以相交、相切或相离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橘状的环形结构。
    他们讲述着与刘义权有关的故事。秦忠武看重的,是他们村“好几代人拿命护下来”的那些红军布告、县委路卡、赤卫军的鸡毛信、八路军的密电码、那些革命烈士的名册。他不拿工资,没有报酬,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这窑洞口上一蹲,吸上一袋烟,和那些老红军、老八路说上几句话”。最终,老人家将这些档案无条件地交给刘义权,并扶老携幼,把他们从村里送到镇子上。
    殷兆修一直不敢面对的,是红13军成百上千战士的冤魂。“被丢掉的”他们没有名份,没有墓碑,没有抚恤,甚至没有尊严。当年那份报纸的照片上写着:“被俘红军,迷途知返,高呼打倒红军……”被迫炮制了这一切的殷兆修受良心谴责,以80岁的高龄,天天守在他们最后一仗的闽北战场——玉浪江江边向英灵们敬酒,以示忏悔,直到遇上专程前来寻找证据,为死难烈士恢复名誉的刘义权。
    令多娜克里斯普感动的,是刘义权忍着病痛查阅几十万份档案,最终为他们查找出涉美相关信息的巨大努力。这位美军司令碰巧看到了刘义权为了工作扔掉止痛药的场面。她为此而动容,赠送给刘义权一枚美军查找战俘与失踪人员的标志——“美国不会忘记你”的纪念章,热情地称赞他“是一位英雄”,是中国军人坚定意志和力量的完美体现。
    这些人物的讲述听起来似乎有些琐碎,但正是这些琐碎构成的多重点位,使我们得以在英雄诸多的事迹中前后穿行,感受它们粗细不一的质感和宽窄不同的尺度。而且,在这种点位中凸现出来的不仅是故事。叙事人在叙述别人的故事时,会不经意间袒露自己的灵魂。其见解和观点会不自觉流露出来,游离于故事之外,构成多样化的精神底色,透视出英雄的心灵。应该说,这才是创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
    与刘义权在房素、丛雨萱、秦忠武等人心目中的形象定位相反,在许娜和她丈夫,特别是在刘化明眼里,刘义权是变形的,像是被置换到了另一个时代和另一种价值体系中。“革命烈士的称号”与一张“飞往巴黎的飞机票”之间的落差,“仨瓜俩枣”的烈士抚恤金与地主、资本家遗产之间的落差,都给刘义权的形象打上了问号。
    更深层的拷问发生在刘化明那里。由于血缘关系,这种拷问显得更为尖刻。一个是对事业保持高度认同,从来不管家庭的父亲,一个是需要关心,需要工作,渴望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儿子。在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生存态度有着巨大差异的两代人中间,相互说服是困难的。爸爸想给儿子做顿饭,儿子却急着谈自己的工作问题;爸爸盼望电话中传来的工作指令,儿子却要他假装没有听见电话铃声;爸爸要儿子“诚实守信”、“安分守己”,儿子却要他在一生信奉的“诚实守信”、“安分守己”、他的“中级职称”、家徒四壁、“55岁退休”之间去对比!在这个从自我出发进行价值判断的青年人面前,刘义权所坚守的那些社会担当显得多么不合时宜。
    好在创作者为自己预留了说话的权力!多媒体大屏幕上,甲骨、竹简、绢帛、纸张、直至今天的电子版史料贯穿始终。画外音中,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话语最先响起:“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败人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必先去其史”。这声音,是龚自珍的,也是创作者的。它在锁定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将刘义权的意义定格在历史意义的永恒中。
    好在创作者也给了刘义权说话的权力,面对着一张张烈士登记表,刘义权念叨着上面的名字,进行着和他们的对话:张振鸣、石永福、张哑巴……你们听见了吗?我要把你们从这个柜子里,从这个箱子里,从这个抽屉里请出来,我要让今天的人们知道你们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曾经和我们一样年轻!……你们一直在等着,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我!我叫刘义权,我来了,我不会让你们永远躺在这里,永远被人遗忘!……我会永远陪伴着你们,守护着你们,不会让你们身上再有灰尘,不会让你们灰飞烟灭的……对话中,有他勤奋一生的动机,有他生命的激情。
    这正是此部剧作的深刻之处,也是这一环形叙事结构的圆心所在。它蕴涵着破解主题的基本密码,为这部“英模剧”带来了新的品貌,从而引导观众对刘义权精神志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由此,我们看到了这个近乎完整的结构形式,看到了这种多视角结构在人物塑造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它使英模形象呈现为一种开放状态,并为我们设置了多条通道,让我们带着自身的人生体验,沿着这些通道走近他的世界。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