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我写出新书《拯救男孩》感到意外,因为谁都知道中国具有重男轻女的强大传统,男孩地位很高,还需要什么“拯救”吗?可是,在我看来,男孩危机日趋严重,正在使中国失去一代男人,而最为可怕的是,人们很少意识到或根本不相信男孩危机的存在。《拯救男孩》不是一般性的文学作品或教育作品的写作,而是科学研究性质的探索。因此,我与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组成课题组,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精心研读,并且对许多数据进行了重新统计和比较,最后结合鲜活的案例和个人深切的体验,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笔法写出了《拯救男孩》这本书。 《拯救男孩》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呢? 不要把男孩暂时落后的特点当成缺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事实上,父母们拔苗助长的这些做法,对于男孩来说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或许会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许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困难。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在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是生理发育迟缓所致。书中,我们以翔实的调查研究结果为根据,深入揭示了男孩的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四大危机,而其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教育危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甚至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子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这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护根”还是“拔根”等于说是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 压抑男孩需求的教育模式自学校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应试教育更是将其推向了极致。如教育学博士后李敏所说,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学习的奴役而伴生的游戏的缺位,是学生最不幸的“拔根”状态。 作为成年人,我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都会对于“扎根”与“拔根”有着深切体验。比如,我们最快乐的体验一般不是在学习过程当中,而往往是在运动和游戏的时刻;我们最深刻的体验一般也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与亲人尤其是与同伴在一起的特殊经历。坦率地说,我最为专心致志做的事情就是童年时代那许许多多令人陶醉的游戏,让我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全部智慧与体力,从而获得成年人难以理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仔细回味一下,我发现,这些童年的亲身体验正是我生命的根基,其丰富的营养让我终身受用不尽。 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孩子不可能也不需要完全拥有我那样的童年,但是,任何时代的孩子都需要丰富多彩的游戏和犹如一日三餐般重要的运动,特别是男孩对此更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美国著名的男孩教育专家杜布森博士告诉我们,睾丸素、血清素和扁桃体这三种生物激素,决定了男性的气质为什么与女性生来不同。睾丸素是男孩好动好竞争敢冒险,渴望成为最强壮、最勇敢、最坚强的男子汉的重要原因。青春期以后,男性身上的睾丸素是女性的15倍。请问,哪个家庭可以提供足够的运动以满足男孩子如此这般的强烈渴求? 男孩危机不仅仅是男孩教育的危机,而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危机。当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严重扭曲学校教育方向的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变得格外重要。如果父母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种“护根”的教育;如果父母信奉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种“拔根”的教育。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父母变成了“教育狂”,如全国83.6%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达到前15名,为此目标给孩子报的补习班占满了节假日,导致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而睡眠不足。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