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诗歌,另一种生命的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刚 参加讨论
我和诗歌的有缘,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工作的繁忙。不知从哪一年起,就囿于事务,少于假休,甚至只能忽略同窗亲友的相聚闲聊。正是如此,诗歌成为归回一种真情美感的静土,成为唤起一种精神向往的动力。二是性情的抒发。因为生活客观每事每物,总觉得是一道道灿烂的风景。哪怕是生命的奔波,哪怕是情感的寄托。包括和同事的一次坐聊对话,几份彼此的信赖。有时一次工作的变动,身边同事的笃笃之情比晶莹的泪花还要深刻,还要意味深长。我深深地爱着这些,像爱着人生旅途中一道美丽灿烂的风景一样。于是,假以诗歌的方式来定格和固守,并以此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家园,留作深刻的回忆。其实,这就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了。这是美丽的生活,这是诗意的生活。
    海德格尔说“诗意地栖居”,这是对人性的深层思索,旨在寻找一片诗意的栖居地,用以抵达生命审美境界。当年徐志摩把大自然的优美、宁静,“淹入了你的性灵”,则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但无论是存在主义的哲学角度,还是理想主义的情感现实,都是把诗意的美与生命的存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呼唤与指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以为生活的诗意和诗意地生活,是一种生命精神,自然也应为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歌写作也许是表达诗意的重要方式。在这里所说的诗意,自然有很多诠释。人生的起伏,命运的多舛,自然的客观,事理的内涵。无论唯美方向还是灾难深重,无论理论玄奥还是情感抒发,都未尚不可赋予其审美境界里的诗意,从而转化成人心的充盈和满足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诗歌是打开人性枷锁的钥匙,是抹去生命尘埃的绢帕。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埃德加·爱伦·坡在《诗的原理》里曾经说过:“在对美的观照中,我们各自发现,有可能去达到予人快乐的升华或灵魂的激动;我们把这种升华和激动看作诗的感情。”诗歌也正当是以发现和升华诗意,到达生活和生命的实质。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过多宣扬诗歌的作用。它仅仅是一种体裁和方式,是表达精神意义的一种途径。我曾经说过,还是把诗歌的作用考虑得简单些为好。诗歌首先是生活的声音,正如苏东坡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然而,这些声音恰恰萦绕于生活周遭和生命过程。或低回悦耳,条分缕析于世俗之中;或慷慨激越,讴歌赞美于旷世之间。我认为,我也是在捕捉着这些声音,于公务琐事和生活情理之间去完成对生命的注解。
    存世立足,自然也会有许多身份形式。生命的线索穿梭于这些身份形式之间。但不管是学者、工人,还是官员、作家,不管是明星艺人,还是平民百姓,人性向善、心灵唯美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世道潜则或生存所抑,流于不少骄纵意志和浸润物欲的生活表面,造成众多背信弃义和浮华虚荣的现场效果。为此,在时间的流淌中,还是避去一些扼腕叹息,而让人心更当唤回安静,随同潺潺流水一起流向神圣的地方。诗意地生活是唤回安静的重要方法。同时,诗歌的艺术内涵和精神承载,无论其形式简约,还是构思颖异,都可以叩开心灵深处的另一扇门,门的里面,是真正的归宿,是真正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去发现丰富的诗意,作就真正的诗歌,如同吉狄马加所说:“真正的诗,离人类生命的本原是非常近的。”
    人的生命的短暂就要求生命的璀璨。生活的诗意实际是一种矜持和价值。毋庸置疑,价值最终应体现在客观。这种客观又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微观价值具有直接和显现特征,价值的宏观性则更间接、更覆盖、更长效。诗意地生活就在于消解和超越,更求得价值的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正所谓杨慎说的“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超越眼前,实现旷达的实践是要有勇气和睿智的,其价值也是超乎现时而厚重深邃。诗意地生活,当有这种精神;诗歌的生命,也在于抵达旷达的价值。因此,个人的价值就在当下,生活的价值,就在身边的每时每刻,关键是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穿透,看到“对岸”。我想,诗歌的生命力也在于此,韩愈有一首诗也充分说出了这个道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柳烟满皇都。”就这样似有似无的草色,然而它们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动力,远远胜过桃红柳绿。这就是生命中无处不在的风景,是生命中实在而丰满的价值。沈从文说:“我只是用一种很笨的、异常不艺术的文字,捉萤火那样去捕捉那些在我眼前闪过的逝去的一切。”其实这是一种“非笨”,是一种大智,所获得的大美必然给己给人以无穷的具有生命力的价值。
    陈仲义在《近年诗歌文化生态新变》中指出:“生生不息的诗意依然存在。诗意继续弥散在宇宙、自然、社会、人际中,它像美一样无所不在,只是处处遭到漠然与遮盖。”诗歌理应把这种遮盖剔除,理应把这些俯拾皆是的诗意真实地反映出来,理应把生命的存在用灿烂的四季篇章转换成风花雪月、春华秋实的更替往复。发现诗意的过程,也是诗意地生活过程,这存在于任何的时间段落和生命刹那。譬如,公务员身份所承担的社会事物工作,在这其中,人的群体和谐和社会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感情的担当,以此出发,去探究和拷问责任,去研判和挖掘作为,以其实现社会群体人性化的生存状态。甚至可以用安静的思考,才能唤回他人和自身的责任。我们有句古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诗歌精神的作用,又何尝不是如此?苏东坡有诗曰:“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哪管“行人”如何判别和理解,猿吟鹤唳毕竟是自然的声音,真实的生命体现。
    所以,我也把自己的诗歌写作当作唤回安静地思考的一种方式。这确实是一种“闲情雅致”,然而,这份感觉其实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把其当作生命段落的有效链接。某种规则的掣肘,几场风雨的左右,都何需嗔怪鄙夷。这正如一场牌局、一顿酒宴、一次观光,内在的美艳自当心灵去感受。当然,所不同的是,它有精神的另一种内在。这份内在的真实指向,也是一种嘉言懿行,也是一种呼风唤雨。在悦已的同时,如有悦人的作用,那就更充裕满足了。生命的责任在于多个方面,精神的抵达和唤醒,潜移默化的肯定不仅仅是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归真更能体现,可以摒弃那些自我的或外加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沽名钓誉和堕落异化。以此,诗意地生活,生活在真实的地方。这就像俄国的别林斯基说的那样:“而在有真实的地方,也就有诗。”用感官去碰触这些诗意,用思维去加工这些诗意,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和社会的意义。
    林语堂说:“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我说的这种有效链接,正是诗歌等文字写作的生存状态。譬如,理想和抱负、责任和义务等等,不也是这种状态吗?它们首先是美好的,其次是每一个人生的刹那都能实现的。从一个刹那过渡到另一个刹那,只要有诗意的生活质感和内涵,生命精神将为之连绵不断,生命的责任也将承担得更加淋漓尽致。海德格尔说的,“作诗并不飞越和超出大地,以便离弃大地,悬浮于大地之上。毋宁说,作诗首先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就此而言,用诗歌来捕捉生活的诗意,用诗歌来诗意地生活,“风梳日帽,他复何求?”
    再说情感,它也是诗意。诗歌又是承担这份诗意的最快捷最简洁的载体。中华几千年诗歌文化和诗歌精神,自然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当下社会物质文明的背后,情感现代化的真实性和归属感该如何体现?所以诗意地生活,还应该去实现真正的情感现代化。在这其中,至少应当扫除虚无和贪婪,让真实的爱去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俄罗斯著名诗人扎博洛茨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创造了我们的世界,另一个是亘古以来我们尽自己的力量创造的世界。”这另一个世界,应当要用大爱去充斥。刚才说过,诗意生生不息的依然存在,那么我们的世界自然是温暖的,生活的客观也是温暖的。同时,我们也当有责任、也有条件让生活温暖起来。为此,诗歌当是“暖”的,因为它理应内含温暖的情感,真实得如同朝阳下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有人曾说:“读一些关于亲情的诗歌,总能让人心里莫名的温暖起来。”这种“暖诗”其实是一种智慧,是情感的真实和文明,是一个人一生都不能忘却的幸福。
    生活的诗意是作为这一种温暖而存在的。而这种温暖是通过自然的感受和心灵的审美去获得的。这就是所谓“意象投射的背景、或者意象展示的框架、或者意象串联的丝线”。一段悲情演绎的背景,一场变革构筑的框架,一个生命刻画的丝线,与己与人,都是生命本质的承载,反反复复中实现着茫茫的人生。为此,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朋友,都是我们避风挡雨的屋檐。站立,是一种方式,坐下,也是一种姿态,温暖的阳光和芬芳的空气,总是不断地沁人心脾,也是不变的人生境界。这也就不必惊讶诗歌某时某刻的寂寞。现实精神的存在,自然焕发天真烂漫之心,“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一样通往理想的彼岸。
    李刚创作笔谈
    李刚:上海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哲学专业研究生学历。从事过法律、政务等工作。学生时代曾担任文学社社长,编辑过诗刊。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在《解放日报》副刊、《文学报》、《绿风》、《上海诗人》等不少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至今已有大量诗歌、散文在全国文学刊物上发表。十年间,先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仍有一个秋》、《约你一起走》、《如果这样爱》、《悠悠太阳香》等多部诗歌、散文作品集。其中诗集《约你一起走》、《如果这样爱》分别于2006年与2008年在上海书城连续数周荣登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李刚的诗歌风格清盈、气韵唯美、富有哲思,以揭示生命和生存的精神内涵,很受欢迎,被诗坛与诗歌爱好者称为“暖诗风格”。应不少青年读者的要求,本刊特刊登李刚的创作感想——《诗歌,另一种生命的精神》。——编者
    原载:《文学报》2010年5月20日
    
    原载:《文学报》2010年5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