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曹禺研究:从剧本到舞台 ——为纪念曹禺百年诞辰而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曹树钧 参加讨论

    三十年研究硕果累累
    曹禺是我国现当代戏剧史上成就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之一, 自上世纪30年代《雷雨》发表之日起,曹禺研究就一直是戏剧研究领域的“显学”。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曹禺研究者审美视野大大拓展,曹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曹禺研究不仅从社会学,更从美学、心理学、比较文学等各种方法展开,对曹禺剧作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审视与探索,跨入了全新的领域。
    从1978—1990年,短短十几年,出现了十几部曹禺研究专著。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曹禺研究专著《〈雷雨〉人物谈》198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上海华东师大钱谷融教授的这本书并不是鸿篇巨制,它只有12万多字,但它却是钱谷融先生“文学是人学”审美理论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文艺批评、戏剧批评的一部经典之作。我们在谈及文艺批评经典时,经常谈到莱辛的《汉堡剧评》、谈到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评《钦差大臣》、《大雷雨》的著名论著,其实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雨〉人物谈》就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撰写的一部戏剧评论的经典。此书的第一篇文章:“你忘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啦!——谈周朴园”,早在1959年9月便发表了,并且自那时开始,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便向文艺评论、戏剧评论中的极“左”思潮,展开了英勇的挑战。
    这之后,曹禺文本研究的专著《曹禺剧作论》(田本相著)、《曹禺的戏剧艺术》(辛宪锡著)、《论曹禺的戏剧创作》(朱栋霖著)、《曹禺论》(孙庆升著),生平研究的专著《曹禺传》(田本相)、《曹禺评传》(胡叔和)、《摄魂——戏剧大师曹禺》(曹树钧、俞健萌)、《曹禺的创作道路》(杨海根)等纷纷问世。进入90年代之后,演出研究开始引起学者的重现,出现了《大小舞台之间》(钱理群)、《曹禺剧作演出史》(曹树钧)等专著。以及综合研究的《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马俊山)、《走向世界的曹禺》(曹树钧)等著作。曹禺的家乡湖北潜江还出现了研究曹禺的本土作者刘清祥与毛道海等。刘清祥原系潜江市曹禺著作陈列馆(今为曹禺纪念馆)馆长,从1989年陈列馆创建至1996年曹禺逝世,17年中多次采访曹禺,结合工作研究曹禺,写过多篇研究文章。2004年与董尚华合著,出版《中国戏剧大师——曹禺》一书;毛道海专注曹禺家族史的研究,前后达20余年,2007年出版《曹禺家世》(中国戏剧出版社,21万字)一书。
    进入21世纪以来,曹禺研究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态势展开,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地向新的方面拓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戏剧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从1985年起到2010年,将近25年间,先后 举行了八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曹禺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在曹禺研究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出版了《神州〈雷雨〉》、《世纪〈雷雨〉》等论文集。 
    研究有待深入开拓
    曹禺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上述丰硕的成果,但还有不少领域需要加以深入的开掘:
    (一)文本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对曹禺剧作需要正本清源,消除误读,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述。
    过去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第一资料的缺乏,对曹禺及其创作往往作出非科学性的评价,出现不少“误读”现象,需要进一步开展史料研究、生平研究,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还曹禺其人、曹禺其作品的本来面目。现已出版的《曹禺全集》需要增补,文章应该尽可能收全,无论文章、书信、还是日记都不能做人为的删改。首先史料要还本来面目,然后研究也要根据事实,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二)需要加强对剧作家主体的创作心理研究。
    剧作心理研究是创作心理学在剧作家创作心理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它研究的是剧作家对现实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的心理特点。曹禺作为一位极富创造性的剧作家,他的创作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什么?他的剧作构思过程中带有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创作规律和某些特殊规律,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曹禺创作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努力创作精品、对于现实的戏剧创作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
    (三)演出研究是研究戏剧大师艺术成就的不可忽视的领域。
    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曹禺写剧本首先是为了演出,也只有在演出实践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曹禺剧作的精神实质及其艺术表现。20世纪西方莎学家早已认识到,曹禺是一位十分熟悉舞台的剧作家,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尽管他的剧作有着很强的文学性,但他首先是为演出创作的,他进行剧本创作时,脑海中就会浮现舞台上相应的戏剧场面来,就会把自己对舞台表现的要求鲜明地贯彻到文本中去。因此,研究曹禺剧作,如果只能停留在文本中,就仅仅是研究了一半,并且是很不够的一半。这一点在进入21世纪之后,已为一些曹禺研究者所认识,已经陆续出现一些从演出角度研究曹禺的论文和结合曹禺剧作演出研究曹禺剧作的学术专著。但从总体来看,从曹禺演出在国内外的广泛程度、从曹禺剧作以各种艺术形式改编程度来看,曹禺的演出研究,应该说是曹禺研究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曹禺的剧作在全国各个省、在全世界二十几个国家演出过,这方面的研究需要作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国际上,20世纪莎剧研究取得的最大进展就在于把莎剧还原为“台上文本”,充分显示出莎剧的风貌。我们也需要将文本研究与曹禺演出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用曹禺演出研究来推动曹禺文本研究的深入。
    (四)还有一些研究领域基本上尚未涉及,需要进一步开拓。
    曹禺的教育思想。曹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戏剧教育家。从1936年到1941年,他在国立剧专整整任教六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长期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曹禺的艺术管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曹禺不仅是一位戏剧大师,而且是位杰出的艺术管理家。在他的主持下,北京人艺被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流的国家剧院。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我们尚未开始。
    结语
    今年是曹禺诞生100周年,各地纷纷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曹禺的艺术生命是永恒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曹禺所创造的艺术瑰宝将会更加频繁地、以更加多姿多彩的形态活跃在世界各国舞台上。因此,曹禺作为现代中国文坛、剧坛的一位巨人,他的研究园地需要中国众多学者、艺术家通力耕耘,曹禺研究必将获得纵深发展,在曹禺百年之后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原载:《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0日 24 版)
    
    原载:《人民日报》(2010年09月10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