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风化成典》:“美人之美”的实践之作——马丽华访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觅 参加讨论

    记   者:您的《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请您谈谈这本书的写作初衷。
    马丽华:历经30多年的西藏工作和写作,直到写完《风化成典》,我才有了豁然贯通的感觉。三年前动笔时,并没有经过反复考虑,自然而然地就认定了这个选题。现在分析起来,应当是惊奇感的驱动吧——我要把连作者都感到惊奇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一体、相互依存、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是我们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费孝通先生在论及民族关系及其文化交流方面力倡“三美一同”,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风化成典》也可视为“美人之美”的实践之作,是向那片高原的古往今来致敬之作。把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明码和密码都以文学方式展现出来,“各美其美”了,才能“美美与共”。
    记   者:《风化成典》中涉及了大量的文献和史料,这些素材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马丽华:可以说,所有的历史故事都是转述而来,史料是最重要的依据。有关藏史的汉文资料,藏学家们已经做了工作,按朝代编纂成册,方便查找;藏文典籍的汉译也在进行,这本书所借重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汉藏史集·贤者喜乐瞻部洲明鉴》等,特别是恰白先生和几位藏族学者合著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大量使用了藏文的记载,披露了许多此前我们所不知道的内容,例如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遇刺,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例如一向正襟危坐的帝师八思巴,居然也有性情中人的一面,诸如此类,多有意思啊!资料来源中还有当代藏学家的研究成果,还有口碑。口碑反映了民间对历史人事的态度和感情,未必属实,但生动鲜活,它们与书面文献一起,同构了历史记忆。
    记   者:阅读过程中,感觉得到《风化成典》这本书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甚至每一部分、某一人物都可以展开再单独成书。这样的写作是不是太“慷慨”了?另外,书中故事的选取标准是怎样的?
    马丽华:高密度、大容量,的确是我书写西藏的一贯风格。20年前《藏北游历》出版时,就有论者评价说“浓得化不开”。我这里也好有一比:正像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的垂直带谱那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体现到最丰富的程度,我也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更多的信息量。这与体裁有关,小说、影视剧那是需要铺展演绎的;与立意有关,就是想要通过这样一本书,让读者对西藏历史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同时也像一个索引,如果能有小说家和剧作家从中发现可用的线索,就更好了。至于本书故事的选取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重要的和喜欢的。换言之,重要的未必喜欢,喜欢的未必重要,就要做到兼顾。这一点读者也许可以看得出来。
    记   者:多年来您一直从事西藏题材的创作,而西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神秘的。如何才能让并不了解有关历史的读者对这本书产生阅读兴趣?创作中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马丽华:就好像是被规定了,我一直是一个很努力的西藏知识传播者,要是大家还是感到神秘,只能说对西藏旅游产业有利吧!所以这本书写得很用心,用心选材,用心结构,还借助了小说技术,设置场景、情节,有一些动作和对话之类,用心良苦,颇为好看。如果说有一些段落作者自己都百读不厌,别人会觉得你有毛病,但确实是这样,例如反复读来的“桑哥的末日”一节,不是我写得好,是在它的出处藏文典籍里本就精彩。从这个故事出发,我有了一个印象:历史记忆中不必全都是信史,传说和想象一并被笑纳,历史愿意这样做。如果说体会,这也是体会之一吧!更深的体会是,学习和转述过程中多了一份认知心得:历来的文化传播、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很可能就像这样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就像这样辗转而来。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最大的愿望倒不在写作,而是读书、补课,也整理积累和思想。那么多年的西藏生活,让我通过藏族认识和理解了边疆史地;经由这一看似边缘的路径,发现了许多不同的风景。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5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