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全球化”(globalization),首先是一个经济和金融现象。最近十余年来,主要由于自由市场经济的盛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信息时代的来临及其他高科技的发展,使得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和工业品的全球性生产成为可能。过去仅仅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活动的金融资本和工业生产现在可以遍及全球各个角落。所罗思的金融帝国影响着从俄罗斯到东南亚、从英格兰到南美洲的股市和汇市,波音公司的飞机在世界几十个国家生产零部件,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例证。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和金融现象,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全球化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形势,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使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巨大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预言过,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来临,在文化方面,民族的局限日益成为不可能,“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就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共产党宣言》)。如今,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出现,马克思的这一预言终于成为确凿无疑的现实。 就中国而言,文化全球化导致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文化的渗透 这是全球化带来的最主要的后果之一。自19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即凭借其雄厚的军事、经济实力向殖民地国家扩张其文化和价值观念,那时的途径主要是传教士、福音书和文化使团,而今,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更主要地是依靠先进的传媒和高科技手段。进入90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正以汹涌澎湃之势冲击着世界,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各类信息传输囊括在一起,成为未来世界一体化的形象缩影。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60年代末建成于美国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到80年代已经成型,并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到1996年,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入网,互联网用户已达6000万人,并正以每月12%的速度飞快发展。全球200多家大型电子信息服务中心向全世界各国提供商业服务。据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估计,到2000年,将有1亿台电脑入网,互联网用户将达到5亿。面对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开始调整其对外文化政策。它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传媒手段,在国际社会树立自己的形象,力求其文化政策鲜明地出现在信息网络中,并为其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服务。他们的目的是不仅要使其经济、科技在下个世纪站在世界的前沿,而且要使其政治、文化成为全球公认的标准。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决定在1993年至2013年投入2000~4000亿美元,建成覆盖全球、联通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新闻总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该署的主网页,经常推出美国新闻总署及其所属机构介绍、文化和教育交流项目及信息,包括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关于克林顿的性报告及美国政府的其他重要信息都是在互联网上公布的。1994年1月,“美国之音”广播电台节目上网,每周网上访问者达20万之多,节目听众人数也持续增加。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把传播美国文化、建立美国在世界的文化霸主地位的希望寄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 在这场冲击世界的信息革命浪潮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虽奋起应战,但仍基本处于被动防守的态势。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很快,但我们主要是充当网上访客,建立自己的主网页仅仅是最近两年的事(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已陆续上网),而且数量不多,对互联网的利用也不够。大投资高科技使好莱坞推出一部又一部大片,占领了中国影院半数以上的票房。《龙卷风》的呼啸刚刚过去,《泰坦尼克号》巨轮又隆隆驶来。中国电影在总体上显然无法与之抗衡。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当今中国人的消费文化,从视听产品到饮食文化,从服饰时尚到沙滩排球,从沙龙谈资到酒吧狂欢,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二、消费文化的盛行 根据美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全球化现象的最新理论描述,全球化的三大特征之一就是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这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形成了消费主义的狂潮,而这也波及到了文化方面。 文化消费主义在其消费内容、对象、方式和品格上都与传统的文化消费截然不同。首先,在消费的内容和对象上,传统文化消费的对象是经典文学和经典艺术,它们在各阶层人们的心目中都占据着中心的和神圣的位置,流行艺术虽然存在,但因不能登大雅之堂而处于边缘位置;而在当今的消费文化中,经典的光环已经消褪,神圣已经不复存在,人们青睐的是那些即时的文化快餐:卡拉OK、音乐电视、各种小报的周末版和副刊。古典音乐被流行风所取代,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问津者寡,而地摊上的各种名人传记、影星秘闻、历史掌故、遗闻轶事却大行其道。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县城,最主要的文化娱乐就是唱卡拉OK,其他艺术都快被人忘记了。其次,在消费方式上,过去人们主要取一种“你提供我接受”的态度,文化作为一种高雅而特殊的领域,由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富于艺术气质的专业人士掌握,文艺创作往往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政府行为,打上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烙印,大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文化具有越来越重的民间化、商业化色彩,文化消费的参与性越来越强,“你提供我接受”变成了“我消费你提供”。过去是生产主导消费,现在是消费主导生产。大众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她)既是文化的接受者、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与进入音乐厅聆听古典音乐和到兰心大戏院听梅兰芳唱京剧相比,在《梦想剧场》(中央台)、《快乐大本营》、《故事酒吧》(湖南卫视)这样的栏目中,观众已经不仅仅是观众,同时也是演员,在那里,普通大众得以和那些歌星、影星、笑星及各类流行艺术家同台而坐,同声欢呼,这有助于增强大众的自豪感和文化参与意识。再次,在消费品格上,过去人们讲究的反复摩挲,细细品味,越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经典的品格越是熠熠闪光;而现在,人们普遍喜欢的是用过即扔、常遇常新的东西,文化作为一种时尚,不具备也毋需具备经典的品格。今天让你兴奋不已,明天就兴味索然;今天还万众雀跃,明天就无人问津。过去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是各领风骚三五天。传统文化消费的最大特点是有思想有深度,今日文化时尚的本质特征是平面化,是思想的消解和意义的匮乏。 三、个性的消失 由于高科技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当今的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制造的文化”而非“人的文化”。文化在有时候成为一种异化的产物,不是人生产文化而是文化时尚在左右着人,这就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危机和文化个性的消失。在世界范围内,由于西方传媒和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处于弱势的第三世界,文化越来越难以立足;而在某一个国家(例如中国),由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传媒的造势,文化日益成为时装性的产品,分季节、大批量地突然呈现在你面前,千篇一律,铺天盖地,你不接受也得接受。那些恪守传统学者之道的独立的思想家和独立的艺术家,只能退守书斋,在学院的狭小圈子里活动,而很难对公众产生影响。经过MTV的包装和复制,一大批歌星应时而生,尽管他(她)可能五音不全,并不识谱。电脑可以作画,可以写诗,可以生产电影,可以以假乱真地复制任何艺术。这对文化的独创性和艺术的个性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既然文化时尚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轻而易举地制造出来,而且可以让消费者乐于掏钱购买,有多少人还会挖空心思地突出自己的个性去创造那些只能孤芳自赏的东西呢?在受众方面,情况也是如此。过去品位、趣好各异的大众被传媒塑造成同喜同悲、同进同退的族类,你很难再听到独立的见解,很难再见到迥异的旨趣。这是因为大众传媒具有极大的控制力,使你欲罢不能,最终被同化。在《幸运九八》、《快乐大本营》的那些观众方阵里,我们见到的是统一的服装、动作幅度一致的鼓掌、欢呼、笑脸或叹息,有谁能从他(她)们中看到令你心动的个性吗? 也许以上我们的分析过多地关注了全球化浪潮所带来了令人担忧的一面。事实上,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带给我们的也有许多积极的东西。例如,电脑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可以花较少的代价实现信息和文化资源的共享;好莱坞高科技巨片的引进可以使我们在电影艺术和技术上得到借鉴和启示,从而更好地改造我们的民族电影;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从贵族阶层的特权享受走向大众的平等参与,从专业人士的身份象征变为普通百姓的自身细胞,也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市场原则的引进和文化工业的生成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等等。 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在东西方国家引起了既有关联又并不完全一致的反应。在欧美,虽然一些政客和患有冷战后遗症的人一心想借全球化之机让西方价值观一统天下,但许多政府和大部分学者还是接受了文化多元主义的观念。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都大力推行多元文化政策,使各民族、各社群都能平等地分享和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法国实行文化分散政策,以实现城市和乡村、首都和外省文化的均衡发展和文化资源的共享。荷兰学者杜威·佛克马认为,全球化的出现标志着欧洲中心主义的最终解体和多元文化主义与新世界主义的确立,以他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知识分子一直努力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带对其文化霸权和语言霸权进行着有力的削弱和解构,为第一世界的知识分子和民众重新认识第三世界并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作了不少工作。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情况则不太一样。如果说前些年对全球化还主要是欢呼和赞颂之辞的话,那么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冷静地反思全球化的利弊。更多人开始提出“第三世界文化”和“本土化”概念与之抗衡。对后殖民主义的愤慨和民族主义的自尊情绪开始强烈起来。例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一直激烈抨击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和西方传媒的歪曲报道。在印度,自人民党上台执政后,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和偏狭。在阿拉伯国家,许多著名学者强烈抨击西方的“卫星轰炸”。甚至在日本这样发达的东方国家,也出现了“脱欧归亚”和弘扬日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致呼声。 面对文化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种种冲击,作为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我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的全球化,而我们和国外进行的文化学术交流及民族文化的勃兴也得益于文化的全球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全球化、西方文化的渗透也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就我们的文化策略而言,以全球化来取代本土化只能导致中国文化自身特征的丧失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湮灭;反之,过分强调文化的本土化,一味排斥当代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容易滋长一种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其结果必然使我们的对外文化学术交流乃至文化建设陷入停滞甚至倒退,进而给我们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蒙上一层阴影。因此,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潮流,我们的对策首先是熟悉它、顺应它,同时在不损害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利用它来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对话使得中国的文化艺术真正与国际(不仅仅是西方)接轨。我们所需要的是既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以开放的心态容纳百川,同时又不受全球化的限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具体说来,面对汹涌而来的文化全球化潮流,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始终坚持文化的人民性本质 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以“二为”方向为根本指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宗旨,保证广大人民拥有平等享受文化资源,共同参与文化创造的权利。衡量当代中国文化是否健康发展,必须看它是否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所喜闻乐见。尽管“人民”的概念已经不同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界定,但我们仍应将之视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只有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界别、不同代别的亿万民众的共同参与和创造,文化的发展才会拥有无尽的源泉和巨大的动力。 二是紧紧把握文化的民族性品格 文化的民族性品格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魂魄所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独特性,越能在当代世界上生存和发展。全球化既以消灭差别和对立为自己的目标,同时也以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当今世界,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性。所以,不论世界的文化时尚如何,我们仍应坚守文化的本土特色不放,并将之发扬光大。 三是确立中国文化的开放性气度 自汉唐以来,中国文化即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气度。中国文化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科学的方法,积极面对和吸纳入类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代中国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更加广泛和频繁,视野更开阔,胸襟更博大。正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博采众长的开放气度的双轮驱动,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四是反对文化的低俗化倾向 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潮流,文化的低俗化也成为一种顽症。凶杀、暴力、色情等低俗的文化产品借助卫星电视、互联网、VCD、书刊等传媒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成为扫之不尽、挥之不去的文化垃圾。因此,在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倡导一种高雅的、严肃的艺术,以益人心智的健康的文化消费抵御文化垃圾的侵蚀,这不仅仅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义务。 原载:《理论与创作》1999.6 原载:《理论与创作》1999.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