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聆听生命之河的声音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雷达 参加讨论

    《裁缝的女儿》是一部叙述从容、内容丰厚,能引人思索的书。它为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带来了久违的清新,让我们陷入静静的思考。
    作者重阳,是一位陌生的女作家。然而,一走进《裁缝的女儿》,她却变成了一位故友,善于将她的生活世界、人生思考娓娓道来。《裁缝的女儿》以主人公王晓春为主线,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到新世纪第七个春天这60 余年中国的社会变迁,所涉及内容颇为丰富,既有时代大背景中一座小城的自然环境、习俗文化、生活现实,又有王晓春及其亲友们的生命经历,两者融合得妥帖。
    作者从容不迫地拉开了一幅中国北方小城市漫长而沉重的画卷,于是嫩江畔的卜奎城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尽收眼底,昨日逝去的时光又返回到了眼前。在这幅画卷中,重阳让她的人物纷纷亮相,在逆境中共同构成了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
    小说主人公王晓春的治病救人,一方面确确实实在挽救病人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曾经未必故意犯下的罪孽进行着救赎。王晓春的救人不仅仅是在医学层面,她还以一种精神抚慰的方式救助着人的灵魂。只有理解了王晓春从医的缘由和潜在的内涵后,才能体悟出《裁缝的女儿》中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博爱精神。而这生命意识,主要由小说中的女性共同构成。作者信手拈来一个个女性人物,表面上看,她们似乎与小说的主线联系不紧密,甚至可有可无,然而,她们共同表现出了一种具有民族性格的生命的韧性,她们尊重生命、延续生命,在逆境中相互呵护。王晓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幼小的她遭遇了家人和亲友的冤枉——这样的冤屈足以令一个小女孩毁灭,但她不但没有枯萎,反而更加坚强地活着,并成为一代名医。晓春的母亲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家庭妇女,她一出场就挂着愁容,甚至一度神经失常。原因何在,只因她不止一次经历了丧子之痛,她担忧的就是生命的消亡。晓春的好友廖静雅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宛如一株清丽的荷花,爱人、自爱,但是命运之神一直在捉弄她。她惟一深爱的人隋唐因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离开人世,她一直独自生活,后被陌生人奸污而成了一名单身妈妈。尽管如此,她还是深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生活不惜去歌舞厅陪舞,忍受着灵与肉矛盾的生活。
    晓春写给亡故的弟弟金锁的信极感人,这一独特内容在作品中不可或缺。这些文字既是晓春写给弟弟的话,也是晓春的内心独白。这部小说时而飘扬,时而低徊。年老的晓春在物是人非的西站泪水涟涟,这个裁缝的女儿终于不再惧怕曾经夺去弟弟性命的苞米花,也终于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疗救了几乎伴随自己一生的内心深处的伤痕。
    这部作品能够让人在繁乱的都市生活中沉静下来,和作者一起回望那段消逝的岁月,聆听生命之河中最本真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裁缝的女儿》值得一读。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05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0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