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为一座城市画像 ——读焦祖尧长篇报告文学《云帆高挂济沧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高洪波 参加讨论

    焦祖尧摹写东莞的长篇报告文学《云帆高挂济沧海》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读了这洋洋十万言后,我不禁掩卷感叹:姜,果真还是老的辣!祖尧行文,是谓意在笔先,张合有致,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祖尧兄,乃江苏常州人氏,然居晋多年,且系煤炭系统作家出身,故其行文细腻中有吕梁豪迈,温润中兼具热烈气质。他曾担任过山西省作协主席一职,又曾任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跋涉者》,中篇小说集《魔棒》,中短篇小说集《古垒西边》,短篇小说集《故事发生在双沟河边》《春天在榆树堡》《在阳光下》《光的追求》《复苏集》,散文集《那人的屐痕和远方》,报告文学集《火·犁·人间和明天》《黄河落天走山西》《大运亨通》《焦祖尧报告文学集》等多种。曾获全国多种小说和报告文学奖项。端的是一员文坛宿将。
    东莞飞速的发展进步,大家有目共睹。近些年东莞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最典型者,为中国作协提供高档小区住宅三套,可自行支配使用。于是中国作协2003年在东莞东城区建立中国作家创作生活基地,为作家提供生活和创作上的便利。我分别于2003、2004年带领两批知名散文家、诗人到东莞采访采风,收获极多。这本书中所涉及的风物人情或历史掌故,我都熟识于心,再次看到便如同老友晤面,无比亲切。祖尧同志做事认真,受邀采访东莞之后,到了东莞便一头扎下去,全不顾年迈病弱和生活习惯不同,深入到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街头巷尾等实地采访。整部作品好像一部制作精良的高清纪实电影,他坐在珠江口的威远炮台边,在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海风里,给我们讲述东莞30年间的改革变迁、沧海桑田。我们也随着他的目光和脚步,在他娓娓道来的声音里,徜徉在东莞30年的时光中。
    《云帆高挂济沧海》真实地记录了东莞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在书的引言里,作家就“东莞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变得这么快?”这一问题开始谋篇布局,带着这样的疑问,焦祖尧从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精心选取采访对象,所写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有从事建筑业、有从事电器制造、有从事玩具生产,有海归的学子、有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有写诗的打工仔、有热爱收藏国宝的老板等等。他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找和发现东莞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的答案。作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法,以人物采访为中心,篇篇独立成章,自成一体,但章与章之间、人与人之间又相互关联,不断推演递进。有如清明上河图一般,把数十个主要人物和上百个次要人物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语言非常瓷实细密,叙事精确,点染适度,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书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形象,都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这其中所蕴藏着的精气神儿,便是这座城市内在的根和魂,便是作者追寻的东莞精神和东莞性格的底奥。
    这部《云帆高挂济沧海》凝结着焦祖尧两年多来在东莞潜心采访写作的心血与汗水,是描写和讴歌东莞人内在精神和美好心灵的难得佳作。祖尧是讲故事的高手,且看:一穷二白办学为东城教育夯实基础的校长、赤手空拳打天下创造商业传奇故事的企业家,南下自立谋生的打工者,工业化后的本土农民,再到工作效率极高的党政服务团队……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如同连环画上水泊梁山上一百单八将,个顶个的好汉。在焦祖尧的精雕细刻之下,这座魅力之城的面部轮廓渐渐立体出来,一幅壮美多姿的东莞当代英雄群像图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云帆高挂济沧海》展现了东莞如火如荼的社会生活风貌,高扬了时代主旋律,彰显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是东莞改革开放精神的真实写照。东莞以开放的气魄和包容的胸怀,积极开拓进取,探索创新,举重若轻,从外来文化中吸纳先进东西为我所用,作家在作品中感叹说“挑战命运,敢为天下先,东莞人身上好像都有这种基因 ”。我注意到书里细节的摹写,生动而细腻,处处见精神。譬如作家在学校采访发现学校里所有的楼房,楼下都没有房间,只有柱子,因为南方雨水多,雨天学生可以在这里活动。老师说“学生娃娃哪天能不跑不跳不喊不叫呢?”这既是教育者们的“厚德”也是“务实”。 厚德务实,既是东莞这座城市的人文精髓所在,更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元素。作品中最后说:“厚德”即遵礼仪、知荣辱、崇道德、恪品行的意思。“务实”体现了东莞人讲实干、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是东莞人最显著、最具魅力的精神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优秀的人文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就成了新时期东莞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焦祖尧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北方作家给东莞这座南方新兴城市的一幅画像,工笔写意兼具,浓妆淡抹总相宜。我以为画得十分了得,形神毕现。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03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0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