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览2009年的中国电视剧,最突出的现象是献礼片的集体大检阅,凸显出国家语境下宏大题材的生活化、娱乐化、人性化。这标志着2009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长足进步和重大发展。同时,不同题材的类型剧呈现出多元并举、追求创新的良好局面。电视剧总产量从2000年以后第一次下降,标志着电视剧生产的理性回归。产量回落的同时,好剧相对增多。中国电视剧开始走上精品战略的发展道路。 历史题材电视剧 2009年的历史题材电视剧,革命历史题材量多质好,悬疑剧和古装戏说剧相对减少,古代历史正剧和神话剧量少而精,展示时代脉络的传奇剧风生水起,人文历史的风情画卷得到充分展示。 革命战争题材剧在历史真实中注重个性刻画。今年的红色历史题材剧有力地担当起艺术的历史认识作用。作家王朝柱编剧的大型国庆献礼剧《解放》,以强大阵容全景展示解放战争宏伟画卷,深具历史质感,代表了新时期以来红色历史题材剧的思想艺术水平和审美品位。革命传奇人物剧呈现新的亮色,在题材和立意上都有所创新,塑造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红色偶像”。以历史题材见长的作家张笑天编剧的《叶挺将军》刻画了叶挺赤胆忠心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作家朱苏进编剧的《我的兄弟叫顺溜》,讲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充满生活质感和幽默元素的战争故事,用一个普通士兵的成长还原了真实的历史英雄,实现了战争题材剧作中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可贵创新。此外,更为纯粹的战争剧如《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狙击手》《浴血记者》等,其个性鲜明的人物改变了传统的英雄形象,上演了一出出真实的人性、个性大戏,在现实的困境中折射出来的理想主义光辉,映照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力量。这些剧作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上塑造出新中国的英雄形象群体。 谍战剧在《潜伏》后继续走红。《潜伏》将镜头对准了默默战斗在第一线的无名英雄们。敌我难分的故事情节,险象环生的悬疑气氛以及平凡真实的爱情追求让这部谍战剧脱颖而出,尤其是脱离了传统的人物关系、人物定位模式,成为这一年谍战剧的新标杆。《誓言永恒》《虎胆雄心》《谍影重重之上海》《勇者无敌》《冷箭》《对手》等谍战剧引领观众叩问战争中的生命意义和民族情感。2009年谍战剧多达几十部轮番播出,但类型化过度,鱼目混珠,随着观众收视疲劳,谍战剧将不可避免地滑入低谷。 传奇剧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史意识,在电视剧艺术中一直有着不凡的体现。今年,表现民族精神的家族历史传奇剧大放光彩。继2008年开年大戏《闯关东》大获成功后,表现家族迁徙史的电视剧迅速升温,今年的开年大戏《走西口》和《闯关东(中篇)》把移民题材再度推向高潮。乘《闯关东》之势播出的《闯关东(中篇)》描写了中国人不当亡国奴的浩然正气和闯关东人英勇抗日的壮丽篇章。这类艺术作品告诉观众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于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是坚忍不拔、诚信理智、兼容并包、和谐相处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瓷商》《大国医》《一代大商孟洛川》《远山》等通过“家族史”透视“社会史”,观照时代的风云变幻。明显不同以往的是,这些剧作追求对民族文化的寻根意识和爱国情怀的艺术表现,有积极意义。 名著改编和翻拍一直占据这几年电视剧创作中的一块重要阵地。具备浓厚文化底蕴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从选角到开拍一路声势浩大地走来,它们的陆续杀青,唤醒了观众历时久远的审美记忆,也唤起观众与老版对比的收视期待。创作者亦纷纷瞄准老舍名著,《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火热再现荧屏。创作者力图挖掘出对名著的新诠释,加入了一些现代文化元素,力争让观众品出新意。新版《四世同堂》以演员阵容的新鲜组合和语言风格的变化力图取得有别于老版的收视效果。由邹静之领衔编剧、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倾城之恋》,白流苏被创作者赋予了现代女性独立自由的个性。虽然相当多剧作因创作者对原作文学审美性的注重,稳住了部分目标观众,但如何超越经典依然是创作者要继续探索的难题。 现实题材电视剧 2009年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主旋律题材数量明显增多。道德情感、社会伦理、婚姻家庭、乡村生活等得到多维呈现,体现了电视人对现实的热切审视和责任担当。 主旋律题材剧聚焦开拓与建设。首先,这部分剧作聚焦新中国开创史和变迁史。《国家行动》改编自作家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以旷世难题三峡大移民为素材,大题材与小人物的艺术处理准确到位。工业改革题材《燃烧的生命》,全面展示了煤矿企业的改革发展。表现人民司法制度诞生的《苍天》,彰显出百姓是苍天、人间有大爱的主题。白族女作家景宜编剧的民族题材《金凤花开》,展现了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的生动画卷。 建设新农村依然是农村题材剧的热门话题。《清凌凌的水 蓝莹莹的天2》演绎了农村面对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不同观念的碰撞,生动塑造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作家欧阳黔森编剧的《绝地逢生》展现了我国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喜耕田的故事2》《金色农家》《女人的村庄》《永远的田野》等旨在探求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的道路。 和平年代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一直是近年的热点。《在那遥远的地方》表现了圣女峰上的军人力量和高尚情怀。由作家吕雷、邓刚加盟编剧的《中国维和警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不一样的警察故事。《沧海》《鹰隼大队》《新世纪女兵》《和平使命》《潮起两江》《军旗飘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现了新中国、新时期的军人风貌,体现了和平年代军人的价值和高尚情怀。 都市题材剧宣扬亲情伦理和情感回归。今年的此类电视剧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咱爸咱妈60年》《相伴》《灯火黄昏》表现了主人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传奇人生,阐发了岁月积淀的情感之美。根据作家东西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没有语言的生活》反映出现代人缺少沟通的生活本相。根据作家张欣小说《依然是你》改编而成的《嫁衣》,涉及自闭症儿童和边缘人群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今生欠你一个拥抱》《人到中年》《家有公婆》《保姆妈妈》《你永远不会独行》等观照了各种伦理关系中情感的多元演绎。由严歌苓小说改编的《一个女人的史诗》明星汇聚,受到众多关注。 台湾女作家林佩芬编剧的《故梦》聚焦故土情怀,表达了海峡两岸割不断的血肉之情。继几年前的《再见阿郎》热播,作为前传的《又见阿郎》以两岸直航为题材,以主人公传奇波折的一生讲述了几个家庭的恩怨悲欢。 今年的电视剧中还有一批怀旧之作。如《北风那个吹》,成为“知青伤痕文学”以来电视剧文学史上一部全新力作。这类电视剧作品规避了以往同类作品伤痛的、悲凉的反思基调,而是用充满戏剧性和浪漫情怀的情感故事记叙着上世纪的那段青春岁月。此类剧作还有《王贵与安娜》《幸福还有多远》《我们的八十年代》《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让观众从那代人简单而朴实的生活、工作、情感,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中了解父辈的理想,获得些许情感的回归。 还有一类现实题材剧关注对民众心声的真切表达。《我是老板》成为深陷困境的现代人的精神写照。《房奴》《蜗居》均是由住房危机所引发的道德伦理、情感危机和困惑。《我是一棵小草》《大生活》《三七撞上二十一》等剧作让我们在小人物的身上看到了真、善、美的永恒魅力。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12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