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的认知,通常有两个渠道,一是成年以前来自这个社会的系统化教育,二是成年以后自觉或不自觉间形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两个渠道告诉你的东西有重叠的部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面对这种差异需要有一定的承受、转化和消解的能力,否则很容易造成价值观混乱或崩溃,丧失对社会的信任。如果每一个人,在获知社会真相的过程中,从两个渠道得到的信息能够达到统一,就可以避免心理的冲突。近读熊培云所著《重新发现社会》一书,该书内容就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尽可能地告诉读者,我们生活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有歌手曾吟唱过一首名为《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歌。这首低沉、忧伤、充满末世情绪的作品,其实就是一个人甚至一代人巨大心理落差无法得到解决的表露。生于1973年、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熊培云,或者可以运用亲历式写作的风格来完成《重新发现社会》。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努力让自己藏身纸后,尽可能地带领读者通过精致严谨又纵横开阖的文字,去了解国家与社会、自由与民主的关系,去区别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矛盾。 对熊培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他发表的《谁人故乡不沦陷》以及“乡村纪事”系列。这是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知识分子首次对处在巨大变革时代下的乡村,进行的大篇幅、自觉性写作。在他笔下,与光鲜、奢华的城市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痛楚甚至扭曲的乡村形象。这组文章虽然没有收录到《重新发现社会》中,却在书外与本书内容一起,组成了熊培云所构建的他所发现的一份“中国社会拼图”。书中以大量的社会事件、网络新词、舆论热点为例,勾勒出了一个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下社会图景。 《重新发现社会》在书的前半部分,着重于谈政治制度与经济形式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影响,后半部分则借“超级女声”、“周老虎”、“史上最牛钉子户”、“中国不高兴”等这些中国网民耳熟能详的事件,将中国社会放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一次GPS式的定位。一些老旧话题被重新放置于格局宏大的思想世界中后,重新焕发了别样的象征意义。 被重新发现的社会是以撕裂的碎片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些碎片身上每处都带有表情。如果寻找共同点,那么“疼痛”一词无疑是最合适的。面对这个被重新发现的社会,我相信很少有读者会产生发现新大陆那样的喜悦,相反,很多人会为之产生惶恐,如同发现光洁皮肤下面掩藏的伤口。但这份被撕碎重组后的社会拼图,或也会带给人们一些勇气——自人类直立行走以来,就一直与愚昧作抗争,这种抗争的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愚昧。这些年来,“公民启蒙”这个词常出现于媒体,人们对于真相与常识近乎饥渴的追求,是内心对蒙昧之耻觉醒后的外在表现。 《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著,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