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读《点燃一盏酥油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吴瑞臻 参加讨论

    青藏高原上的百年悲欢——《点燃一盏酥油灯》
    一直对西藏有种说不出对情愫,那是我所向往的神圣土地。但我并没有读多少关于西藏的书,更多的是自己凭着感觉对西藏的臆想。在我心里,西藏是朝圣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能用一颗朝圣者的灵魂去触摸西藏。
    《点亮一盏酥油灯》,乍看到书名,立时一盏如豆的灯火就摇曳在我的心里,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来自长久不灭的微小火苗的力量,它已然在瞬间吸引了我。书名已经有着酥油灯那种独有的净化心灵的能量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要让我顺着它的指引去了解西藏,触摸西藏。
    先从网上读了韩松为《点亮一盏酥油灯》写的序《自身的灵台》,更让我有迫不及待看到它的冲动。当我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包裹,怀着敬畏的心慢慢打开,一盏酥油灯正在黑暗里燃烧,凝视灯火,仿佛看到了火苗的跳动,感受到了它的温热。这不仅仅是一盏灯火,更是一盏生命之灯,虽然微小却充满力量。
    随着青藏铁路通车,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西藏,随着人潮的涌入和经济的腾飞,西藏也越来越接近我们熟悉的都市了,但它自身的神秘与神圣却依然未变。在书中,作者登载了本该成为活佛的摄影家旺久多吉站在自己父亲德木活佛的角度拍摄的拉萨全景,与父亲曾拍的全景图做对比,曾经“布达拉宫前后的大片土地是人烟稀少对荒原,林木繁茂,河流弯曲,普通百姓的聚居区蜷缩在几公里外的大昭寺周围。”而今天,这一切已被楼群、柏油路、广场、游人和汽车代替,只有四围群山和顶上的天空依然静如往昔。
    如书中所说,来西藏的人都是为找到点什么:虫草、雪山、艳遇、好运、散心、忏悔、赎罪、祈祷、解脱、升官发财……什么都找不到的也可以找回自己。那作者李柯勇作为一个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作为一个新华社记者,他无数次的出入西藏,又是在追寻什么呢?他说“我可能是为了寻找而寻找吧?”就因为他的寻找,找到了一个个西藏传奇人物,就因为他的寻找,让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西藏,就因为他的寻找,有了这本西藏手记。如同韩松所说——它不是小说,这实际上是一部把记行、调查、新闻、史学、文学、哲学、宗教、情感和意志融为一炉的“书中之书”。
    《点亮一盏酥油灯》是十三个各自独立的故事,如同十三幕大戏,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西藏,也感受到独特的西藏之魂。
    以前我只知道在西藏有活佛转世,现在又知道了还有神授艺人在代代传唱《格萨尔王传》。例如,只上过7天学的阿尼在一个山包上睡了三天三后,竟然能唠叨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最长的一次他连说7天7夜,说到几乎虚脱。作者就亲自见到了63岁的阿尼,并听他说唱了其中一段。这就是西藏文化中至今难以破解的格萨尔“神授艺人”的记忆之谜。
    以前我只当笑话听说过西藏的一妻多夫制,从书中才得知,这不是家里穷娶不起老婆,这种风俗的形成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全家产,不使分裂。今天仍奉行一妻多夫制的家庭,有些还是西藏新一代的亿万富翁。
    以前我也曾听说过解放前的农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却不知他们也分等级,最低等的朗生没有任何财产和人身权利,而且子子孙孙世代为奴。书中诉说了一些农奴的悲惨境遇,概况起来就是一句:高原之大,大的无边无际,却没有农奴的一寸立锥之地;雪山之高,高的上接天堂,却没有一口农奴的呼吸之气。与之相对应的农奴主的生活却充满着现代文明:有英国进口的威士忌,有玻璃高脚杯,有手表、眼镜以及珍贵的女人首饰等等,可以说非“奢靡”二字不足以形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农奴主就玩起了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和溜冰鞋。
    这本书通过传奇人物起伏跌宕的人生诉说着西藏真实的历史。陈渠珍将军与藏族女孩西原跨越民族的爱情;藏族女土司与班禅行辕队长益西多吉至死不渝的爱情;西藏大贵族拉鲁的百年悲欢……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忍不住掩卷沉思,许多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也许唯有你亲自拥有它,才会真切的感受到酥油灯光的力量!(作者吴瑞臻,系山东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