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经典化(canonization)和经典性(canonicity)。“如果说‘经典化’是被遴选出来的文学作品持续重写和复制,从而为文化所吸收,变得人所熟知,甚至成为常识的文化过程,那么,‘经典性’就是对作品美学质量的衡量,它是对作品批评潜力的评价,作为对社会现状的否定性力量,它有自己独特的制度调节机制。”(E. Dean Kolbas,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Literary Canon, pp.139-140.)文学经典的生成尽管也涉及“经典性”,但它主要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更多关涉文学之外诸社会因素之间的制衡与运作。文学经典的生成是一个牵涉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出版等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本文只选取文学经典的生成过程中“文化熟知化”这一以往论者较少涉及的重要环节进行论述。 文化熟知化(cultural familiarization)是指某一文学作品在特定文化范围内为尽可能广大的民众所知晓和熟悉的社会化过程。文化熟知化是文学经典生成的必经途径,它需要通过社会的确认和更为广泛的机构化运作。只有当一位作家的作品变成“总体文化”的一部分,被别的作品频繁互文,成为流行的形象和传统的隐喻,为普通大众所耳熟能详,它才有可能成为文学经典。譬如:但丁的《神曲》造就了数个世纪来关于“地狱”的经典描写;巴尔扎克的葛朗台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文学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它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社会确认。文学经典的传承依靠源源不断的再创造、改写和社会再确认。 依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文学经典的生成说到底就是一场关于合法性的斗争。文学经典竞争的焦点就是文学合法性的垄断,尤其是权威话语的垄断,包括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成为文学经典以及文学经典由谁来遴选和确认等等。学院中的权威教授通常被认为是文学经典的遴选者,而学校教育则相应地成为文学作品获得文化熟知化最为重要的途径。以美国为例,文学经典不仅是中小学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即使到了大学阶段,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读以西方文学名著为主要内容的“大书”(Great Books)课程。当代西方学界的文学经典问题之争正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这一情形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另外一些机构和文化生产形式——譬如,大众传播媒体的电视——取代了教育和学术在文学经典熟知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综观当今的媒介时代,电影、电视、互联网、动画、流行音乐、绘本等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学经典的改写之于大众接触文学经典、理解文学经典功不可没,不容小觑。我们的文化已由传统知识精英主导的书籍文化转变为大众传播媒介主导的视听电子文化。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文学经典的阅读主要局限于专业读者——大学文学专业的教师、学生。即便是专业读者,他们阅读文学经典的深度和广度也值得怀疑。中文系的学生没有读过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文系的教师也有相当数量转向时髦的“文化研究”,文学经典研究业已失去往日的辉煌。有专业人士无奈地感叹:“大学生通过山口百惠,而不是川端康成接受《伊豆的舞女》,通过肯尼思,而不是莎翁,接受《哈姆雷特》……大凡要讨论一个作品之前,大部分同学的准备不是阅读原著,而是去找电影看,或者是先看电影再读原著。他们往往容易被直观的画面所吸引,却抗拒提供了更广泛的想象空间的文字。面对黑压压的文字,心生厌倦。”(叶奕翔:《经典的困惑》,《读书》2007年第12期) 专业读者尚且如此,非专业的普通大众阅读文学经典的情况更是令人堪忧。非专业读者日益疏远了经典作家的原创文学,而是大量地阅读改写者的改写之作。此种情形自古已然,于今为烈。法国学者勒菲弗尔甚至宣称:“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并不能充分保证它的存活,改写在保证它存活的重要程度上至少与作品的价值旗鼓相当。当一个作家不再被改写,他的作品就会逐渐被人遗忘。”(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p.112.)改写者创造了作家、作品、时期、文类,有时甚至塑造了整个文学的形象。难怪有论者惊呼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小说已非“巴尔扎克”,而是有着强烈的傅氏风格。毋庸置疑,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学经典的改写业已成为普通大众接触和理解文学经典最为重要的渠道,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文学经典原著本身。 从某种角度而言,在当前这个媒介异常发达的时代,文学经典的熟知化主要是由大众传播媒介来实现的。赵毅衡教授将此种经典称之为“群选经典”。“群选经典”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基于大众的投票、点击、购买、阅读观看等形式,通过累积的数量进行挑选。大众的“群选经典化”,主要靠媒体介绍,靠口口相传,靠轶事秘闻,“积聚人气”成为今日文化活动的常用词。(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第40页。)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大众传播媒介的勃兴,文学经典的文化熟知化机制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从中小学、大学等传统的教育机构到影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从学院精英、专家教授的遴选到普通大众的用脚投票,从审美化的艺术作品到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勾勒出了文学经典熟知化过程的此种嬗变。 不过,话又说回来,文化熟知化只是文学经典生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否则,就无法解释每天都有那么多文学作品在被复制、流行,而最终成为文学经典的却是凤毛麟角。如此看来,我们在关注文学经典熟知化变化的同时,一刻也不能忽视对于文学经典卓越艺术品质的考察。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