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写作是一副“重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梁宾宾 参加讨论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文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市场,在商业利益诱惑和名利驱使下,坚守思想阵地、注重文学品德、恪守职业道德便成为每个写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无论是科技界、文化界,还是商界,传统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越来越远离我们,急功近利、随波逐流、泥沙俱下的产物屡见不鲜。这是社会问题,也是对每个人心灵的考验。
    无论东西方,举凡优秀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增强,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部作品无论表现什么题材,都间接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生活阅历、文化积淀、文学修养、思想水平和他的才情。考察一部作品的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是信息量,这便是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毫无意义的文字无异于垃圾,它们的出现不但给社会和读者增加了负担,还浪费了公共资源。我相信,一个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会对自己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倾注心血的。
    一个写作者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学观,其中有属于个人的生存环境,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和对生活的理解。一个写作者需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所体察的生活,具有怎样的文学观,非常关键。作家表现什么,不表现什么,完全取决于他的生活经历和他的人生经验,但无论表现什么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作家的良知在不在其中。
    文学创作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作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占有一个以上的生活空间,他所拥有的时空是有限的,然而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对生活体察的深入程度可以是无限的。写农民工、军人、普通市民、知识分子、中产阶层、高官阶层,就应该熟悉那里的生活,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的潜质。无论是描写为官的清明或腐败,还是为百姓诉求、请命,都离不开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意义,需要作家通过艺术手段取材、提炼、加工,从而创作出推动时代发展,传递知识和信息,展现艺术,具有美感的作品来。一部作品是检验一个作家是否敬业的试金石,只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写自己的人生体验,传播真善美,将一己之力汇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洪流中,才可能创作出属于时代的、无愧于人民和社会的作品来。而为了眼前利益,抓题材、凑字数,涉足原本生疏的领域,既不深入生活,也不查阅资料,追风跟潮,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的。不但可能出笑话,而且会误导读者,产生社会负效应,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文学要关怀民生疾苦,关注世间冷暖,反映历史和现实,解读生命意义,还负有针砭时弊、抑恶扬善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功能。文学创作需要以小见大或以大见小,意味蕴藉,给人以积极的力量,才不至于误入平淡、庸俗、腐朽甚至堕落的歧途,跌进纷争的名利场中。具体地说,一部作品的情节是为整体服务的,是故事进展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过程。一个作家,如果不顾及这基本的创作原则,而为了经济效益、扩大知名度去哗众取宠,违背创作规律地胡编滥造,热衷于猎奇、庸碌和被窝里的那点儿事,便有失于作者的人格,也有损于文学的尊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让写作者忽略道德规范与人格,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迎合低级趣味,亵渎读者时间,误导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八个字的关键是“花”和“家”,由此而论,不是什么作品都可以称之为“花”,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称其为“家”的。
    由于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现在的读者更容易接受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不用消耗大量脑细胞,简单的、庸俗的、粗浅的娱乐文化。追捧超女、快男、港台歌星,迷恋于网络游戏,导致其思维方式简单化、庸俗化、机械化,单一地追求娱乐消遣的享受,人性越来越还原于本能意识,缺乏了解历史和中国发展史的愿望,很少关心中国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不注重文化的积累,追求物质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提高。这同样是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简单、愚昧的表现。就笔者的了解而言,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水平在某些方面实在令人堪忧。200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招收的长学制本博连读的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于头两年在北京大学校本部就读医学预科,三年级返回医学部学习专业课课程,学制为八年。医学部教育处组织学生们把在校本部就读期间的学习生活感受写成散文,编辑成一本名为《燕园医学生》的书,列入了当年的图书出版计划。审稿时我发现,大部分稿件内容空洞,缺乏文采,行文雷同,错字、病句连篇,有的稿件甚至文理不通,即便修改也无从下笔。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以平均分数660分的高考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的文学水平,虽然是理科学生,毕竟他们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一代人。这一现实不仅让人惊愕,更令人心寒。
    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看到,某些偏颇的文化导向和不良的文学品德也该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时代,需要作家发现、探索和研究新事物,分一些心思去正视时代文化如何沿着文明轨道稳步发展的问题。与世界接轨,首先要自尊、自强,要提高一代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素养,否则“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便可能成为一种形式。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12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