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荣:中国公共外交校正国家形象 推荐人:李怡然 推荐理由:2009年里约热内卢击败马德里获得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彼时,正是巴西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 时过境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巴西国内腐败问题日益恶劣,经济迅速步入寒冬。里约奥运会吉祥物被射杀,奥运圣火被示威者抢夺并扑灭,澳大利亚选手在奥运村被偷电脑…… 七月以来关于里约奥运的坏消息不断刷屏,此时,人们回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禁感叹“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名副其实。而举办这样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对于中国的意义又是怎样的呢。
奥运之荣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第112次全会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揭晓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最终以较大优势赢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 对中国而言,这一结果意义重大:其一,基于对举办奥运会这一全球性体育盛事长久以来的想往,中国人民为终圆百年梦想而欣喜;其二,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认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为增强;其三,期待北京奥运会能像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一样,成为中国向世界全面展示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进而体面融入世界的历史性转折点。 “北京共识”的首倡者雷默曾撰文指出,“中国国家形象已不是简单的‘好’或‘坏’所能涵盖,其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外国人对它的看法之间存在着巨大且危险的鸿沟。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相信强大会让他们获得良好形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直至举办的整个过程都表现出极大关注,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早在2001年国际奥委会莫斯科会议宣布最终举办城市之前,西方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金融时报》《今日美国》和《华尔街日报》等,对中国政治议题的报道如人权、民主、间谍、丑闻、恐怖主义、难民等议题突然增多,很明显,此类议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制造与中国不利的国际舆论以影响最终结果。 从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会关注度最高的是政治议题,占全部报道主题的26%,其次是商业与经济,再次才是体育,仅占11%,这与对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这三个奥运举办城市的报道主题差异明显,后者主要集中于商业经济、产业技术等非政治议题。 西方媒体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特别关注,一方面,证实了雷默所说的中西方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巨大认识鸿沟。中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价值观差异确实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彼此认知结果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检验了雷默提到的这种认识鸿沟的危险性。这一危险性主要源自西方关于奥运会的话语叙事,即奥运会的被政治化,具体表现为所谓的“抵制奥运”运动。 出于种种原因,围绕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议题,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体认。由此,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竞技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外交主动权,进而左右中国国家形象未来生成机制和表现形态的重要博弈平台,更是推动中国公共外交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标志性事件。 本文选自《崛起之困》 简 介 徐庆超: 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学科创新团队成员,主要从事公共外交、话语权和中国外交转型研究。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