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乱世人生如漂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十年砍柴  参加讨论

    1931-1949年
    黄耀武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于国民党军新六军、二零七师服役。黄耀武16岁自愿报名参加抗日,和数千名同龄人一起被分配到印缅远征军。1946年新六军被调到东北战场。作者以亲身经历叙述了他所经历的两场战争。沈阳解放后,作者进入解放军官教导团学习,1949年被释放,作者时年21岁,是为《1944—1948:我的战争》。
    少小从军,乱世飘零
    《1944-1948:我的战争》是原国民党新六军一位少尉黄耀武的口述史。从1944年到1948年,这五个年头对一国一族漫长的历史而言,只是短短的一刹那;即便对于某个人的一生,五年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
    然而,这五年对作者本人来说,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军这五年,影响了我一辈子。”而对我们这个民族而言,这五年也实在太重要了。日本投降,中国人取得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众多国人来不及品尝胜利的喜悦,整个民族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大内战。待到1948年底,国军数十万精锐在东北黑土地被歼,国共两党胜负局势已然明朗。
    和一些百战余身、伤痕累累的抗战老兵相比,黄耀武的战斗经历实在有限,1944年3月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和一群年轻人飞跃驼峰,参加远征军。受训后分发到战斗部队时,日本在缅北已如强弩之末,在国军的虎狼之师新六军面前,只有招架之功。很快,远征军缅北完胜,黄耀武并没有参加一线的战斗。而在东北内战期间,他又有过一段时间的“逃兵”经历。因此,若从战争的激烈残酷、抗日将士的勇敢无畏来评价,已经出版的好些著作都比这本书更为精彩。
    我以为,抗战和内战,只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在乱世命若漂萍的大背景。这本书,是垂暮之年的作者,回首往昔,对自己不能左右自己命运而发出长长的叹息。
    被动地卷入“历史的共业”
    20世纪前50年,中国局势之动荡,国力之衰弱,国民之困苦,超出今天多数人的想象。历史的大潮,是如何把中国以及她的国民,推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样悲惨的境地的,那是一个值得长久关注的史学课题。而对黄耀武等无数的普通中国人而言,他们只能成为历史巨浪冲击下的沙砾和草芥,活下来或死填沟壑,任凭天定。
    以黄耀武为例,他家并不同于普普通通的小户人家,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兄弟姐妹都接受过相当的教育,可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小康之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之家而陷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黄家比周家还要惨,何至于“陷于困顿”,父母先后死去,成为孤儿的兄弟姐妹投亲无门,幼小的妹妹让人收养,年岁稍长的哥哥去当工人,而他自己,以不满16岁的少年之身,投身军营。对这样的一位受教育程度高于多数同龄人的士绅子弟,固然不能完全否定其有报国杀敌的志向,但不能拔得太高。对那时候多数人而言,活下去,是第一位的。黄耀武和他的同龄人皆是如此。
    黄耀武投军的1944年,中国的全面抗战已苦苦支撑了7年,国力、民力之衰竭已到了极点。他和投军的青年学生,应当算当时国军兵源中的精英,就这样一群“精英”士兵,在贵阳受训时,连草鞋都没有,许多人只能光脚,连枪都没有摸过。而一到驻印军的营地,这群士兵在国内穿着的破烂军服,全部扔掉,所有人从服装到枪支等装备,焕然一新,而一日三餐吃饭不限量。当兵可以吃饱饭,除远征军这些由美国供应后勤的少数精锐部队之外,对当时大多数中国军队而言,是一种不可及的奢侈。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可算是真正的惨胜。惨胜之师,多数士兵和低级军官是不愿意卷入内战的,乱世中侥幸活下来,谁愿意继续卷入朝不保夕的动乱中?然而,历史不会给这些小人物选择的机会,他们必须被动地卷入战争,承受起“历史的共业”。
    时势与机遇
    像黄耀武这样的小人物固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而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又何如呢?黄耀武所在新六军的老长官、后任国军第九兵团司令的廖耀湘,算是一个成功者吧。他出身黄埔六期,在黄埔系中资历很浅,他任国军战斗力最强的新六军军长、官拜中将时,其同期毕业的同学多是团级校官。廖氏是笔者同一个县的乡贤,儿时在家乡听过他很多的轶事。1937年12月,日军攻破南京,刚从法国军校留校回国不久的廖耀湘,也被困在南京的栖霞寺,几乎成为被日寇屠杀的对象。后脱险过江,追上了大部队,从此进入他人生的辉煌时期。
    昆仑关一战成名,缅北穿越野人山,九死一生,后率新六军域外大败日军,赢得“中国虎”的美名。旋即领军回到家乡湖南,作为雪峰山会战的总预备队。
    日本投降后,又率军入南京,作为中国政府受降时拱卫京师的禁军。此时,廖耀湘的人生达到辉煌的顶点,1945年11月12日,他和当年一起脱险的战友回到栖霞寺感恩还愿,并题词:“凯旋还京与旧友重临栖霞”。那一年他虚岁四十,廖耀湘的岳父是黄兴的堂弟,他为自己的乘龙快婿赋诗十二首贺寿,详述廖耀湘少年求学,青年入黄埔,壮年领军抗日的经历。寿筵刚散,他便奉命带兵入东北,两年后,在辽沈战役中全军尽没,本人做了俘虏。廖氏被俘时,才42岁,对一个统领十几万精兵的高级将官来说,这正是黄金年龄,可他开始了长达20年的战俘生涯,直到1968年,在“文革”中受惊吓而死。
    廖氏常以同乡前辈蔡锷为榜样,廖的见识、才能未必亚于蔡氏。时势没有给廖耀湘更好的机会,他于盛年被囚的命运,和麾下小兵黄耀武相比,又有什么差别呢?照样是,乱世人生如漂萍。
    
    原载:《新京报》2010年6月19日
    
    原载:《新京报》2010年6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