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和怎样的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闻言 参加讨论

    本报讯 由长城杂志社举办的“第二届长城论坛”日前在河北秦皇岛市举行。关仁山、李延青、宁肯、李国平、曾哲、周立民、乔叶、罗伟章、姚鄂梅、王小王、于晓威、苏北、刘建东、李浩、苗艺、张敏利、李秀龙、杨金平、王志新等作家、批评家和文学编辑与会,就当下文学的持守与创新、当下批评的品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学由创新推动”与“从来都不想创新”
    宁肯强调,创新是文学存在的核心理由,是文学的首要品质。我们为什么写作?就是想写出有价值的作品,追寻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没有创新,多一部少一部平庸之作又有什么意义?当年,列夫·托尔斯泰就曾预言,形式创新在他那个时代已经基本完成,留给作家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可就在他之后,现代小说才开始萌芽。他认为,“创新是境界的问题,而不只是技术的问题”。
    于晓威说,创新是文学永恒的发动机。这二三十年以来,关于创新,谁也不如作家焦虑。“写什么”与“怎么写”应是互为表里的,技巧更是思维的方法,是世界观。
    “我写小说,从来没想过创新”,作家罗伟章引用了沈从文先生的这句话。他认为,如果为了创新而创新,不如老老实实地守住自己。最能守住自己的人,很可能也就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乔叶对罗伟章的观点表示认同,她说自己更愿意做的是“知旧”,补阅读上、知识上、学养上的课,“原来我也一直想着如何创新,现在也不想它了”。她认为,创新是你在饱满之后忍不住去做的事,而不应是找来找去。姚鄂梅提到,相对而言,她更喜欢像辛格《傻瓜吉姆佩尔》这样“简单”却有动人力量的小说,太强调技术创新并不是对文学的敬重。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想象力没有完全打开,而技术创新应当是为一个美人选择合适的漂亮衣服。
    曾哲说,对于创新的问题大家不用担忧,因为作家们都太清楚了,如果它成为问题,更多的应当指向批评家。因为有些批评家太不创新了,我们对文学进行批评时运用的多是一些概念化的旧武器。
    周立民谈到,一些古典小说有许多看似不符合现代小说“规则”的地方,但这种不合规则,可能也打开了小说的狭窄性,它应当对我们的现代小说有所补益;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借创新之名的“经验归零”,它完全不知传统,不借助传统,常有灵光一现的地方,也有相当拙劣的地方——这在许多网络小说、流行小说中得到表现。
    “为什么总是批评家在说话?”
    “为什么总是批评家在说话?”周立民借曾哲的一句貌似玩笑的牢骚话继续发问,他认为当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值得反思。这一问题导致的后果是,我们现在文学的评判依凭的往往是简单、单一的趣味,进而这种简单、单一借着话语权力对当下的文学创作进行“规范”,它肯定会影响作家的创作。“的确,作家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周立民说,自己很喜欢一些作家对创作的见解,像昆德拉、纳博科夫、博尔赫斯,他们时常能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些真正有建设性的文学问题。他希望我们中国作家也能做到这些。
    李国平指出,当下许多文学批评没有文学感,所以他们的刊物也希望能有作家更多地参与到文学批评中。
    于晓威针对当下各种各样的文学评奖说,面对繁复、浩渺、多样的文学,评奖能否促进文学的繁荣,还是对其多样性进行扼杀?如何保证作家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作而不是一味顺应和迎合,是更重要的。
    我们的精神资源从哪里来
    李国平说,前不久的中国小说节上,作家、批评家一个相对的共识是“回到小说的基本面”,重提小说的思想性。写作应当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人文思考、哲学话题有着共生同构的关系。像《白鹿原》的出现,如果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刺激是不可能出现的,回过头来,它的出现又进一步刺激了当时的文学思潮。而现在,我们的文学对种种思潮的反应相对较慢,有时甚至无力深入触及我们的生活现实。批评家们对当前的文学现实和阅读现实都有着普遍的焦虑。他提到,在坚守小说基本面、寻找文学新的精神资源等方面,海外华人作家的优势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宁肯以一位英国作家的创作为例谈到,一个好的作家应当具备“上帝视野”,可以成为另一个上帝,成为和上帝对抗的“魔鬼”,其写作应当呈现与上帝的角力,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他个人的强大力量。现在这样的作家实在太少了。
    善于寻找被忽略被遮蔽的风景
    王小王借《新实力——华语作家作品十年选》的编辑工作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应当重视文学期刊在创作、发表以及作品获得影响等环节上所起的作用。编辑《新实力——华语作家作品十年选》时,她发现了许多优秀的写作者及其作品,这让人对中国的文学有了信心。她希望以自己认真负责的编辑工作,使一些优秀的写作者得以呈现,进入到批评家的视野中去,同时希望作家、编辑、批评家三方形成合力,一起为推动文学发展做些能做的而且可以做的事。
    周立民也谈到,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些老作家和编辑在扶持新人方面是不遗余力的,他们出版年选时也把版面留给当时的年轻人,甚至包括一些处女作,现在看来,那些当年受到扶持的新人多数后来都赫赫有名。这样的作家和编辑有眼光,有对文学的纯粹性。现在,这样的事也应当有人做。
    原载:《文艺报》2010年07月05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7月0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