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对自身和世俗的质询——评长篇小说《昨日入城市》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唐金龙 参加讨论

     文学,以极大篇幅在描写、塑造了无数“成功者”之后,作家的笔触深入了民间世俗生活,以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手法,描写了世俗生活中的“败事者”。三十九万字的长篇小说《昨日入城市》(吴志达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主人公就是个“败事者”。这个“败事者”的形象,独特、新鲜、生动。
    季风大学毕业之际,面临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这时候的季风,身体和人生正值旺期,随着成长膨胀的身体,膨胀起来的还有个性和理想,行为、思维显示了浓厚的“个人主义”(个性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和理想色彩。
    毕业分配,他放弃“从政”的机会,自己选择了石油局下属的进修学校。想法是:“咱们的学业水平,跟真正的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相比还不行,我想继续进修……”他的行为,也毫不隐讳“个人主义”:他跟对象乔凤莲晚上约会回单位晚了,单位大门已经关门上锁,他翻墙而入;忍受不住青春身体的躁动,和乔凤莲“夜不归宿”;为“打水、借书证”小事,跟老姜吵架;为了写小说方便,放弃教员工作和待遇,到图书资料室当管理员;在欢送老姜的餐会上,因为老万的一句话,他把一瓶子啤酒倒在老万头上;为了排遣在单位孤立情绪、试图引人注目,他不洗澡、不刮胡子、不理发故意把自己弄成浑身臭烘烘的“野人”;因为反感秦建设的一个动作,大冬天跑进冷屋子里,披着被子办公;给报社编辑写信提问题,威胁如果得不到编辑的答复,他就“破罐子破摔”!……
    在世俗环境和世俗人群里,季风的所作所为,事事都是“败事”!他作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败事者”,很快就被“边缘化”,人生屡屡受挫。尽管他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踏实敬业,人生成功的世俗软、硬件:晋级、提拔、荣誉……等等,都没他的份儿。相反,一些不事学习、工作,看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却很得意。他在感到痛苦和不解的时候,对自身产生了“质询”:我错了?我错在什么地方?!质询自身也对城市产生了质询:“自进入这个城市,总有处处碰壁的感觉,——城市民间有一种不是物质的物质,在那里无形地坚硬着。坚硬得柔软。柔软得坚硬。制约阻碍着你牵扯着你,让你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它,到底是什么?!”质询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世俗”:“……世俗,很实际也很实用,许多人很世俗。可是,这个城市发布的正规文字,没有鼓励世俗的。民间实际,不如这个城市的居民公约上的文字那样如意……”他意识到这个“城市”的世俗,不能容忍他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个性”,以至于使他成为“败事者”。
    长篇小说《昨日入城市》的作者声称:“……选择了传统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还原生活。”现实主义有多种多样:革命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黑幕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昨日入城市》的“现实主义”到底是哪一种现实主义?我认为,它成功塑造了目前中国城市题材小说一个前所未见的城市“败事者”形象,这个城市“败事者”总在质询自身和世俗,它记录了一代人中的一类人,在世俗生活里的生存状态,具备文学上的悲剧色彩。
    原载:《文学报》2010-08-05
    
    原载:《文学报》2010-08-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