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的长篇报告文学《火车头的震荡——宜万铁路始末》出版了,我有幸第一时间读到了这部历时四载才得以面世的大作。 《火车头的震荡——宜万铁路始末》一书的成因我是知道的,几年前《民族文学》杂志发起了“宜万铁路多民族采风”活动,叶梅主编邀请了几位作家,赵瑜就在其中。在采访过程中,那条历经百年尚未修建完成的宜万铁路引起作家们的深思:这条铁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拼死没有打通,孙中山先生没有打通,国民党政府没有打通……一段仅300多公里的铁路,却如此艰难,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我们为什么历经百年不放弃它?我们为什么历经百年打不通它?这一切的悬念引起了赵瑜的兴趣。他勇敢地站出来要书写这一段伟大的工程和伟大的建设者。 《火车头的震荡——宜万铁路始末》采访创作历时四载,采访人数过百。 赵瑜的作品多以社会体裁、体育体裁见长,向《火车头的震荡——宜万铁路始末》这类作品并不太多。翻开这部洋洋洒洒近30万言的作品,立即被具有铁路历史般的大作所折服,更因其具有深远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以及磅礴的气势,广博、丰富的知识量,平实生动的语言,带着读者走进了宜万铁路那往昔的失败与今日的艰辛与成功的殿堂。在这座殿堂中我感受到了伟大的建设者们勤劳聪慧,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赵瑜娓娓道来中,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这条费时最长,耗资最巨,修建最艰,牺牲最大的中国铁路的丰碑是如何矗立起来的。文章中史料性、思想性并重,让人读后心潮澎湃,为我们的建设者们鼓掌雀跃。 读罢这部作品,我在想作家最为可贵的东西是什么?不仅着墨在大人物和领袖身上,更以浓墨重彩的笔调将小人物、农民工、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刻画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胆有识,异常精彩。 非虚构文学的精髓之处,则在于忠于史实,敢于说真话、实话,说百姓的心里话,赵瑜的作品正是具备了这样的品格。在这部书里,他书写了伟大的牺牲,不回避,不粉饰死亡,在众多的作品里,在现实中是回避和粉饰的。作家赵瑜在他这部著作中写到了牺牲,写到了在修建铁路中的死亡人数,这是作家的可贵,更是恩施州政府的可贵! 掩卷而思,长此以往我们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优秀,常常用得奖来衡量,这种风气正在腐蚀着作家的心灵,读者的心灵和百姓们的神经。我认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或者说一位优秀的作家,要具备“三文”——文胆、文心和文脉。 文胆者,敢于正视历史与现实,浩然正气于笔端,无愧于作家之称谓;文心者,能够体察百姓之艰辛、社会之顽症,啼血而歌;文脉者,应紧扣时代脉搏,不随波逐流,不以脉弱而惊慌,不以脉盛而狂傲,勇站时代潮头书写不朽。 赵瑜此书,“三文”具备,理应远播。读者细品,定会受益匪浅;作品上市,定会获得成功。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1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