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摘自《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李海林 参加讨论

    环境:课堂第四要素的重要性
    在大学里老师给我们讲教学的要素时讲的是三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就是对这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处理过程。后来看到有学者提出“四要素说”,即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教学是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对话过程。这种说法当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认为环境就是指教室里的布置,美化一下也许有点必要,但似乎不是教学本质性的东西,它没有像教师、学生、教材那样决定或影响教学的内核,因此对于专家们把它与教师、学生、教材并列成教学的第四要素有点不以为然,因而也没有深入研究过。
    但是这次在美国访学,进了上百间教室,观察了上百节课,与美国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大学的研究者交流了以后,我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环境,包括物质的和心理的环境,对课堂教学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它既影响到教师的教,也影响到学生的学,本身就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学习的物理空间,又是学习的心理空间;既是教学的工具、材料,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要的内在环节。有些时候,如果没有特定的教学环境要素,有些教学方式根本实现不了。
    美国的教室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它普遍比中国的教室大,大的有两百多平方米,小的也有一百多平方米。仔细看,你还会看到这间教室不仅是教学的场所,还是某个老师的专用办公室(这与美国中小学的走班制有关)。有些有实验科目,比如自然科学课、工程课、媒体课、信息技术课等,教室与实验室是合一的,教室的面积更大。教室是某位教师专用的,它的功能也是唯一的,例如,物理老师的教室的功能就是物理教学,历史老师的教室的功能就是历史教学,因此,老师在布置教室环境的时候,主要是从它的教学功能方面来设计的。这就是美国教室环境的最大特点——功能化。美国教室环境布置的第一原则不是美观,而是在教学中能用得着。
    一般来说,由于资金相对充足,美国中小学教室的物质条件是比较好的,有的是非常好,例如空调、照明、材料、设施等,都比国内大多数学校要好。
    在教学实践中,好的物质条件对教学当然有作用,但这个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这一点不是我关心的重点,这是由资金决定的。我关心的是美国中小学教室环境的教学功能。每走进一间教室,我先环顾四周,上课材料那真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在收集了上百间教室的资料后,我把美国中小学教室的这些可以称为教学环境的东西,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励志类。这是常见的一类,几乎每间教室我都发现有这类标牌、标语,有些是永久性的,有些明显是临时性的,是老师用一张纸打印出来粘贴在墙壁上的。从内容来看,有针对学生品质的,有针对学习的。从形式来看,有老师自制的,也有正式的印刷品。这类环境要素我们在国内的教室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它的教学功能也许不是直接的,但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大有裨益,这一点自不待言。
    第二类,老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要求。例如下面这三条要求是一位数学老师对上课的学生如何成为“数学家”提出的具体要求。
    首先,在这张纸上写下你的名字、班级、答案和理由。
    其次,在本周最后一天前将你的答案纸装入信封,可以获得5分额外的加分,或者是获得一份正确的解决方案和理由。
    最后,斯蒂格迈尔女士(即上课的老师——笔者注)将在退还给你的纸上标有5 分额外的加分或者是正确的答案。
    在另一间教室,我看到一张标明为“麦格拉思先生的课堂要求”的纸贴在黑板上。可惜没有来得及拍下照片,根据记忆内容大致如下。
    ——必须准备好足够的铅笔、纸张和笔记本;
    ——家庭作业在指定的时间完成;
    ——每天都要有训练;
    ——有时会有课堂任务;
    ——不能吃食物、喝饮料;
    ——若错过考试和测验,你有听从我安排补考的责任;
    ——未经允许的迟到是不能容忍的;
    ——对老师和同学要有礼貌。
    想来这些要求贴在墙上对学生是一种提醒,对美国那么自由的课堂应该是能起到一定约束作用的。
    第三类,学生的考试成绩表。来美国之前,我曾听说美国学生的成绩是保密的,不能随便公布,但就我们见到的实际情况来看,恐怕并非如此。我们曾在一间教室里看到了数学科的官方成绩表。同样在这间教室里,我们还看到这位老师把他所教的几个班学生的成绩都贴了出来。课后我专门与这位老师进行了交流,我的提问直截了当:“据我所知,美国学校是不允许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您这么做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这位老师的回答也很直截了当:“不是我公布的,是政府公布的。这是学生的AYP(Adequate Yearly Progress ,是美国的一种官方考试)成绩,成绩出来后,在报纸上、网络上都能查到。我把政府公布的成绩打印出来贴在这里,是对这几个班学生成绩的分析,是让这几个班的学生来一个竞赛,也让每一个同学看到自己学习的情况。”
    第四类,科目内容提要。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有的教室整个一面墙都是。在一堂“美国政府课”(属于中学“社会研究”课程中的一个模块)的教室里,老师在黑板旁用一张大纸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提示得非常清楚,甚至还标上了共和党和民主党。我听的这堂课是讲美国政府的民主体制,老师要求学生用这张来解释美国政府民主体制的好处。不时有学生走到这张图前面指指点点,然后再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记一点什么。讨论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走到这张图前加以阐释。
    在一间数学教室里,我看到一张标有“图形类型”的纸,上面将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和象形图四种图形类型一一列出,有标注、有图形、有说明,一目了然。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不时地看一眼这张图。这张图不是用完即摘的,而是长时间地挂在这里,其中的内容将牢固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种耳濡目染记下来的知识,应该比短时间内死记硬背的要好吧!
    在一间物理教室里,我发现整整一面墙都贴满了各种物理公式。我问上课的老师:“你教的这门课所有的公式都列上去了吗?”老师回答说:“还没有,我是讲完一节就让学生贴一张,还有一些没讲到,讲到了再贴。”
    第五类,学习方法指导。在一间教室里,我看到一张标题为“运算规则”的图表,这张图表以练习的样式呈现例子和说明,特别适合学生理解运算操作。学生在学习这个章节的时候,它始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
    也是在这所学校,我还看到一张标题为“小数的运算”的图表,大大的一张,高挂在墙上,分加法、减法、乘法、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五类,有标注、算式和说明,解释得清清楚楚,学生一目了然。这张图表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呈现或梳理,还包含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包含了教学的原理在里面。我曾专门问过上课的老师这些图表是从哪儿来的,他们回答“是自己做的”。
    第六类,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类,也是教学环境因素直接介入教学过程最显著的一类,就是学生学习的痕迹留存。这种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文字、图形、实物,一方面是学生的成果,时刻激励着学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它们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起点,是学生继续学习的一个抓手。当学生学习下一个内容或者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时,学生留存下来的这些痕迹就成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和起点。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一种有着强烈现场感的氛围中展开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令其充满期待的学习过程。下面我用几个课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个课例是化学课,教学内容是分子扩散和渗透。上一节课学生测量了一小块物质的重量,记录了它的形状,然后将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并且记录了水温和具体时间。这堂课要将这一小块物质从水中捞出来,重新进行有关数据的测量,从而总结分子扩散和渗透的原理。课堂上,老师说明要求和注意事项后,学生按原来分好的小组开始活动。学生的兴趣很高,态度很认真,数据测量完成之后,讨论之热烈、推论之准确完整、对化学分子原理的理解之丰富,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对这样的课而言,上一节课学习痕迹的留存不可或缺。
    第二个课例的授课内容是“不同类型政府的优势与劣势”。讲这个内容必须先复习美国政府类型的特征,所以上课伊始,老师先带领学生看黑板上学生上节课画的三幅图,内容分别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分配。由于这三幅图是学生自己画的,所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这一教学环节顺利完成,很快就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第三个课例是一节写作课。上一节课老师说明了写作的一些形式要求,让学生回家完成作文,这节课是交流课。老师让几个学生上来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文,学生则根据黑板上上一节课归纳总结的形式要求对这些作文一一做出评价。学生的作文与黑板上的形式要求相互对照,直观、简洁,学生讨论起来方便、直接。如果没有上一节课学生学习痕迹的留存,教学就没有这么方便,效果也不会有这么好。
    第四个课例是一节自然科学课,教学内容是科学家的事迹。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用硬纸板为每位科学家制作一个纪念碑,碑上应该有图片、有文字。走进这间教室的时候,我就发现墙上、桌子上、柜子上都挂满或摆满了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纸板。老师告诉我们,这都是过去一个星期里学生做的,这节课大概还有十一二名学生要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待全部需要学习的科学家都由学生用展示纪念碑的方式介绍完了以后,他们会将这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出最好的作品。可以想象,最后这节课是最重要的,也是学生最期待的。学生的作品摆放在教室里展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科学家的事迹这一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学生掌握了。
    第七类是教学工具。这些教学工具都直接放在教室里,是学生学习环境的构成因素。我们在一所初中观摩了一节数学复习课,老师设计了四个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指向一个复习内容。其中一个活动是要求学生复习数学定理的不同表达形式:语言形式、等式形式、表格形式和图形形式。老师将写有不同内容的带有磁性的纸卡打乱顺序以后,让学生分小组将其一一排列在黑板上。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里,对这些卡片的运用不可或缺。
    以上七类环境布置,除了第一类,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直接介入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用得上,是一种功能性布置。判断教室环境布置是否具有功能性只有一条标准:教室里有没有这些环境布置,教学的方法、过程和结果都不一样。有了这种功能性布置,教室环境就成为学习的内在要素,而不是外在的附加物。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文章选自《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李海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