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文学叙事中的道德重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丁筑兰 参加讨论

    长期以来,文学与道德之间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即使在文学逐步获得独立性地位后,这种关系依然牢固。一方面由于文学是道德伦理表达的传统载体之一,另一方面文学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而道德伦理作为现实生活的行为规范,自然成为文学刻画的重点。无论是《论语》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描述,或是《悲惨世界》《呼啸山庄》《恶之花》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对人性的刻画,还是《一地鸡毛》《来来往往》以及《兄弟》里对琐碎细节的描写,都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的道德主线,不同之处只在于其表现方式、手法和角度的差异。
    如今,文学作品碎片化叙事已经常态化,其中的道德体系架构也存在碎片化倾向。所谓碎片化叙事,主要是指作者不再使用宏大叙事和元叙事等方法描绘现实社会,而更多采取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分拆和重构,用碎片化模块堆砌出文章主题。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的道德规范崩塌是文学叙事碎片化的主要原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造成了当代社会的精神恐慌与伦理失范。消费理念担纲后,个人主义被过度拔高,文学不再是大众文学,而成为满足特定群体的小众文学。作品的道德叙事由隐晦和宽泛,变成“露骨”而具体。针对不同对象存在不同内容,在解放传统道德思想禁锢的同时,也不断融入感性化的个性需求,极大地弱化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量。
    享乐主义把感官刺激放在人生意义的顶端位置,认为满足肉体刺激和感官冲击是理所当然,文学作品也随之肉欲横流。成功人士的香车美女,小资生活的另类情调和颓废群体的反社会气息,等等,都可以作为文学叙述的主题,并由此产生系列化和专业化的特定道德规范,在避免陷入空泛道德叙事的同时,也生发出了许多新的道德类型。
    今天,实用主义将道德逼迫到一个尴尬的境地,文学作品无法继续轻松地阐释一种道德境界,只能花费更多的精力论证该道德的实用价值。大一统的道德难以满足繁复多样的应用需要,只能分拆到具体场景和不同外部条件下进行识别,造成道德叙事的进一步碎片化。
    的确,文学作品的碎片化叙事削弱了道德伦理的约束力量,容易导致大众失去心灵皈依和辨识能力;不过,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叙事构成也存在拒绝片面道德、符合现实状况以及给予认知自由等优点。首先,碎片化的道德可以拒绝作品的片面化道德观,将道德理念附着在审美片段之中,维护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同时也顾及道德伦理的传递;其次,道德存在实时性和阶段性,不同时代的道德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而碎片化的道德叙事可以更好地阐释感性化、娱乐化和快感化的时代特征,促进新道德的建构;再次,碎片化道德叙事排斥作品的简单主题模式,弱化主题的同时也加强感性化和情绪化的叙述手法,另外还提供了开放性的事件结尾,给予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认知自由。
    由是观之,碎片化叙事在其优缺点之间的比重存在动态变化的可能,如何既扩大正面效应又减轻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正确的导向。面对碎片化的现状,道德叙事的再度集中不符合当下环境,正如学者李泽厚曾言:“后现代走来:不必再去寻觅和追求,一切均已解构成碎片,无所谓‘重建’或‘救赎’。”既然彻底地放任自流不足取,全面的重建也难以实现,剩下的主要是在文学作品中施行渐进式的道德导向。道德导向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呼唤大众对终极关怀的重拾,实现心灵救赎;其二是改变传统的道德叙事模式,打出更加贴近大众的情感牌。
    消费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促使文学作品同样出现井喷效应,从内容形式到结构布置,从外观表现到发布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大众从中却难以找到需要的心灵皈依,存在对终极关怀的巨大诉求。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可以从文艺作品中找到心灵寄托的对象和救赎的手段,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的深入,统一的道德标准开始失效,以往承载道德价值观的文学作品不再具备审美救赎功能,马尔库塞言称的“单面人”不断显现。灵魂的真空导致社会大众急切地寻找出路,对终极关怀的重拾成为必然。随着人们对终极关怀重要性的再度肯定,碎片化的道德开始在思想层面上整合,强化其规范力量,宣扬道德将再度成为文学的主题或以嵌入式形式存在于各种作品。
    文学作品很难再度回复到空泛说教模式,需要一种全新的架构,一种更加贴近大众的叙事方式。与以往文学作品相比,新的道德叙事拒绝坚持形式上的道德整合,从诸多碎片化的审美细节中嵌入道德观念,在思想高度上实现道德理念的合一,既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又能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减弱大众对道德枯燥内容的反感,最终满足在诸多碎片中重塑道德的目的,且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同。多个道德模块在思想高度上的整合,可以构建出一个精神皈依的场所,适合大众的需要,可以说,这种道德回归的趋势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具体操作手段。
    碎片化的道德叙事,既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大众选择的结果,它们之间存在逻辑关联,文学艺术如果希冀通过传统说教模式来褒扬道德规范,或者进行全方位的碎片化操作,前者容易陷入空谈,后者容易缺失道德规范的本质目的。只有在承认道德碎片化现状的同时,用适合大众审美习惯的方式正确导引道德叙事,呼唤对终极关怀的重视,才能给予大众一个心灵皈依的栖息地,让文学成为“美善相乐”的精神家园。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