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河南杨晓敏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勇 参加讨论

    在中国小小说领域,集小说家,理论家,编辑家,活动家于一身的人,非杨晓敏莫属。
    《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是杨晓敏对小小说的文体规范、社会与艺术定位、发展方向等阐述最为完善的一篇文章,是中国小小说理论的基石,对中国小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杨晓敏和他的理论,将载入中国小小说史册。
    杨晓敏,1956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河南作协副主席,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出版小小说集《清水塘祭》,评论集《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等专著。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并被译成英,法等文字。获“《文艺报》理论创新奖”,“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主编《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5卷本),《中国小小说典藏品》(72卷)等60余种。
    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的《冬季》,既是他的代表作,又对小小说是平民艺术作了最好的诠释。小说描写了雪域高原哨卡上七八个战士与一只红狐狸之间由浅入深的关系。哨卡属于雪域孤岛,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毫无生气可言。一只红狐狸的突然降临,打破了原有的寂静。可是,有的战士却主张杀了红狐狸做围巾,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取暖,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哨长举刀的手,终于没有下来。士兵们目送一团滚动的红色火焰,没入辽远。《冬季》一方面写得很有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把人与人,尤其是人与红狐狸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美妙感觉,获得生活上和艺术上的诸多启迪。
    小小说是平民艺术,那是指小小说是大多数人都能阅读(单纯通脱)、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贴近生活)、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受益(微言大义)的艺术形式。“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创新,自有其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1500字左右)、审美态势(质量精度)和结构特征(小说要素)等艺术规律上的界定。”“小小说是平民艺术”这一理论,引起了中国文学评论界的重视与关注。
    2009年8月9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河南省作协、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杨晓敏理论评论集《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向研讨会发来贺信。翟泰丰、刘建生、梁鸿鹰丶胡平丶雷达、吴泰昌、吴秉杰、范咏戈、阎晶明、白描、丁临一、张陵、彭学明、何向阳、胡殷红、施战军、王干、赵海虹、李鑫、陆颖墨、蔡楠、南丁、单占生、何弘、龚首鹏丶钟海涛等评论家丶作家及《小小说是平民艺术》作者杨晓敏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何向阳在《微言大义尺幅千里》一文中对杨晓敏的评价独到而深刻:“深谙文化的力量亦即文化在时代精神、民族性格以及理想人格诸多人类的上层建筑领域建构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晓敏是较为先知的一个。当然,这种文化建构的清醒自觉,大多时候所依据的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理想。许多年前一直到今天,晓敏先生与我数次谈到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并不具体到只是小小说一种文体所起的作用,而是这种文体所创造出的某种文化的平等,这种平等,存在于创作内部,存在于阅读之中。”他致力于建设这样一种文学图景,一种有着“橄榄形”外形,但更重要的是有着“橄榄枝”寓意的大众参与、百姓共享的平民式的文学图景。当然,他的努力目的,不是为了打碎和解构他书中常常谈论到的精英文学,而是想在多元的文化中,创造出一种新质以作为精英文学的补充。我关注小小说现象的另一个心得,是小小说现象早已越出了单一的文学创作范畴。这是晓敏书中讲的三个“大于”,“它的文化意义大于它的文学意义”,“教育意义又大于它的文化意义”,“小小说的社会学意义又大于它的教育意义”。
    陈建功在给研讨会的贺信中说,作为这一新兴文体重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杨晓敏在自己的专著中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和理解小小说的一个新窗口。与其他众多小小说学术研究不同,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命题,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受众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为文学通往大众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小小说在当代文学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其次,将小小说定位于大众文化范畴,并充分发掘小小说的文学意义、文化意义、教育意义、文化产业意义和社会学意义,这是杨晓敏在小小说研究方面的又一重大发现。杨晓敏编选小小说刊物20余年,通过《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等坚持倡导和规范小小说文体,发现、培养小小说作家队伍,寻找和培育小小说读者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小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的成长壮大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长期致力文学期刊如何与文化市场接轨的研究探索,对文学期刊在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独到思考。《小小说是平民艺术》一书将小小说的大众文化意义、产业化意义及社会学意义等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出作者对小小说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全方位思考。与会评论家们认为,经过近30年发展,小小说文体已趋成熟,并有了庞大、稳定的创作队伍。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文学理论界提供了较为全面深入了解小小说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机会。
    《散文百家》贾兴安主编曾经撰文《小小说的诱惑》,对杨晓敏给予高度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小小说现象”,就是“杨晓敏现象”。因为10余年间,小小说领域的数十次重大活动,几乎都是他直接策划或主持的。不厌其烦,勇于任事。通过《小小说选刊》、《百花园》这方小小的舞台,杨晓敏和他的同仁们,郭昕、冯辉、寇云峰、王中朝、任晓燕等,还有积劳成疾猝然去世的美编乙丙先生,把一系列的创意体现得淋漓尽致。文坛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培养出名作家的刊物编辑,知名度往往不如作家,但杨晓敏的确是个例外。提起他,从文学界、出版界、期刊界的领导,到普通作者、文学爱好者、书商、报刊发行人员,大都耳熟能详,连印着他名字主编的盗版书少说也有数10种。许多小小说作者和读者,对杨晓敏有着“教父”式的情结,这是一般文学期刊的主编难以得到的“礼遇”。公众以多年坚持订阅“两刊”作为回报,来体现对杨晓敏长期献身小小说事业的认可与赞许。”
    2009年5月22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我正在养心斋写作。突然接到杨晓敏从郑州打来的长途电话,真诚邀请我出席第3届郑州小小说节。放下电话后,我马不停蹄赶路,子夜时分抵达郑州嵩山宾馆。杨晓敏因准备第二天的会务而委托评论家雪弟先生迎接我。我虽然非常疲劳甚至浑身颤抖,但内心却充满无限温暖。第二天一大早,杨晓敏专门到嵩山宾馆,看望我和文友们,令我们感动不已。在小小说高端论坛上,杨晓敏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会场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杨晓敏再一次提出将小小说纳入鲁迅文学奖评奖范畴时,会场更是一片沸腾,掌声经久不息。与会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创研部主任胡平,副主任何向阳,当即讲话予以大力支持。
    2010年3月1日,传来捷报,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明确规定,小小说以结集方式参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消息传来,杨晓敏和全国小小说作家心潮澎湃,欢欣鼓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小说能够参评鲁奖,与杨晓敏多年的奔走呐喊,与他的团队创造出的惊人业绩,与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理论的提出,是密不可分的。小小说作家不应当忘记杨晓敏,小小说文坛不应当忘记杨晓敏,历史不应当忘记杨晓敏。在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理论旗帜指引下,小小说将再创辉煌!
    原载: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10月8日
    
    原载: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10月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