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上世纪70年代台湾女中学生的“青春之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朱天心 参加讨论

    简单说,这是一本反映上个世纪70年代台湾某个精神/社会风貌的书。
    写作的是一个17岁的女孩,以自传体、因此无一字虚构的心情下笔。
    这书在出版的头5年在台湾销售30万册,至今仍年年再版,使得她可以在大学毕业后,不须太犹豫地得以支撑过专业写作的生活到现在。
    何以要用如此疏离陌生的语气,描述这本我等着进台大历史系的那年暑假写的《击壤歌》(某些版本上有副标“北一女三年记”),因为其纯真、热情、理想、梦想(常常,这是同一回事),距我、距今,太远太远,就算为了校订工作,我都不愿再打开它,害怕被蹿出的烈焰灼烧。
    不谈烈焰内容,谈写作背景和身份和动机,或是必要的,不然无从理解其眼中世界所呈现的样貌,比方说,对中国大陆的憧憬、情感和不了解。
    敏锐的读者或会立即发觉,上世纪70年代(更精确的说,书中所描述的高中三年是1973至1976年)的台湾小孩,他的世界图像是残缺的,只有欧美,没有第三世界、中国大陆、苏联,可能与当时中国大陆孩子的世界图像正相反,却又吊诡地与当下的中国大陆合拍——我们一代人一再被告知教育提醒中国近现代国族所受的屈辱,以致眼里不论出于艳羡学习或仇恨怨憎,都只有强国强权的存在。
    当时十六七岁的我,尽管学校就在“总统府”前,并未感受到时代的风起云涌,我念的是全台湾升学率最高(我始终不愿说是最好)的北一女中,认识了一堆至今仍联系来往的好朋友,我们想办法逃学四处游荡,遂行自己的小小叛逆(逃学为了读更多书,教科书之外的文史书,看电影,坐火车出城看世界有多大)……是这样“大观园”的日子,让我连到毕业得离开仍恋恋不舍,想用笔,记下当时的风日,当时的亲爱友人,当时的每一丝情牵,见证曾有那么一群人是这样活过的。
    心并不大(从未妄想记录下一个时代的风貌庶民史什么的),但那不肯放过眼下身畔一点点人和事的执拗劲儿,如今看来出土化石似的,倒也极其真实地反映了一代人年轻时的心志活动。
    《击壤歌》出版第一年便再版十余次,我猜有不少是误读的,把它当做如何考上台大的教战手册,更不少人以此动志要考上北一女,女校看,男校更看。多年后,我在一些公开场合,仍会遇到一些年轻孩子,拿着一看就是30年前旧书的《击壤歌》要我替他们的父母签名。
    我从不敢问,那你们看吗?我毫无把握这些比我世故虚无、比我们资讯充沛,比我们消费娱乐多样的下一代下下代,他们怎么看待《击壤歌》中那单纯坚定的心志和对世界浪漫纯真美好的想望?无论是台湾或中国大陆的读者,尤其此中满溢的激情一定好叫人不安吧,但,有机会能面对聆听彼此真实的误解,才是和解的开始吧。
    持平地想,两岸在面对近现代的国族屈辱挫败和强国强权的现代化压力下,各自尝试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其中有斩获,有挫败,有光荣,有不堪,有困惑,有猜忌……跌跌撞撞彷徨向前,终归有朝一日走到比较愿意了解彼此的局面和时刻,若此书可以提供想知道我们台湾那些年的一个切入口,是我认为30年后在中国大陆重新出版的最大意义了。
    原载:《击壤歌》自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原载:《击壤歌》自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