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浮生探月——台湾诗人古月的诗歌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登翰 参加讨论

    台湾诗人古月将四十多年来的诗作,选了九十余首编为一集,题名《浮生》。我接到她越海带来的诗稿,乍一看,不禁慨然。在台湾的当代诗坛,女诗人占了半壁江山。不过细数下来,能够坚持不逾一直写作的,为数并不太多,许多都在过了青春期或进入中年以后,就辍笔了。古月不算当代台湾最早一辈的女诗人,她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踏入诗坛,一直坚持了将近半个世纪。每年发表的数量虽不算太多,却能引起人们注意,而且越到晚近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就十分难得。
    台湾的现代诗运动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达到高峰后转入省思和调整。1964年初涉诗坛的古月,最初加入以提倡写实路线和明朗诗风的葡萄园诗社,有这一诗歌转折期大的历史背景。不过,彼时才二十出头的女诗人,其诗歌的古典意韵和抒情倾向,虽和“葡萄园”的某些艺术主张有相近之处,但她艺术气质中那种超然物外的飘逸和空灵以及浸透在诗质中的宗教情怀,似乎与倡导超现实主义的“创世纪”诗人更为贴近。这使得古月很快就离开“葡萄园”,而成为“创世纪”的一员。不过,古月与用存在主义哲学来探寻和诠释生命的前卫诗人仍有很大区别。一方面,较之“葡萄园”的诗人,古月不那么“写实”和“明朗”,含有几分超脱和朦胧;另一方面,对于提倡知性、执著于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抽象探询的“创世纪”诗人来说,古月又是极为感性且有几分古典浪漫的不那么“超现实”的同仁。正是在这个既古典又现代、既贴近人世情感又飘逸空灵的交叉点上,古月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诗歌历程。
    古月最早的作品收入她于1967年出版的诗集《追赶太阳步伐的人》,彼时古月才25岁。从艺术上说,这部早期的少女之作并不成熟,有语言上欧化的“消化不良”之弊和过于浓郁的宗教色彩。不过,它却包括了古月后来诗歌发展的各种因素,奠立了她的女性感受角度和抒情格调。古月一直是以一位敏锐多感的抒情形象出现在诗中。从早期皈依上帝的宗教情怀,到后来独悟人世的历史感伤,都透过她独特的女性感悟方式呈现出来。
    古月诗歌的第二次结集是8年后与先生李锡奇合作的诗画集《月之祭》(1975年)。震惊世人的阿波罗登月科技壮举,却使中国人充满浪漫幻想的“月亮”从此消失。伟大的科学事件在诗人和画家的笔下,转化成为一个充满了悲剧感伤的人文事件。写的虽是天外的故事,却尽是人间的悲情。古月的飘逸和超拔,进入了世俗的感情,变得深沉而悠远。这是古月诗歌的一次重大转折。她依然超拔,依然空灵,但超拔和空灵背后,是真实的人生。古月第三部诗集《我爱》等了将近20年才出版。但自《月之祭》前后的一系列作品,如组诗《异象》《四季》《时光行》《望山》《哀伤的月》《花事》等,都显示了这种关怀内质的变化。古月从《追赶太阳步伐的人》,回到人间;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启悟,更多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吸取;从少女时代毫无来由的抽象感伤,走向现实人生悲剧的兴叹。或许受到先生李锡奇一系列现代艺术作品的影响——李锡奇在《月之祭》组画之后,其绘画主题一直环绕在对深邃苍穹中永恒时空的探询。这使古月的诗歌在坚持自己女性的观察和倾诉时,无论激发灵感的事件多么细小,都拥有一种博大的情怀,将人世间细微的感悟,置于时空浩大的背景之中去倾诉和咏唱。对于一个女性诗人,这十分难得且珍贵。
    循着这条艺术之路,在晚近的新作中,古月有着更具现实爆发力的阳刚的另外一面。特别是千禧年前后的一些作品,如《蝴蝶的记忆》《他的脸是一条河》《斗牛士之悲歌》等。《蝴蝶的记忆》写于被称为“战争之岛”的金门:“自枪管的硝烟里/飞扑着一只折翼斑斓的蝴蝶/在祠下的社鼓声中/仍昂然地舞着一则九歌”。这一在枪口硝烟下翩舞的蝴蝶的意象,既是纪实,也是象征。对于金门岛上的人民来说,“只有战争的记忆”,“却找不到哭墙”。这种无名的创伤是深沉和深刻的。在“伤过、痛过、哭泣过”以后,顽强的生命使烽火的红土又绽新绿。于是一向以抒情形象出现于诗中的古月,也在痛陈历史和不甘历史的烧灼中,以另一种亢烈悲慨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人生的历练和历史的伤痛,悄悄改变了古月某些作品的抒情风格。《他的脸是一条河》使我想起余光中《在冷战的年代》中的一首诗《读脸的人》。这是经历了战火的一代人特殊的人生经验。古月周围,有许多历尽坎坷艰辛、充满颠沛流离的朋友。朝夕相处,这种人生感遇使她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他的脸是一条河/经历了悲欢离合/涉过冰冷的河水/如越过逝去的岁月”。这种由布满艰辛的脸联想到人生艰辛岁月如一条漫长无垠的路却不知通往哪里的感慨,是许多诗人曾经写过的,然而古月的深刻在于她不能不怀想曾经拥有的青春和纯真,回到青春,更是回到人性的本质。然而岁月不居,“钟又响,景未变”,人世却已经改变了。哀莫大于心死,历史的伤人在于伤心且使人自伤。这是古月在岁月更迭的千禧之际所迸发的感慨,其对于诗人情感历练的表征意义,使我们不知该赞许,还是该伤痛。
    古月在晚近的诗作中常选取一些比较“世俗性”的题材,这在她创作的早期是极难看见的。在这些诗里,不变的是古月一贯的悲悯情怀,古月对人生与历史的感悟更加深刻。最使我感到惊异和独特的是古月写于欧洲旅行中观马德里斗牛的《斗牛士之悲歌》。这首结构宏大的诗(虽然篇幅并不长)采取斗牛士的刚烈描述和热恋中女性幽怨的自诉,二重奏式地展开,情感的强烈冲击在刚柔对比中起伏。长句和短句、连绵的跨行和隔断,使这首史诗曲折有致地如波浪般展开,死亡与爱情、茫然与清醒、刚烈与柔弱,把历史的复杂层面细细地剥开。
    人生过半,谁都会有感慨。古月近半个世纪的诗歌岁月,并不是“浮生”,而是沉实的人生。
    原载:《文艺报》2010年09月27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9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