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与文学教育是分不开的,文学教育既为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奠定基础,也为文学阅读与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然,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本身也是一种文学教育的方式,作家、批评家在创作与阅读的过程中,直接接受文学的熏陶和审美的教育,也引领读者进入文学世界,感受文学的魅力。文学作品要实现社会价值,走近大众心灵,文学教育是重要一环。因此,对文学教育的正确理解是文学工作者必须有的素养,而就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而言,文学教育无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从内涵方面来看,我觉得文学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知识教育,二是文学审美教育,三是人文素养教育。文学知识教育主要是对文学史的掌握,同时学习文学基本知识,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熟悉解读作品的方法,并能掌握一些写作与评论的技巧。文学知识教育是打底子,是文学教育朝着更高层次发展的奠基。文学审美教育主要是学会辨别文学中的审美因素,同时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感悟美,这是一种以审美能力为主的教育。蔡元培提倡“美育”中就包涵了文学的审美教育,当然也包括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他把美育看得很重要,认为宗教可能导致专制,但审美则培育的是自由的精神。应该说,审美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高一个层次,知识的获得更多的依赖记忆,但审美的感悟则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慧心,因此文学审美教育的结果是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提升,是对自由心灵世界的抵达。人文素养的教育相比文学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从文学作品里发现情感内涵,挖掘思想内涵,同时通过阅读欣赏和创作与评论文学作品,培养自己深邃的目光、宽阔的视野,以及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就社会大众来说,文学教育的最佳结果就是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使人们能够发现美,欣赏美,领悟美,并通过对美的感悟而提高精神层次。 现在大学强调素质教育,理工科与人文科学汇通,要求文科学生要懂一些科技知识,理工科学生要学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把视野打开,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欧美国家的大学提倡的通识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实现知识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宽口径的人才。但就我国大学的状况而言,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即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且文学教育往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也是国际国内大势所趋。在全球化时代,整个社会的文化呈现三大表征:一是文化多元化,二是文化消费化,三是文化技术化。文化多元化虽然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文化景观,但也带来了文化的良莠不齐,文化的泛滥。文化的消费化,意味着文化趣味被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牵引,经典文学作品很容易边缘化,甚至被解构被嘲讽被恶搞。而文化的技术化则意味着文化被技术思维所垄断,所控制。这些对文化发展并不是很好的事情,尤其是对文学来说,它一来可能产生质变,二来可能发生深刻的价值转向。因此,在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显著的情势下,人文素养的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技术至上思维笼罩着全社会的情况下,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更是抵制技术霸权和僵化的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武器。马尔库塞就提出了一个建立“新感性”的观点,他认为技术思维垄断着世界,人们要想从狭隘的技术思维中解脱出来,恢复创造力和想象力,就要靠文学和艺术来建立一个新的感性世界,并以之来抵抗技术思维的负面影响。 不过,文学教育要实现它的社会功能,体现它的价值,必须要有有效的途径。目前来看,文学教育大体是这三个途径:一是学校的文学教育,二是社会的文学教育,三是自我的文学教育。其中,学校的文学教育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文学教育,大学里这主要是在中文系和外语系进行的,而中学里则基本依靠语文课堂;二是非专业的文学教育,比如说,在其他非文学类专业中开设文学必修课或选修课。现在各大学给非文学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就承担着非专业的文学教育的功能,但事实上光靠这一门课程就显得单薄了,欧美重点的理工科大学里都有规定,理工科大学生必须选修多门人文核心课程,在麻省理工学院,甚至还给大学生开设童话课和诗歌课。因此,期待理工科大学多开设一些文学写作和作品欣赏课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文学常识,学会审美,感受人文科学的魅力。 社会的文学教育也很重要,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组织机构举办的文学培训,如中国作家协会的鲁迅文学院就主办过多届作家班,各省市作家协会、文联都有相应的文学培训机构,它们常年举办一些作家培训班,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比较系统的文学教育。另外,现代文学馆每周末定期举办的“文学名家讲座”,也是一种业余文学培训。二是文学报刊杂志对读者的文学教育。过去文学期刊发行量大,影响大,经常举办作家笔会和改稿会,使很多文学爱好者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而且一些文学期刊还举办读者见面会,直接和读者交流,另外,很多读者通过订阅学到了不少文学知识,受到了作品的熏陶,但现在文学期刊发行量很小,刊物的教育作用也萎缩了。三是社会上自发的文学活动。这是一种公民的自我的文学教育,它一是通过民间文艺沙龙的方式,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之间交流个人的创作经验,分享文学阅读的乐趣,二是普通读者通过自主的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达到文学知识、审美和素养提高的目的。 这三个途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文学教育的环境,但广义上讲,文学大环境也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好的文学教育的环境,一定是人们既能在学校得到好的文学熏陶,又能在社会中得到文学的教育,还能自觉地进行自我的文学教育。现在的问题是,学校的文学教育日渐弱化,中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应试化,使得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难以完成。10多年前,童庆炳就撰文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他认为中学语文课“既不像文学课,也不像语言课,又不像政治课,整个一个大杂烩,四不像”。他还指出,语言学家对语文教育介入过多,把语文课当工具课了,结果造成一个现象:课文是文学作品,讲的时候却要按照语言学的路子来讲,即按语法学、语音学、修辞学——也就是启功所说的“格朗马”(西洋语法)的角度来讲,把学生的用词造句都给规定得死死的。我以为童庆炳说得非常尖锐,没有偏见。大学的专业文学教育也有问题,一是学科视野狭小,专业越学越小,知识面越学越窄。如本科阶段还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等各门课程都学习,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只是学古代文学或现代文学了,也可能只学文学理论或外国文学,有人说博士不博,专家不专,指的就是这种结果。二是大学非专业文学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摆设,现在虽然提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很多的都开设大学语文课,也有一些理工科大学还开设其他文学选修课,但极少举办文学讲座和文学创作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有些理工科大学里的中文专业都被边缘化,成为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摆设品”。这种严重的重理工轻人文的思维在大学里,如果短期内不能改变,那大学文学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文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感性,生发人的审美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且培育一种全社会的人文关怀。但这些目的要真正达到,一是文学教育的三个内涵都能实现,二是文学教育的途径必须是多样化和通畅的。现在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学教育对人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更应该引起重视,文化产业化的前提就是文化的原创性,而原创性意味着文化产业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且具有文化象征性和精神召唤力的,不然的话,仅仅是娱乐文化产品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更难以在大众传播和市场竞争中经典化,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其实就是提高文化产品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文化产品真正成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精神提升性的作品。在这种情形下,重视文学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鉴赏水平和审美趣味,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环。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30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