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世界华文文学教学之难与应对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红春 参加讨论

    世界华文文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语种文学。大陆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全国已有70多所高校开设了华文文学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学术研究相对薄弱,之前对世界华文文学教学问题的一直重视不够,直到进入21世纪才开始加强。2003年11月,在江苏徐州召开的“世界华文文学教学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学者第一次把教学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认真探讨。会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杂志在2004年第1期上刊发了三篇教学研究论文:一是袁玉琴的《台港暨海外华语影视———跨学科的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文章认为台港暨海外华语影视教学与研究是世界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支脉,台湾等地的影视教学应逐步由文学性向文化性倾向过渡,确立影视作品与电视传播文化教学并重的教育理念。二是王宗法的《关于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与体会》,文章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实践,谈了他如何开课、找教材和上课的经验。三是黄万华的《学术旅行: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文章认为应充分利用好华文文学这一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让学生既接触内地学者的研究也接触台港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使学生在接受挑战中以“我”为主地调整、丰富思路。此外,《华文文学》杂志在2004年第2期上也刊出了饶芃子的《确立学科意识,搞好教材建设》,文章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目前迫切需要通过华文文学教材编写把现有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教授华文文学课程十多年,虽然看到该学科有了喜人的发展变化,但从教学实践出发,仍深感它的教学问题严重,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缺乏理想教材。二是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偏颇。三是教学经费紧张,教学资源受限,资料查找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办法是从“根”上加强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一是尽快建立各个区域的华文文学资料库,同时加强华文文学刊物和网站的建设。二是充实和壮大华文文学的学术队伍,老中青学者要经常交流,尤其对年轻学者,要有目的地引导和帮助。三是增加海内外作家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不但要请进来,而且要走出去。
    一、华文文学教学之难
    世界华文文学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传播华文文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华文文学研究培养新人。但是,在当下华文文学教学中,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首当其冲就是一大难题。因为历史的原因,大陆对华文文学的研究始于“文革”结束之后,20世纪80年代,华文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局限于台港文学与欧美文学两大区域。教材也是以区域性文学或者某区域中的分体裁文学论为主,如:1985年黄维粱的《香港文学初探》(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白少帆、王玉斌等著的《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公仲、汪义生著《台湾新文学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等等。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跨越小区域从更大视野来看华文文学的教材才出现了,如:1999年陈贤茂的《海外华文文学史》(鹭江出版社),2000年陈公仲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江少川、朱文斌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年饶芃子、杨匡汉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但是这几部教材反映出到目前为止,大陆学者对华文文学研究重心的分歧,一种专注于“海外”,一种专注于“海外+台港澳”即“世界”上。甚至对华文文学这学科的名称的争议也体现出来了。我们给学生讲的是作为语种文学的华文文学,汉语言是它的标志。但是大陆的汉语言文学并不属于这个学科关注的对象,而是关注台港澳及海外的汉语言文学。所以,公仲的《世界华文文学》之称有类似于大陆称呼外国文学为“世界文学”。其实际范围与江少川的一致。江少川的教材的确明确了范围,但反而显得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称呼有异议感。学术界目前对此概念仍有争议,但似乎没有找到更为妥当的名称。
    从教学实际来看这几部书的优劣:陈贤茂的《海外华文文学史》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华文文学,只是海外一大块的。但他写得早,且资料翔实,四卷本,适合研究者用,不适合作为高校学生教材。公仲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可以说是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华文文学史”,概念清楚,结构合理,分区域论,有理论有作品,“史”味充分,但又嫌内容庞杂,理论深度不足。另时隔十年,其中资料多有待更新和补充。江少川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初看很适合做当下的高校教材,它也分四大区域来论,对作品的分析介绍颇为深入。但使用之后,发现问题仍有不少:一是理论阐述薄弱,如对“华文文学”的学科概念本必须介绍,可它没有。每一区域的文学发展概述它也很简单,文学思潮与运动几乎没有。前两编从文体分类去论,后两章又从国别去论。同时,很多地方本可以合二为一的它却重复论述,如第34页“五、欧阳子的小说”和第48页“六、欧阳子的小说”,连标题都重复,内容也完全可以合并。更让人意外的是居然出现了内容错误的,如第49页末对作家李昂的介绍:“1952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显然,1952年是错误的,李昂是施叔青的妹妹,在第168页中已经介绍施叔青生于1945年,那可以推断,1952年应为李昂的出生年。这个错误对于教材来说,犯得也太大了。还有的概述让人莫名其妙,如“第三编东南亚华文文学”,在概述前有两段引言,其他编都没有写引言,这一编为何就有了?有了也就算了,它却不针对东南亚华文文学来谈,恰恰大谈“海外华文文学”概念,不知是编者为了凑字数还是照搬了发在别处的论文?另外,书中居然还有重要概念的用字错误,如第121页“绿背文化”竟然写成了“绿被文化”。还有别的很随意的语句表达,让人觉得这本教材原来这么“粗制滥造”。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可谓用心良苦,不但编了史,还配了读本。史写得有理论深度,作品有经典意识。但高校学生目前多是自愿购买教材,能为一门课程掏钱买几本书的学生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另外,把“台港澳华文文学”落在外面,在当下华文文学教学中,总觉不应该。除非开的课程名就叫“海外华文文学”。
    总之,多卷本教材学生买不起也不愿买,单本的教材求大求全却深度不足;一人著的教材容量有限,多人编的教材又沟通不够、风格不统一。所以,真正要选到一本适合当下“世界华文文学教学”的教材还真是不容易。教材问题的根源应该在于学科发展深入不够,学术研究有待深入。
    华文文学的教学之难其次表现在学生知识基础差、兴趣淡薄。“华文文学”的明确概念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几乎没有。高校学生在上这门课程之前,只接触过少量华文文学作品,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三毛的游记散文等等,台湾与香港的多,海外的少。当代的多,现代的少。通过影视作品接触的多,直接书本阅读的少。所以,要上好这门课,从作品到史论,从概念到概述,需要学生有从点到面的升华。但学生往往具有成见:“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什么华文文学,肯定这一块不怎么地?”或者“港台作品比大陆的更通俗更搞笑,没有什么深度”等等。他们对现当代作家已经形成自己的认识,要让他再重视海外作家很难。此外,他们懒得去读作品,图书馆既有的华文文学作品本来就不多,让他们去网上查阅,他们宁可去读网络走红的作品。何况在当下文学普遍受到冷遇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孜孜不倦地读华文文学,那更是艰难。这门课程还往往开在大三或者大四,学生已经由基础学习转入有目的的学习阶段,考研或者找工作的实际目的驱使他们真正愿意静下来学好这门课程的人很少。所以,这门课程遭遇的是学生既无基础又无兴趣的尴尬局面。尽管在课堂上,教师也会用多媒体等方法灵活教学,但学生的反应多是被动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已有所预见,文学梦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太奢侈。
    华文文学的教学之难还表现在教学经费紧张、教学资源受限上。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经费来准备教学资源。但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教师除了领到一本教材,根本没有额外的经费买资料。图书馆的书籍也非常有限,尤其是现代部分的文学作品与史料,大陆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来就有限,直接从海外找也不可能。有些作品即便教材上提到了,但连教师都可能没法找到,如方北方的小说《娘惹与峇峇》,教师没有读过,学生又怎么能读到?就连上网查资料,有的学校因为经费有限,教师上网用学术期刊的时间有限,所以到正规学术网站下载资料也受到限制。用多媒体上课当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实际上常常因为学校经费和管理的问题,多媒体设备简陋、老化或者故障多,经常影响正常的使用。比如:讲到林海音的“怀乡思亲”小说,教师想拿由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改编成的电影的片段给学生看,结果,两个班一个因为音响不行,另一个因为图像模糊都没有放映成功。也是因为经济问题,本来应该邀请海内外学者和作家做讲座的,只好放弃。教师也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更没有条件考察学习,所谓的学术旅行,变成了书斋和网络上的事情。
    二、华文文学教学新策略
    笔者以为,要解决华文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应该从“根”上加强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
    首先,要建立新语境下的“世界”观,拓展华文文学的教学内容。世界华文文学教学内容是与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华文文学自身的成长发展紧密相关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对象。从“台湾文学”到“海外华文文学”再到“世界华文文学”,这些名称的变化说明华文文学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加,理论视野在不断扩大。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有新的“世界”观,不能再停留在过去重视台湾文学忽视港澳文学,重视欧美文学忽视亚非文学的褊狭的世界观上。其实,早在1993年庐山召开的第六届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已经确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这个称谓,目前,“华文文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成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
    其次,要尽快建立各个区域的华文文学资料库,同时加强华文文学刊物与网站的建设。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没有史料就等于“无米之炊”与“无稽之谈”。“目前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中文系正着手准备澳门文学史料的挖掘和编选工作;大陆暨南大学和福建师大文学院非常重视史料的基础建设工作。”[2]这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汕头大学主办的《华文文学》、暨南大学主办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集刊》、南京社科院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中国文联的《世界华文文学》等刊物要进一步扩大影响,缩短出版周期,扩大刊载容量,让更多的作家与学者有发言的讲台和交流的机会。网站方面,绍兴文理学院的不错,台湾佛光大学的也很好,但总的来说嫌少了。另外,在全球意识加强、海内外分界淡化的今天,有不少华文文学作家已经不局限于以上所列举刊物,直接在国内当代文学刊物亮相,如虹影的小说《好儿女花》发表在2009年《中国作家》杂志上,张翎的小说《金山》发表在2009年的《人民文学》杂志上,等等。这说明,大陆文坛已经逐渐敞开怀抱接纳海外作家作品,我们的华文文学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收集教学资源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最后,要重视海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世界华文文学的教学内容对大陆师生有明显的时空距离,邀请台港澳与海外的华文作家与学者来大陆讲学,做客座教授,同时,让大陆的高校授课教师出去访问学习,这是提升华文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年前已经成立,要尽可能地多开展交流活动,并想办法帮助解决经费问题。甚至可以由学会牵头建立一些网站与资料馆,合理提供给该课程的师生使用。
    总之,在“华文热”迅速升温的今天,华文文学前程似锦。但要完善华文文学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壮大学术队伍,需要我们从教学入手,从关注当下教学问题入手,从实践中探索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绪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
    [2] 计红芳.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几点思考
    [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世界华文文学教学中的创新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黄红春(1970-),女,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原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3月第24卷第3期
    
    原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3月第24卷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