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民村的典型意义,是在于她已成为新时期农村的一个“和谐发展、健康致富”的典范,而这,也是我全书的主题。 ——作家陈继光的话 《有一个村子叫航民》(以下简称《航民》)是著名诗人、作家陈继光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去杭州航民村采风之前,曾在新华网副刊上陆续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很被文中的人和事所感染,所激动。2011年3月下旬,随“新华作家采风团”到了航民以后,得是书,“现场”捧读,别有一番体验,那感染,那激动,便化为了倾慕,化为了向往,化为了由衷地赞叹。由是,便想到了一些更广阔的问题。 一 作家要不要歌颂新时代和及其模范人物?我觉得是肯定的。某些题材的文学作品可以不必这样做,但是,作为作家,作为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作家,则必须这样做。 文学可以有多种功能,譬如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以及其他社会功能,等等。但文学本来就是时代和社会的“副产品”,古人有“文以载道”之说,这“文以载道”绝不是一时一事之慨,而是无数实践的总结,具有相当的真理性。盖因为文学是社会性的活动,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种,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它必然带有某一个特定时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时代的英雄人物,对于时代有一定标杆作用的人,其实也就是社会基本规律这个链条上的一个个“节点”、“亮点”,他们的行为及精神实质所折射的是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写他们,就是写时代,就是写社会发展,就是践行文学的基本功能。 陈继光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他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自觉地把自己融进社会。他的《航民》正是为时代楷模树碑立传的典范之作。这部作品全方位再现了航民村的奋斗历程,描写了航民村党委书记的朱重庆和他的一班子人可圈可点的事迹。 航民村是一个只有1平方公里面积、343户村民(1079人)的小村。改革开放前,年人均收入只有100多元,是萧山东部有名的“倒挂户多、缺粮户多、光棍汉多”的穷村。1979年,年仅26岁的朱重庆受村党组织和众乡亲的重托,用6万元村集体积累起家,创办萧山漂染厂获得成功。从此,该村坚持一业为主、前后延伸、配套发展,现已形成以印染、纺织、热电、金银冶炼、首饰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1998年初,组建了浙江航民集团,并联合万向集团、杭钢集团等企业集团组建了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航民股份”成功上市。2010年底,航民集团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5家,实现工业产值67亿元,利润3.7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4亿元。目前航民村拥有总资产达4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名列浙江省村级第一,同时为村外人员提供了11000多个就业岗位。如今的航民,群众生活富足安宁、社会保障不断健全,人人享受免费教育,人人享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家家都是富裕户、户户都住小别墅”。已成为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和“中国经济十强村”。 而朱重庆在航民村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人,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他的出面,乡里乡亲的家务事,也都找他过问,全村20多个企业发展的路上,都洒下他的汗水。他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有着11000多人口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90﹪是来打工的外地人,村里就建设了员工公寓,公寓实行统一管理,有热水,有家具,有网线,有电视,有食堂,有专职的清洁工。为了解决员工能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又建起了功能齐全的文化中心;而村里的幼儿园全面向外地员工开放,没有节假日,一天24小时轮班,保证员工子女有人看护……他是熄灯最迟的人,他是没有秘书的董事长,他是一个好人,众口一词,“老板难得”,他是一个实在人,“一把手难当”,他从来都是高票当选村干部,可从来没有得过全票。他永远的微笑着,善良,本分,有情有义,也有原则,有心计,他的心计就是装着全体的人,就是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样的典型,这样的人物,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对他们视而不见,不歌颂这些中流砥柱们,我们还配做这个时代的作家吗? 作家陈继光自觉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满腔热情地讴歌航民村这样的典型,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使命性的抉择。 二 航民村的方向代表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代表了共同富裕的正确选择。我在航民村的日子里,在参观采访过程中,看到航民文化活动中心的墙壁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口号:“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共同富裕!”对着这条标语,我沉思良久。共同富裕,这是多少代人的理想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是,富裕,抑或说有巨大差距的“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吗?而航民特色的实质,是集体致富,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可以这么说,航民村,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经验,这本身的意义就非同一般! 陈继光在谈《航民》写作经验时,曾说过:“航民村的典型意义,是在于它已成为新时期农村的一个‘和谐发展、健康致富’的典范,而这,也是我全书的主题。” 我以为,他说到了“点子”上。 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在当前的情况下,成绩是十分骄人的。但是,也有很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贫富差距的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如出现了某些制约发展“瓶颈”的问题,等等。我们参观了航民民居,村里人无论是谁,都住上令人羡慕的楼房,过上相当富足的日子。这是村里集体力量使然。有一个小插曲:同来采风的某青年女作家看到航民的富裕程度简直惊呆了,竟脱口说出“要嫁就嫁航民村”的话。说了一些笑话后,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想嫁来这里啊?她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她说:“航民人都富,而且民主,宽松,人尽其才,这里已经是共产主义天堂了!”这话有些夸张,可是细细想想,不无几分道理。当然,“已经是共产主义”一说并不科学。不过,航民村的共同富裕,不明明使人们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曙光吗?而这,不正说明航民村航向的本质意义吗? 《航民》中,作家告诉我们:朱重庆有一句常说的话,“在我们航民,靠个人本事发家致富的总是少数,大多数都是要靠集体致富的。”我想,这应该是事实。社会人群的实际就是这样的,任何所谓“自由竞争”的世界里,强者毕竟是少数,要实现共同富裕,恐怕不能仅仅依靠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来带动这个庞大的“中间”人群,而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邓小平把能不能达到共同富裕提到改革成败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陈继光笔下的航民村正是一个实践邓小平的理论,没有两极分化、没有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的、大家都能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村子。 胡锦涛主席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路有多长,曙光已经在前头,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这是《航民》给我们的揭示,也是《航民》指给我们的“路线图”。航民人能在“多元的1平方公里”土地上创造人间奇迹,中国的13亿人民就一定会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创造更大的奇迹,这个奇迹不是别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凯歌。 三 当然,共同富裕是干出来的。这是《航民》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航民村的过去很穷。穷到什么样子?我们看《航民》中的一节“才法说穷”: 方迁溇有三十六根讨饭棒。 已故村支部书记才法老徐家,就是其中的一根。 ……徐才法自幼丧父,兄弟两人,靠老娘乞讨养活。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才法他娘外出乞讨,5岁的小才法站在村口的桥头等娘,在凛冽的寒风里,他只穿着一套单衣,鼻涕拖得老长,双脚冻得发紫,直到天色墨黑还不见娘回家,小才法急得直“喊”。这“喊”是萧绍地区的方言,意为“哭叫”,形容的是一种极凄惨的状态。邻居们实在看得心酸,才好歹哄劝,把他领回了家…… 解放了,天亮了。穷人们真是热泪盈眶。 ……但为何穷仍是实实在在的穷,富却仍是云里雾里的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不会唱歌,但我一听到这支歌,就想流眼泪水,我觉得这歌唱的就是我的前半生。” 一次,我和徐才法聊起航民村的过去,这个文化程度几乎等于“初识字”的人,居然开口就说了这么一段令我大为感叹的话。 他谈起了他家以前的“穷”。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体面,男的西装笔挺,女的婚纱拖地,酒席一摆就是几十桌。 “我们结婚时有什么?房子是破的,床是旧的,一床棉被是从两户人家借来的:棉花毯是从我阿哥那里借的,被面被里是从我老太婆表婶那里借的。借了不到一个月,就要还了,大家都穷啊,没办法。 “没有米,连鸡也养不起。我在绍兴钱清打石炮,脚压伤了,不敢告诉家里,怕老太婆着急。后来她知道了,却也不能来看我,因为没钱买车票。车票来回也就五角钱。 “有了小孩,天天吃的是豆瓣粥,清汤寡水的,老太婆的奶水也少,几个小孩都骨瘦如柴。孩子们每次哭闹着,要好‘和饭’(菜)吃,老太婆只好哄他们,说你们爸爸回来就有好‘和饭’吃了。但我回去,有什么啊,每次只能从做带鱼罐头的食品厂买一些下脚料,那是些发霉的臭带鱼头,五分钱一斤,用盐卤一卤,给孩子们蒸蒸吃。有时家里没了米,孩子们一餐只能吃一把罗汉豆。 “做力气活,想喝点酒,没钱,也没有酒票,就帮供销社干点粗活,搞搞关系,几分钱买一点酒坛的底脚混酒吃吃。有一次,一位朋友结婚,送我一包水果糖。一包糖才八颗,我舍不得吃,想留给儿女吃。等回家时,几颗糖全烊掉粘在一起了,但孩子们很高兴,连糖纸一起放进了嘴里嚼…… ……但我听得有点心酸。我知道,这并非只是他一家当时的境况。 这是陈继光的采访实录,并加了自己的感慨。航民人有他们的傲骨,他们不相信这“穷”字会永久跟着他们。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乍暖还寒的江浙大地,“航民在1979”选择了办漂染厂,复苏了几近湮灭的商品意识。他们在老书记徐才法等的拍板决策后,以朱重庆为首的一批实践家经过“借鸡下蛋”,走南闯北,吃过“白眼”,受过骗,终于完成了原始积累,把航民村推上辉煌。《航民》通篇无处不记录着他们的奋斗足迹,书中的人物哪一个不是拼着“犯错误”、“舍老命”义无反顾地把共同富裕当做神圣使命!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航民村的共同富裕亦是如此。陈继光用了大量篇幅,通过第三至第八章的记述,把这一过程描述得有声有色。书中的事实,我们在采访中也得到了印证。同来的新华网副刊主编俞胜写了一篇题为《航民首饰,人生一得》的文章,其中第三节“朱思宝与航民首饰”说道: 朱思宝的原始学历只是高小毕业,但他脑子灵活,肯于学习。高小毕业后,他当过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长、村办企业会计、航民实业公司的财务科长。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今天的朱思宝也许能成为航民集团的财务总监。 但朱思宝人生轨迹有过一次“峰回路转”和“归去来兮”的经历:1991年5月中旬,正在财务科长位置上的朱思宝提出辞职,要去附近的大园乡办漂染厂。漂染厂办了5年,办得也很成功。然而,1996年的朱思宝又回到了航民村,在新建的稀有金属冶炼厂当了几年分管业务的副厂长。1999年,航民集团委任朱思宝筹建“珠宝首饰”公司,从此“思宝”和“珠宝”正式结缘,这一机缘巧合,使得朱思宝犹如鸟翔高空、鱼潜深渊、虎生双翼…… 有一组数字能证明朱思宝在“航民首饰”的成就:“航民首饰”创建之初,注册资金仅为2000万元;而今天,其运作资金已高达近3亿元。8年来,“航民首饰”由小到大,快速发展,员工人数从156人扩充到780多人;客户总数从160家增加到1200多家;月均金饰产量从312公斤增长到4300公斤。 这里只是航民村里的一个珠宝首饰公司。其实,航民村的每一个企业都有一串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写一部书,每一个企业都是航民这个大的典型里的“小典型”。 有果必定有因,有成绩必定有艰辛。当然,因为文章的需要,俞主编没有详细记述朱思宝的具体奋斗过程。但是,他留的这个“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滋味恐怕只有当事者才能真正体会得到。——这是《航民》的注脚,是航民人奋斗的写真。 从这个意义上说,《航民》是一部“大书”,它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场景,是这个时代中国农村实现“和谐发展,健康致富”的缩影。 四 《航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展现了航民村村级领导班子的集体群像。从老书记“才法老徐”,到委以重任的朱重庆,从从乡长的位子上返村的朱校相到高票胜出的陈国庆,从大队长沈宝璋到实业公司集团副总朱德水,从“归去来兮”的朱思宝到逆向思维的沈宝水,无不形象凸显,鲜明生动。 “百闻不如一见!”这话的确不错。“现场”读《航民》,感受更深。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航民村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优美的环境。他们不仅致力于改善村民物质生活,更着力提高文化素质。为使下一代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他们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设施优良的幼儿园、小学校。全村普及义务教育,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免交学杂费。目前,村里青年都达到了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为提高农民素质,他们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同时与浙江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开办染化大专进修班,与东华大学一起成立纺织品技术开发中心,依托高校培养人才,再依靠人才发展经济。 航民村领导班子既有远大眼光和进取精神,又保持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本色。创业初期,党支部书记徐才法、厂长朱重庆等人到上海去买设备、请师傅,住的是5角钱一夜的浴室,吃的是不超过1元的饭菜。他们在创业初期坚持勤俭办事,在企业办大后仍坚持这种精神。对集体的钱,一分钱掰成两半用,从来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如今朱重庆到外地出差,依然是早餐一碗稀饭、一个馒头。 航民村领导班子为群众谋利益体现在对事业的永不满足和不懈追求,把事业搞大再搞大,把企业做强再做强,日日夜夜地拼命工作。许多群众说:“我们村的干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全身心交给了村里的事业。”多年来,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团结是事业有成的基础。航民村领导班子是团结的,即使有分歧,也可以通过“当面锣对面鼓”解决问题,一旦形成决议的,都坚决执行。朱重庆有很高的威信,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重庆说得准没有错!”陈继光在《航民》第六章第四节“众口一词”里也说: 在航民村采访的日子长了,我常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这事找找重庆看!”“这要听听重庆的意见。”“重庆是怎么说的?”这里面当然有众多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出于大家对重庆的信任:他不但是村里的主心骨,也是村民的贴心人。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干部们都说:一靠政策,二靠机遇。 但村民的说法却是:一靠政策,二靠重庆。 朱重庆有如是的威信,但是他从不搞“一言堂”,遇事总是和大家商量,不仅和班子成员商量,甚至和普通村民商量,广泛征求意见。其他成员也都积极主动,同弹一架钢琴。心里有不痛快,也绝不影响工作。 举个例子。 2002年5月22日,航民村“海选”“村长”。经过投票,26岁的退伍军人陈国庆高票当选,这令做了十几年村委会主任的朱校相很觉得“没有面子”。他有些情绪,但是,他仍然支持新人的工作,维护了班子团结,增强了村班子的战斗力。这个故事,《航民》第七章“选举村长”一节里讲述了,我听到了,又读到了,印象特别深刻。能有这样的班子,还有什么事业做不成呢?与这些人共事,夫复何求? 正是有了这样的村级领导班子,航民村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五 现实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此有个性有创造力,我们的作家,我们的文学家,难道不应该予以表现和歌颂吗?在此,我不想太多地引经据典,仅抄几段航民实业集团控股企业、国家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奥德橡胶工业有限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和职工对于《航民》的评语,以说明“主旋律”作品对于人们的认识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此类作品的企盼。 李青芬:我抱着几多好奇开始读这本书,等读到完后,心中唯有震颤和崇敬。一个小小的航民村,三十年有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带动了整个村子的发展?航民,有着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她依靠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做大做强主管企业;她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使得航民的品牌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有了立足点,在发展进步中不断向前,在同行业中也是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畅销全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变迁,社会在进步,航民在不断跨越新的里程碑,而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与其被动地让社会淘汰,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积极工作,争取站稳人生的大舞台。 王江涛:读过《有一个村子叫航民》这本书之后,感动于航民村从贫困走向富裕的那一条道路的艰辛,感动于航民集团朱重庆董事长对事业的那一腔热情,感动于航民集团从弱小到壮大的艰辛发展历程。我从中懂得了,错过一个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机遇重要,但机遇被谁抓住远比是否能抓住机遇本身更重要。航民村的发展成功,充分证明了一个集体的团结奋进是多么地重要,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只要你认准对的事,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杨志东:通过阅读《有一个村子叫航民》这本书,使我受益良多感悟深远。纵观全书最主要的莫不是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人诚待我。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诱惑重重的社会里,要想做到“诚”谈何容易,而航民集团的发家史、成功史无不与“诚”结下了深刻之缘。可以说航民的成功就是“诚”最好的表现,“诚”就是航民大步向前发展最好最有利的武器。“诚”造就了航民的今天,也必将指引航民人美好的明天。 程曙光:作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成为航民大家庭的一员,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荣幸。学习航民的发展历程,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感化,有助于摒弃自己学生时代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观点。知道一个人、一个企业每次进步都包含了巨大的付出和艰辛。航民人的勤劳和智慧更是一种财富,航民人取得的成就所积累的经验也是企业发展的良好教材。另外。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航民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共同富裕”的观念,仍是每一个读者所欣赏和认同的。而这次加入奥德,成为航民大家庭的一员,并且有机会践行“航民精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哪怕是流着汗水和泪水走过去,我仍然会微笑着面对一切。 这几段“读后感”,可以清楚地看到,读者从《航民》中获得了很大的教益。这就是此类作品的作用,它给人们希望,给人们振奋,给人们力量和智慧。从而也说明了,人们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作家要创作这样的作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社会赋予作家的责任,时代向作家的要求,人民对作家的希望。 《航民》这样的报告文学作品,是许多“纯文学”作家不屑一顾的。也曾经是“纯文学”作家的陈继光却一直以来十分青睐这种体裁,为什么?我问他,他一笑,说:写作要对得起良心,只要能够表现我想表现的,只要人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娱乐和振奋,只要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只要应该受到赞扬的人我给予了赞扬,什么体裁,什么手法,都无所谓,——航民人创造了奇迹,我自然要写他们,我觉得这种方式好,就这样写了。 这话乍听起来随意,可是很有道理,很有深度。宋代苏东坡主张“有为而作”,注重文章的社会效果。近代一些有作为的作家,也都直面人生,书写英雄,歌颂光明。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写了一个矢志不移的老人。诚然,那是小说,是虚构作品,表面上与报告文学迥然不同,其实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书中塑造的人物,都要让人感到有希望,有可以学习可以得到启发的东西。当今文坛,无论国内还是海外,“非虚构”已经成为一般潮流。用“非虚构”的形式写非虚构的人和事件,当是作家的又一件兵器。航民人通过共同致富的路子实现了小康,这件事情本身就有着巨大意义,对于全国农村来说有他的典范作用。为时代楷模树碑立传是作家的重要任务,陈继光“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便有了这部洋洋20多万字图文并茂的大作。 在此,我热烈祝贺他,愿他的笔写出更多这样的佳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绚丽的画卷。 (《有一个村子叫航民》,陈继光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12月) 原载:新华副刊2011年05月24日 原载:新华副刊2011年05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