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河北作家胡学文:“写底层是他的宿命。”对此,胡学文倒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写什么取决于作者的经历与情感。不过胡学文也坦承:“我的情感离不开小人物,我更愿意写他们。乡村情缘本来就是我的底色,不能更改,无须更改。” 胡学文在乡村生活过30多年,工作后虽然调入城市,但也经常回到乡下探访和寻找写作之“根”。乡村是一个丰富的“矿藏”,给胡学文提供了构建作品所需要的“水泥”和“木料”。努力挖掘写作素材的同时,胡学文也在思考:如何挖掘矿藏,曾经的矿藏是不是还存在?渐渐地,他对自己拥有的矿藏产生了怀疑,一个长篇写到一半停下来了,他感觉写作像是在浮冰上行走,战战兢兢,方向模糊,更没有激情。胡学文意识到,乡村需要重新认识,他想去乡村扎扎实实生活一阵子,参与乡村中的点点滴滴,以找回信心并重新评估这块“矿藏”。恰好中国作协开展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胡学文的选题获得通过,并于今年7月在河北省大青沟镇开始了为期近半年的定点生活。 大青沟镇地处坝上平原地区,是个典型的农业镇。该镇所辖村落历史上有的曾是元代驿站,现在是坝上的种菜大镇。七八月份,外地到大青沟镇打工的多达一万人,加上河南、山东、江苏及东北的菜商,居住人员比较复杂。胡学文此次定点深入生活是在大青沟镇担任镇长助理,这为他审视乡村提供了更多角度。一方面,胡学文与乡干部同吃同住,一同工作,尽可能参与到危房改造、乡间纠纷等具体工作中,观察乡村干部是如何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胡学文也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采访农民,听他们讲自己和乡亲的故事,从中滤去芜杂,获得认识和思考。 胡学文告诉记者,此次定点深入生活感受颇多,其中,农民对情谊的判断和认可令人难忘。在镇政府,他曾经接待过一位早晨5点多从白彦堡邢家村赶来盖章的69岁老人,并给老人5元钱让他去吃早饭,老人婉拒了。后来胡学文到邢家村调查水资源,在街上又碰见了这位老人,老人非拉他去家里吃饭,这种热情让胡学文特别感动。随着采访的深入,胡学文发现,那些没出过村庄或很少出村庄的农民身上仍保留着淳朴,而一旦离开村庄再回归或与外界联系多的农民,对人的不信任感异常明显。胡学文在大井村遇到一个村民,在镇上开过饭馆,算有见识的。村民反复追问胡学文是干什么的,胡学文告诉他之后,他仍然是怀疑的表情。在乡村,看到冷漠与隔膜的渐进过程,胡学文说那是一种“更甚于震惊和心痛的难以言说的体验”。 由此,胡学文发现,乡村中的理念与逻辑都不是单一的,乡村是复杂的。通过定点深入生活,胡学文可以肯定,矿藏仍在。乡村是“一个不断变化生长的矿,一个需要时时注目才不至于流失的矿,一个老旧设备不再适用的矿”。假以时日,收获也许更多。除了这些思考,胡学文还在定点深入生活中重新构思了自己目前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他原来的构思是写一对兄妹的人生,两人一个生活在城市,一个生活在村庄,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在大青沟生活了一段后,胡学文发现原来的构思有些问题。他便打破原有构思,抽出原来“乡下人在城里”的线索,打算单独作为一个长篇的框架。而关于乡村的部分,胡学文想进行独立叙述,把主要叙事点放在乡村。虽然这样大的变动可能要让小说推迟完成,但胡学文认为这对小说的命运是有好处的。 胡学文总结自己定点深入生活的感受是“有意义、有收获”的。他想成为“既能行走于大地又能飞翔于高空”的作家,创作“接地气”但稳重与轻灵兼具的作品。行走是为了蓄积更多的写作资源,给写作注入更多情感;飞翔则是在更高的点上观照作品。要实现这些,作家必须是敏感的,可无处不在的信息让人变得迟钝。对此,胡学文的解决方法是到生活中去,脚踏实地地行走,从中体验、了解。 原载:《文艺报》2011年12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12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