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凝视田汉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松 参加讨论

    你就这样站着,脸上浮着澹定的微笑。你的微笑是典型的文人气,而且一只手叉在腰间,这样看上去又不失豪气与放达。你的身后是起伏的群山,脚下是斑驳的长城,你如同踏着一条随时会扭动起来的巨龙。有谁会想到,你生在“戊戌变法”的1898年,逝在“十年动乱”的1968年,短短70年啊,可谓生于乱世,殁于乱时。
    而你却就这样站着,脸上浮着澹定的微笑……
    你看上去身材修长,雪白的衬衣,笔挺的西裤,透出一股洁净的潇洒。事后我翻遍手头所有的资料,也没有找到你这幅照片的出处,不过看年龄,你当时应该60岁左右。60岁左右,也就是1958年前后,这时正是你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你连续出版了3幕话剧《名优之死》、6场京剧《西厢记》和13场话剧《关汉卿》等几个剧本以及《月光曲》剧集、《田汉选集》的戏剧集等等。我注视着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在镜片后面放射出不羁的理想光芒。你浪漫多情,才华横溢,追求艺术,追求爱情,追求艺术与爱情的完美结合……但是,你为了前者经常走在荆棘的小路上,而为了后者,免不了饮下一杯杯苦酒。这里是你的故居啊,你可知道,当年的金花村,现在已用你的名字命名,改叫田汉村……
    我沿着一条田间的小径,朝西北走一里路就来到花果村。
    花果村,这里有一片花果园,园中有一座李公庙。你应该还记得,当年庙里生长着两棵巨大的白果树,花果园也因此得名。你幼时读书的村学就在这里。那时你不过10岁吧?或许还要小。我想象着当年的那个孩子背着粗布书包蹦蹦跳跳地来花果园上学的样子。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这样一件事:那应该是一个中午,村学先生为同学们留下作业,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花果园园中无果。叮嘱大家回去认真想一想,第二天来上学时写出下联。当时你站在那里,只稍想片刻,便睁大两只乌亮的眼睛脱口说出:羊鹿嘴嘴上无羊。你所说的“羊鹿嘴”,同样也是这里的一个地名。当时村学先生非常惊讶,沉吟良久,抚着你的肩膀频频点头说,好啊好啊,对仗虽然稍欠工整,但文思如此敏捷实属难得。这位须眉皆白的村学先生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就是站在他面前的这个貌不惊人的孩子,若干年后,竟然成为影响中国文学和戏剧的著名作家,成为新中国国歌的词作者……但你后来终因家贫辍学。这时你在槐树屋的栖凤庐认识了一位将近50岁的女人梁三娭。在梁三娭这里听到许多在别处听不到的故事,学到在学堂里学不到的知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优美的爱情故事与沁人心脾的文词,使你的心灵深处渐渐长出了艺术的翅膀……也就在这时候,在金花村西南30里的龙喜乡凉塘,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就是辛亥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黄兴。黄兴最早曾创立革命团体华兴会,与孙中山共同组建中国同盟会并多次组织和领导反清武装斗争。黄兴对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时,我站在你的像前,又想起《风云儿女》那个激荡人心的故事,想起《义勇军进行曲》那令人热血沸腾的歌词。我总在想象,这样的歌词,你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写出来的?
    我来到金江坝水库的大桥上。
    这里的水面是碧绿的,有些像海水的颜色,一眼望去波光粼粼,涟漪轻漾,耀眼的白鲢和鲤鱼不时跃出水面。你应该还记得吧,当年,这里还是一条积涝成灾的无名河,每到春天经常洪水泛滥,瘟疫四处传播。1956年,你重回故里时,这里已经修成一个风景优美的金江坝水库,南北干渠可以灌溉11000亩良田。我不知你那一次是否来到金江坝水库,但我知道,你又走进儿时读村学的花果园。这时,园中李公庙的戏台两侧仍还保留着用花岗石雕刻的一副棣书对联。这是一副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远的对联。上联是: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是:平常人物,能文能武能鬼神。花果村的老人们至今还清楚记得,你当时用手抚着下颌看了良久,然后盘腿坐在那两棵白果树下的草地上,面对着戏台,将这副对联抄下来。但是,你绝没有想到,就在你离开这里的两年之后,1958年,这两棵巨大的白果树就被砍掉了,据说是劈成木柴,拉去做大炼钢铁的燃料了……
    这时,我站在你的像前,凝视着你,忽然感觉你似乎在对我说什么。你在说什么?
    我仔细地听着,侧起耳朵用力地听着……
    原载:《文艺报》2011年10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10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