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真事隐》第六回: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华天 参加讨论

    宝玉从梦中惊醒后,袭人忙上来侍候。发现了异常现象,回到贾母这边后,忙给宝玉换了中衣。袭人问其原故,宝玉将梦中之事告知袭人,随强袭人也“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这个隐情我不说,读者朋友可能已经猜出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情节中的袭人,代替了秦可卿,也成了鄂小姐化身。这是作者用一个梦境中的“云雨情”和一个梦外实际发生的“云雨情”,来共同象征弘晈与鄂小姐新婚之际的夫妻性爱之情。同时又用贾母象征的雍正帝之意,将隐情补足:
    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看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贾母将袭人“与”了宝玉,就隐寓着雍正帝将鄂小姐许配给弘晈为妻。“宝黛初会”用袭人收结,“宝秦梦会”还用袭人收结,今后宝玉身边就离不开这个人了,宝玉起居岂能没有女人在身边,此是行文大章法。
    这个交待从假故事的角度上看,是说不通的。贾母将袭人与了宝玉,袭人也自认不为越礼这件大事,贾母能不根大家说吗?难道贾家上上下下的人都不知道吗?二人又何必“偷试”一番。可这个“偷试”,又确实象大家不知道贾母将袭人与了宝玉。然而,如果没有贾母明示,做为丫鬟的袭人,是不会自认贾母把她给了宝玉的。而且与后文王夫人又暗将袭人与了宝玉之情相矛盾。况且“偷试”这种事有一就有二,能你就能他。可后文一点余波后患都没有,岂不更荒唐。这个情节从假故事上去寻解释,只能越解越乱。
    对于作者这种随时变换象征对象的艺术手法,一些读者朋友会感到不解。认为这有背常理,作者不会这么写书。认为是我牵强附会地弄出个“万能演员”之说,来愚弄广大读者呢。实际上,我是多么希望作者别总变换假人物对真人物的象征啊!谁会知道,作者每换一个“演员”,我得费多大的劲,才能重新确定其象征对象是谁呀!
    我只不过在鉴赏作品过程中,识破了“荒唐言”,并遵循作者提供的“取其事体情理”的方法,变“荒唐”为不荒唐,才认识到作品中确实有“隐”。在这个基础上,我才渐渐地品味出,作者还采用了“换演员”这一艺术形式。而且这个“迷魂阵”无处不在。那些死守直观思维方式和单一象征理念的人们,是永远不会承认作品中存在这种艺术形式的。他们的“观点方法”就是科学真理。谁违背了他们这种直观思维模式和单一的象征理念去解释作品,就会被视为“妖术”!
    《红楼梦》一书之所以“新奇别致”,就在于它的写法违背常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全新的写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拓宽眼界,从那些“科学”的误导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否则,我们就识不破“满纸荒唐言”,就会永远停留在“以假证假”的认识面层上,并“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自己正确。我们如果连荒唐言都看不出来,连“其中味”都解不出来,又怎会发现书中有隐呢。连隐都认识不到,当然不能认识和理解作者这种“随时换演员”的艺术手法了。作者用这种变换演员的曲折之笔来隐写自己的“亲历亲闻”,是那个特殊环境逼出来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作品而创造出来的著书方式。我们一但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性质,就会明白作者采用这种艺术手法著书的原因所在了。
    接下来转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正文,书中表: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巧忽从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你道这一家姓甚名谁,又与荣府有甚瓜葛?且听细讲。(另有几个抄本此处写作: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寻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
    从这段叙述上看,作者岂不是给这部书又起了一个头?哪有书都写到第六回了又起头的写法呢?然而,这就是《红楼梦》与别小说不同之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把它当作一般小说来看待。那么,作者在这回又另起头有何用意呢?作者肯定有他这么做的道理。
    第一回作者的开卷,是以作者自云的方式,交待了这部书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作者又说,自己的这个亲历亲闻不是直白地写出来的:“因曾历过一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这个交待中的“将真事隐去”,不是将真事去掉,而是将真事“隐进通灵之说中去”,是借通灵之说“转着弯”地将真情告诉我们。“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他的“亲历亲闻”是用假故事敷演着呢。也就是说,真故事在假故事里藏着呢。
    这种形式的小说开头,也是其它任何小说所没有的。实际上,这个开头,是由起初正文前边的“凡例”演变过来的。这个作者自云和石头那些絮絮叨叨的话,对于初读《红楼梦》的读者朋友们来说,往往是一扫而过,很难引起重视。再加之近些年来新红学学术体系“科学”的误导:否认作品是作者的自传,否认作品中有隐。这个作品开卷的真正意义,便被新红学“科学”的学术体系,名正言顺地扼杀了。
    这段作者自云后,故事的开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一段神话故事。其内容是石头与僧道的对话,还有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话。实际上,这些都是配合前边作者自云那两个宗旨的。根本算不上小说故事的开头。到了葫芦庙旁住着一位甄士隐之文,才是小说的真正开头。这个故事的开头是很有头绪的,另外黛玉进府也是一个很好的头绪,作者为什么还要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上再起头绪呢?
    原来,这一回作者重起故事头绪的目的,是开始按真事隐故事的时间顺序来写了。在回目上作者用了个“一进”的字样,就有“顺序”的味道。这是暗示我们,接下来的真故事都按时序的先后开始推进了。我一开始对作者又重起头绪现象,也非常不解。通过对真事隐前后脉路规律的分析,发现前五回的叙事脉路,是以人物事件及大背景为主体,时序上并不是有序的。而从第六回往后,则是叙事脉路的时序性非常强。这便明白作者又重起头序的涵义了。
    前五回,作者都是以真事隐人物和事件为主体来写的。第一回:隐写了李煦的枯荣,隐写了胤祥助四哥胤禛之情。第二回:隐写了曹家与李煦的关系。隐写了胤禛当了皇帝,拉十三弟给他辅政。并隐写了弘历和弘晈的不同品性。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隐写的都是婚姻大事,两对成亲了,一对本该到时成婚的人,则没能成亲。可见婚姻问题,将是真事隐中的重头戏。这三回,作者都没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隐写。作者通过前五回隐寓的人物和事件,大体上向我们交待清了真故事的主体和主脉是什么。下面作者就可以按真故事的时序,放手一写了。
    这一回虽另起头绪,可还是有迹可寻。这一回书中的人物有:周瑞家的、王夫人、凤姐、平儿、贾蓉、王成、狗儿、板儿、刘姥姥、刘氏等。书中表这个小小的王家,与荣府中的王夫人娘家略有瓜葛,便连了宗,王夫人知有此连宗一族。这个王家到了王成便家业萧条,搬出城外原乡去住了。王成新进病故,只有一子小名狗儿。狗儿亦有一子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青儿,一家四口。因夫妻日间劳作,狗儿又接岳母刘姥姥来照看两个孩子。
    要想知道狗儿家象征谁家,首先要看王夫人象征着谁。刘姥姥之言给出了王夫人的形象特征:“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王夫人的这个形象特征象征着谁呢?原来王夫人在此处象征的是雍正帝。胤禛在废太子事件后,装出对皇位毫无兴趣之态,敬佛诵经,吃斋养性,来迷惑父皇与皇兄弟。在一些皇子的野心暴露于父皇面前,并使父皇的不快时。胤禛则装出一番仁慈淡薄之心,渐渐迎得了父皇的好感,最终继了皇位。在胤禛当了皇帝后,对“斋僧敬道”更加痴迷。在圆明园中招集知名道士炼制丹药,妄图长生不老,后来因服丹药中毒身亡。
    雍正帝还在圆明园设坛讲法,给一些亲近的王公大臣封法号。足见雍正帝信奉僧道的痴迷程度有多深。我们根据这一人形象特征的共性,便可推知此处王夫人的形象特征,是用来象征雍正帝的。王夫人的象征身份确定了,我们再看与之同姓的狗儿之家,象征着谁家。
    请看王夫人家与王成家是“连宗之族”,可以确定这个小小的王家,也是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这个“王家”前些年日子过得还不错,这几年家业萧条了。那么,这个与王夫人之父认识,并连了宗的王家,象征着谁家呢?原来,这个小小的王家,象征的正是老平郡王纳尔苏家。
    老平郡王纳尔苏的嫡福晋,正是曹寅的长女曹佳氏。曹佳氏就是曹雪芹的大姑妈。曹佳氏的长子正是小平郡王福彭。曹寅长女嫁给平郡王纳尔苏,正是康熙帝给指的婚。足见曹家和平郡王纳尔苏家,当年是多么地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附录二:
    郡王品级纳尔苏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九月十一日丑时,嫡福晋完颜氏子马尔汉之女所出。康熙四十年十月,袭封多罗平郡王。雍正元年七月,管理上驷院事务。四年七月,因罪革退王爵。乾隆五年庚申九月初五日寅时卒,年五十一岁,照郡王品级殡葬。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媵妾朴氏------
    多罗平敏郡王福彭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六月二十六日卯时,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之女所出。雍正四年七月,袭封多罗平郡王。雍正十年正月,管理镶蓝旗满洲都统事务。本年闰五月,授宗人府右宗正。十一年二月,充玉牒馆总裁。本年四月,军机处行走。八月,授定边大将军。十三年十一月,协办总理事务。乾隆元年三月,管理正白旗满洲都统事务。二年二月,修理盛京三陵。本年闰九月,兼管满洲火器营事务。本年十月,调管正黄旗满洲都统事务。三年七月,择任议政。乾隆十三年戊辰十一月十三日午时薨,年四十一岁,谥曰“敏”。嫡福晋费莫氏------
    平郡王王爵,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八大铁帽子王都是以开国军功受封的。因为这个王爵是“世袭罔替”,所以受封者的子子孙孙可以代代袭这个王爵。对于一般的世袭而言,是世代递降式的承袭。亲王之子袭爵,就降为郡王了。再往下传袭,就降为贝勒,再下为贝子,直降到将军爵便不再降了。而八家“世袭罔替”王爵是不降袭的,故称为“铁帽子王”。对于能够获得这样爵位的人家,将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平郡王纳尔苏的祖上,正是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代善是清朝开国的重要人物,对大清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只他家一门,就获得三个铁帽子王的殊荣。他们是:礼亲王代善。克勤郡王岳托(代善第一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第三子萨哈廉第二子,既代善之孙)。
    纳尔苏是岳托的四世孙,克勤郡王爵的名称,在后来衍变了两次。后来被定为“平”号,便称为“平郡王”了。平郡王纳尔苏:
    康熙五十七年,从抚远大将军允禵收西藏------六十年摄大将军事。雍正元年还京。(《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世系源流)
    纳尔苏回京后,管上驷院事务。雍正四年因旧贿案被削爵。据说是因为雍正帝想给一母同胞的允禵加“罪名”,希望纳尔苏等揭发允禵在军中的所谓罪行。可纳尔苏没有满足雍正帝这个心愿,所以抓纳尔苏的旧错治罪。雍正帝的这一要求,实在让纳尔苏难以做到,他们亲兄弟间的皇位之争,纳尔苏实在不愿参与进去。更不愿做落井下石的事,所以令雍正帝怀恨在心,找罪名收拾他。
    纳尔苏被削爵圈禁家中后,生活一度很艰难,甚至变卖家中东西来过活。所有人一概不许接济他,就让他遭点罪,雍正帝才能出气。福彭虽袭了王爵,也只是个空王号,没有实在的俸银,也无能为力。这一回小小王家所处的艰难困境,就是以纳尔苏家此际的困境为“本事”来隐写的。狗儿是纳尔苏化身,板儿是福彭化身,刘氏与刘姥姥同为曹佳氏化身。请看书中表: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的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在家跳塌会子也不中用。”
    这个情节交待出季节是“秋尽冬初”,那么,这是哪一年的秋尽冬初呢?应该是雍正六年的秋尽冬初。在稍后的隐情中,会给出这个年份的。《红楼梦》表面给出的日月时间大多是假象,决不能拿过来就用。而书中给出的“季节”,则大多隐寓着真事隐中的季节。
    狗儿被刘姥姥数落一番后,便说自己没有作官的朋友,收税的亲戚。便有,也未必理我们。这便引出了刘姥姥一番见识:“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
    刘姥姥说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之言,正隐寓着曹佳氏嫁到纳尔苏家那些年。曹佳氏是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嫁到纳尔苏家的。到此际的雍正六年才二十二年多一点。福彭这年正好二十一岁。已经是一个年轻的王爷了。
    刘姥姥的“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之言,正隐寓着雍正帝上台后,纳尔苏不愿配合雍正帝,去打击其他宗室成员,不与雍正帝亲近,所以落到被革爵圈禁的下场。
    这个情节中刘姥姥说的“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之言,隐寓着这两个王家同为一个祖宗。既努尔哈赤。纳尔苏是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的五世孙。雍正帝是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的三世孙。他们是同属爱新觉罗家族的宗亲关系。按辈分排,纳尔苏比雍正帝小两辈。这里两个王家是“连宗”关系。与前文雨村和贾家的同宗同谱关系,还差着一层呢。这种区别,也可以帮我们推测小小王家在宗室中的大致目标。
    刘姥姥接着说:“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这里刘姥姥说的“二小姐”,隐指雍正帝。这个情节透出,胤禛在没当皇帝之前,曹佳氏同纳尔苏去过雍亲王府,见过胤禛。胤禛当初给曹佳氏的印象,正是个“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的王爷。胤禛当初的这种待人方式,正是为了自己要当皇帝铺路呢,谁知纳尔苏后来不愿靠近他。“二小姐”在假故事上是王夫人,那么,薛姨妈就应是王家的大小姐了。可见王夫人是薛姨妈的妹妹。
    刘姥姥接着说:“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二小姐“最爱斋僧敬道”的形象特征,恰是隐寓雍正帝这一形象特征的。刘姥姥接着说:“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刘氏一旁接口道:“你老虽说的是,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的------”
    这个情节中的刘姥姥和刘氏同为曹佳氏化身,这个对话透出曹佳氏有心去走动走动,碰碰运气,又怕连门都进不去。狗儿一听这话,便动了心。鼓动刘姥姥去“试试风头”。并想出个主意,免得刘姥姥白跑一趟:“我教你老一个法子:你竟带了外孙子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周瑞先时曾和我父亲交过一件事,我们极好的。”
    狗儿说出的这个周瑞,刘姥姥也知道。那么,这个“陪房周瑞”象征着谁呢?“陪房”是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的随嫁仆人。这是一种特殊的主仆关系,不仅女主人的衣食住行由她侍候,就连女主人的隐私都瞒不了她。那么,此处所说的“二小姐”是雍正帝化身,他身边的这么一位“陪房”式的人物会是谁呢?原来,他就是内务府总理大臣庄亲王允禄化身。内务府就是皇家的总后勤部门。狗儿说他父亲当年与周瑞交过一件事,就隐寓着纳尔苏当年与允禄有过很深的“交情”。
    请看刘姥姥说:“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也说不得了,你又是个男人,又这样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按说找周瑞应该是狗儿去才对,男人见男人有什么见不得的。可刘姥姥偏说狗儿这样嘴脸去不得,这正隐寓着纳尔苏被圈禁在家,哪都不能去之情。刘姥姥说舍自己“老脸”去碰一碰,那么,刘姥姥象征的曹佳氏在雍正六年,是多大年令呢?应该不到四十岁。看来只有她出面最合适,能得些好处当然好,对方不想帮,也不会怪罪她到哪去。
    次日刘姥姥便带着板儿进城,来到宁荣街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蹭到角门前,向守门人回明来意,方知周瑞在后街上住。并得知周瑞已出门,他娘子在家。刘姥姥便带板儿绕到后门上来。假故事上刘姥姥是从城外进城里来。但是,真事隐中,则是曹佳氏与儿子福彭,从北京城内往城外的圆明园来。这又是作者一个反逆隐曲之笔。宁荣街荣府大门石狮子这一笔写照,恰与黛玉来时所见的描写相同。而纳尔苏家的平郡王府,则在北京城内。据《寻访京城清王府》中说:平郡王府:地处西城石驸马大街(今新文化街)路北------
    从平郡王府出来,顺着西长安街往东走两千米,便是天安门了。《寻访京城清王府》一书还介绍到:“克勤郡王府(平郡王府)址,今为新文化街小学使用。路南的砖影壁尚存。府前部仅存东翼楼,其它已拆除殆尽。后部的内门,后殿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内也保存了大部分原有建筑”。对于我们这些不住在北京的人来说,只有通过这些著述和北京市地图,来查找方位和了解一些现状了。
    周瑞的家在荣府的后街后门一带,这个地点隐指庄亲王允禄的赐宅,在当时圆明园的“稍后”一带。周瑞家的(既周瑞的娘子)认出刘姥姥后,还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刘姥姥。在问板儿都长这么大了之后,又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回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刘姥姥此际也是试探着来。周瑞家的在这里也是允禄化身,夫妻二人共同象征着庄亲王允禄。周瑞家的听了刘姥姥之言,便知几分来意。因昔年周瑞与人争买田地之事,“多得狗儿之力”,难却其意。这一交待隐寓着当年却有一件大事,纳尔苏帮过允禄。周瑞家的“心中难却其意”之情,透出允禄对纳尔苏还是讲点良心的。“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之情,透出周瑞家的所象征的人物,在主子面前是能够说上话的人。
    接下来周瑞家的告诉刘姥姥:“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这个“真佛”就是刘姥姥要给请安的“姑太太”,也就是姑太太所象征的雍正帝。接下来周瑞家的又说:“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祖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
    在假故事上,周瑞夫妻各管各的事,然而这对夫妻是同一人化身,所以,二人管的事,实隐庄亲王允禄一人所管的事。周瑞管春秋两季的地租子,隐寓着允禄掌管着皇家所有皇庄上的钱粮财物。同时还管着皇帝皇子们的出行,可见庄亲王允禄,是雍正帝身边管理皇家事物的重要人物。更重要的是,允禄在四哥心里,是个仅次于怡亲王允祥的心腹人物。
    周瑞家的说,让姥姥见真佛,破例给通个信。可随之话音一转说:“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刘姥姥一听罕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这等说来,我今儿还得见他了。”周瑞家的道:“这自然的。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见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二人计议已定,周瑞家的便让小丫头去打听老太太屋里摆饭没有。
    接下来刘姥姥又问凤姑娘这等有本事,可是难得。周瑞家的说:“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那么,这个管家的琏二奶奶在此象征着谁呢?我们已分析出“太太”是雍正帝化身。雍正帝会把日常事务交给谁管呢?只能是怡亲王允祥。凤姑娘理家的能力,正隐寓着允祥理朝政的能力。而说凤姑娘待下人太严些个,则是为后文凤姐象征别的严刻之人作伏笔。
    在这一番交谈中,周瑞家的又向我们揭示了此时真事隐的时间年代。“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那么,就是说琏二奶奶管家,是六年时的事了。五年前太太管家,隐指雍正帝管朝政家政。这个“五年前”就隐指雍正朝的前五年,因此,这一回的真事隐时序,就应是雍正六年,而且是雍正六年的秋末冬初之际。
    实际上,雍正帝并没有真正把什么事都推给十三弟去管,主要的事还是由他决策。只不过有些琐事,他都推给十三弟去处理了。庄亲王允禄之所以先让曹佳氏去见怡亲王允祥,就是看准了允祥的仁德品格,一定会帮助纳尔苏一家。而且,允祥比自己在四哥那里更有面子,哥俩合力帮纳尔苏一把,成功率就更高了。由此可见允禄的处世能力,非同一般。既便雍正帝不愿对纳尔苏开恩,自己管的这个“闲事”,也不会带来什么后患。
    周瑞家的命人探明了“二奶奶”的行踪,掐准了时间,带刘姥姥往贾琏的住处来。此际贾琏的住处,就象征着交辉园允祥宅院。允禄的宅院,应该离交辉园很近。周瑞家的让刘姥姥在倒厅略等,先进去找到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的,将刘姥姥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日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他进来了。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平儿便作主,让刘姥姥进来坐着等就是了。
    那么,这个平儿象征着谁呢?她会是允祥的嫡福晋化身吗?不会的!因为刘姥姥的事,其性质属于“公事”,允禄是不会进内宅找十三嫂说这个事的。那么,凤姐的心腹平儿会象征着谁呢?原来,他就是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而允禄则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老十七允礼和允祥关系非常好,他能被雍正帝重用,全仗十三哥的保举。这可是个真事隐中极其关键的人物,此际,他也在允祥身边,帮着办理公务。所以,他几乎成天长在十三哥家里。
    刘姥姥进了堂屋,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在这个交待处有脂批说:“记清”。那么,我们就记住这个情节好了,到后文自然会明白这处的“大姐”是怎么回事了。书中表:“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坐”。这一笔对平儿的描写,使我们感到“平儿”是个“势利眼”品性式的人物。刘姥姥见平儿妆束容貌,便当是凤姐了。才要称“姑奶奶”,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方知是个有体面的丫头。这一情节透出,曹佳氏没有见过允祥和允礼。
    这时刘姥姥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忽见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坠个秤跎般之物,不住乱幌。正纳闷时,忽听“当”的一声,有若金钟铜磬一般,吓的一展眼,接着又是八九下。这实际上是个西洋挂钟。西洋钟表在明末清初就开始传入我国了。但是,大多集中在宫中,普通的官员之家都没有。此处表刘姥姥所象征的曹佳氏都不认得,可见平郡王家都没这种高贵的器物。
    我又查了一下李煦被抄家的物件清单,在近千件物品中,竟没有找出一件与钟表有关的物件。难道这个现象不应该考证考证吗?而在贾府,钟表可是随处可见的。在胡适先生考证出一个甄家四次接驾后,在他树起了“科学考证”的大旗后,新红学学术体系八十多年来,却没有在《红楼梦》中“科学考证”出一个真“本事”来。倒是冯精志先生和霍大姐,从《红楼梦》中考证出很多有价值的真“本事”。从李煦家被抄出的近千件物品中,没有钟表之类的东西上看。我真怀疑小小的江宁织造曹家,会处处都摆有这么多贵重的钟表。
    凤姐回来了。家中所有的人都出去迎接侍候着,这种使人大气都不敢出的规矩,透着大家风范。而这恰恰是皇家和怡亲王家才具有的风范。刘姥姥来见凤姐时,先从门外看其气势,再看屋内布局摆设,进而又看凤姐穿着打扮和神态。又听凤姐说:“怎么还不请进来?”抬头已见周瑞家的带两个人已在地下站着呢。忙“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从假故事上看,凤姐是装出来的一番假热情。可真事隐中的怡亲王则毫无虚假之意。
    凤姐又说:“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从假故事上看,刘姥姥的年令辈分似乎很大。凤姐似乎以地位来压刘姥姥的辈分,但真事隐中,纳尔苏则比允祥小两辈呢。真正辈分低的是“刘姥姥”。板儿象征的福彭,比允祥小三辈,应该管允祥叫太爷呢。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说走不起。凤姐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说完后便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没有,并让去瞧瞧,得空便回。
    这番话隐寓着怡亲王允祥,将纳尔苏与雍正帝疏远的原因,向纳尔苏之妻指出来。亲戚们不走动,都疏远的原因,就是纳尔苏“弃厌”雍正帝所致。这种话语,近似于教训的口吻。同时也指出纳尔苏疏远皇帝的行为,也造成了那起小人,借机说皇帝不好。刘姥姥象征的曹佳氏一听怡亲王点中了要害,便拿“走不起”来遮掩。又被怡亲王斥责为“恶心”话。凤姐说的赖祖父虚名,作了穷官,谁家有什么,只不过接了个旧日的空架子之言,隐寓着雍正帝继位时的现状。
    “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之言,从假故事上看,只不过是借俗语打个比方之言。但是,作者的意图,就是用这个俗语来隐寓真情。凤姐象征的怡亲王此际就代表着朝廷,而此际的纳尔苏一家,正是朝廷的穷亲戚。这种用“俗语”来暗示隐情的艺术手法,既生动,又形象。可以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
    接下来又有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凤姐便吩咐平儿,有要紧的你带进来现办。平儿出去,一会回来说,没什么紧事,我就叫他们散了。这个情节透出,怡亲王处理的日常事务,非常繁杂。又透出平儿象征的果亲王允礼,也帮着允祥处理日常事务。
    这时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从周瑞家的带回“太太”的话上看,雍正帝此际对纳尔苏的态度稍有好转。而且叫纳尔苏之妻有什么话可以对怡亲王说。这一迹象说明雍正帝此时已经达到了惩诫纳尔苏的目的,现在可以给他点活气了。允祥刚才训诫纳尔苏之妻的话,庄亲王允禄也会向雍正帝回明。也会美言纳尔苏已经知错了。允禄这个能力一点都不差。正因为允禄心里有了数,便让刘姥姥象征的曹佳氏有话只管回二奶奶象征的怡亲王。并给他递眼色。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那么,这个小蓉大爷在此出现是何用意呢?他又象征着谁呢?原来,他就是小平郡王福彭化身。他与板儿共同象征着福彭。这处所说的“东府”,便是平郡王府化身了。
    从前面介绍福彭的史料上看,他生于康熙四十七年,到雍正六年之际,应该是个二十一岁的王爷了。此处正是用十七八岁的小蓉大爷的人物形象,来象征福彭的体貌特征。请看贾蓉向凤姐说,是自己父亲打发来向婶子借炕屏的。我们不要被二人的嘻笑之情,弄得总往歪处想。而应注意贾蓉言行的细节,都体现着什么意境。请看贾蓉的身子是“在炕沿上半跪”着,向凤姐借东西的。而且语音语气,近似于哀求的可怜相。且看贾蓉说:“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
    贾蓉这一番言行的描写,恰是福彭跪在怡亲王允祥面前,给父亲求情的真实写照。接下来贾蓉又说:“只求开恩罢”。凤姐便将炕屏借给他。在假故事上,凤姐与贾蓉之间的言行神态,似乎有种“暧昧”关系。但是,这正体现着真事隐中的怡亲王允祥,是非常喜欢小平郡王福彭的。实际上,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三代皇帝都是非常喜欢福彭的。
    刘姥姥来荣府,是告艰难而来。而东府小蓉大爷来,不仅仅是求借,更重要的是“求开恩”来了。实际上,纳尔苏被“革退王爵”之际,俸禄银子就没了,雍正帝虽让福彭袭了平郡王爵,只是个空王号。因为这个王爵是铁帽子王,不能费去,所以只好让纳尔苏的嫡长子福彭,袭了平郡王爵这个空王号。正因为没有俸禄银子,平郡王家的日子才过的这么穷。贾蓉所象征的福彭之所以“求开恩”,就是求雍正帝和怡亲王允祥开恩给王俸。凤姐答应借给贾蓉炕屏,就隐寓着允祥答应给福彭的王爵俸银了。郡王级别的俸银是一年五千两。支付的方式,应象“月例”那种方式按月支付,有时还会拖欠。
    贾蓉去后,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盼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在刘姥姥这番话中,说了两次“带了你侄儿”来的话。将板儿说成了凤姐的“侄儿”了。而凤姐才说过贾蓉“这是我侄儿”的话。刘姥姥又将板儿也说成凤姐的“侄儿”,这正是作者用相同的称呼,来提示我们,板儿这个“侄儿”与贾蓉这个“侄儿”,是同一人化身。
    接下来凤姐命周瑞家的打发刘姥姥吃饭。之后,又叫过周瑞家的问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
    “太太”的“因出一姓”之言,是隐指小小王家也姓“爱新觉罗”这一姓氏。“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起作官,偶然连了宗的”之言,给出了上几辈的关系。“太太”在这里象征着雍正帝,雍正帝的“太老爷”应该是皇太极。这个辈分是不会错的。这说明狗儿的祖上,是与皇太极“连了宗的”。而狗儿象征的纳尔苏的祖上,正是皇太极的二哥代善。皇太极与代善,是地地道道的同宗骨肉兄弟。
    “太太”所说的“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之言,隐寓着雍正帝要的就是纳尔苏的“屈服”,他的屈服,会对那些不服雍正帝的宗室成员们,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好意思”之言,正隐寓着纳尔苏终于来“亲近”雍正帝了。既然这样,雍正帝当然不会“简慢”他了。允祥对四哥这个说法当然心领神会,便可在最大限度内,给纳尔苏开恩了。
    刘姥姥吃了饭过来后,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闲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红楼梦》的故事,是以小家喻大家。此处凤姐帮“太太”管理荣府,正隐寓着怡亲王允祥帮四哥管理朝廷。“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处”之言,正是一个管理国家之人,才能体会得到的。也说明雍正帝和允祥,为了治理好这个“家”,耗尽了多少心血。朝廷的钱,来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允祥此际也向纳尔苏之妻告起艰难来了。话虽如此,凤姐还是将太太给自己的二十两银子,拿出来给了刘姥姥。这个情节隐寓着怡亲王允祥,支给“平郡王爵”一定数量的俸银了。这样,平郡王爵,就不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王号了。
    也正因怡亲王允祥的这个大恩大德,才有后来弘历打击弘晈之际,福彭从中维护之情。福彭也因此不再得宠了。
    在刘姥姥高兴得话都不会说时,凤姐乃说:“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
    请看凤姐说这二十两银子,是“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的。隐寓着这个银子是冲着福彭的平郡王爵给的,允祥不仅给了俸银,最后这几句话,说得更让人心里暖烘烘的,足见怡亲王允祥是个最知道体贴人心的贤王。没有仁德之心的人,是说不出之种情真意切的话的。纳尔苏之妻能不感激得千恩万谢吗。
    刘姥姥与周瑞家的出来后,周瑞家的又借刘姥姥不会说话,指出了贾蓉是凤姐的正经侄儿,你刘姥姥怎么把板儿也当成了二奶奶的侄儿了呢?这一情节,是作者怕我们注意不到“侄儿”这一相同称呼,在象征关系上的共性。所以,借周瑞家的说刘姥姥乱称呼之言,再提示一下我们。
    刘姥姥又到周瑞家的之处坐了片刻,要留一块银子给周瑞家的孩子们买吃的,周瑞家的执意不肯,刘姥姥又对周瑞家的帮助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这个情节隐寓着纳尔苏之妻,感谢庄亲王允禄相助之情。
    最后,还要说明一下这一回的回前脂评问题。请看“甲戌抄本”第六回的一段回前脂评:“宝玉袭人亦大家常事耳,写得已是全领警幻意淫之训。此回借刘妪,却是写凤姐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递三,递及巧姐之归着。”
    由于以往的“科学研究方法”,都从“以假证假”上去考证探索假人物结局。因此,都将“且伏二递三,递及巧姐之归着”校改为:“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将两个“递”字,都错改为“进”字。而且断句也不对,完全把脂评原意曲解了。“递”字在这里,是层层递进的意思。是指相关的真事隐都是有层次的递进之意。将其校改为“进”字,就把意义都搞错了。可见,在不识作品的“真假辩证艺术”形式下,明明正确的原文原句,也会被我们认为是错的,从而将正确的原文原句校改错了。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