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随风逝去的忧患——论探春的文化魅力(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辛若水 参加讨论

    二 不甘落寞的意识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每一个人,无论是帝王将相、名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平头百姓,都面临着一种共同的悲哀,即降生于尘世之日,已处于了人类社会的底层。混沌初开之时,他们不知道有人类,人类也不知道有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终于在上一代的熏陶教育下,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生命的存在,人类的存在,然而人类依然对他们无动于衷。在合适的年龄阶段,他们开始思索人生,探究社会,追寻意义与价值,求得生命之真谛。他们可能会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航向,但是自觉生命之有限,世事之无常,永恒之难觅,落寞之必然,却是每一个人的必由之境。所谓志士仁人,大抵在自觉到那一切的真实存在后,并不甘心,欲以有限之生命做无限之事业,破无常之世事以求恒常,在短暂之中觅得永恒,在必然之落寞中苦苦挣扎,以得人类之认可,进入人类之记忆。然而,个人之顽强奋斗,在人类历史的大浪淘沙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纵使奋斗在,纵使功业在,纵使成就在,纵使言说在,亦难为人类接纳,更枉论红尘之碌碌无为者。所谓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大多是世人对死者的安慰,而这安慰不断的转移,终于成了世人的自我安慰。对于个体的人来讲,落寞不仅与生俱来,而且是必然的。保留在人类记忆中的名字毕竟寥寥,而且那名字已无法代表人世曾有的那样一个真实的人,而成了一种象征,或者是功业的,或者是思想的,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然而,人之伟大,正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在于必然落寞中的苦苦挣扎,能否挣出落寞之境并不重要,挣扎过程之精神最为可重最为可敬。此大抵即是不甘落寞的意识,不仅个体的人有,整个人类社会亦有。个人较之人类,是沧海之一栗;而人类较之浩淼无穷的宇宙,亦是沧海之一粟。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并不甘心被时空无限的宇宙淹没,他也要在有限之中求得无限,无常之中求得恒常。人类亦在宇宙之中苦苦的挣扎,以摆脱落寞之必然,而正由了这种挣扎,才有曾经的辉煌,才有物质的财富,才有精神的永恒,才有活动空间的扩展。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他终将会向浩淼无穷的宇宙飞去,向着更广阔的空间探索。人类之不甘落寞根基于个体之不甘落寞,然个体之不甘落寞必须融入人类之不甘落寞。个体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走出落寞之境,说到底是由"小我"走向"大我"。这在重视个性与情感的现世社会,很有关注之必要。
    不甘落寞的意识与功名观念仿佛之处很多,然而后者在前者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诚然,前者大多体现为后者,但后者实是一种表象。功名大抵无常,建立虽不易,汲汲于此,多为有良知者不耻。如果将功名观念上升为不甘落寞的意识,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类本体,则不仅仅是为人们接纳的问题,也是人类精神境界提高、净化的结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有不甘落寞的意识。早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三不朽"之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这既是不甘落寞的意识,又是价值观念,它经以孔孟为发端,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整合,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之所谓"学而优则仁",孟子之所谓"士之仁也,犹农夫之耕也,"《大学》之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是积极用世,担当社会责任。这就是后世功名观念的缘起,从深层次讲即是人类心底的不甘落寞意识。曹植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社会抱负,"功存于竹帛,名光于后嗣"(《求自试表》)的人生理想,"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郁结,反映了这一点。李白之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反映了这一点。辛弃疾之所谓"了却群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也反映了这一点。中国古文人心底浓厚的功名观念,以及固有的不甘落寞意识,使中国文学出现了出处这一主题。出,即出仕,做官;处,即隐退,不仕。如果说"处"是"冷眼向洋看世界",那么"出"即是"热风吹雨洒江天"。出与处抑或仕与隐,实则是中国古文人对生命形态的抉择。然而,真正做出抉择很难,因为他们面临着既关心政治,热心仕进,又不得不退出和躲避它,这样一种矛盾的双重性。所以和稀泥的境界最为人们推崇,譬如谢安之东山盘桓与淝水之战两种人生境界的统一。出也罢,处也罢;仕也罢,隐也罢,"到底是意难平。"因为出,可以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走出落寞之境,但也可能一事无成,白首长叹;处,可以吟啸自在,盘桓山林,树高风亮节于后世,标理想人格与来者,但也可能潦倒一生,无闻于后世。无论怎样,不甘落寞是人类心底的呼唤,博取功名在中国古文人最有吸引力,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体现最明显的,自是古文人在科举路上的挣扎,此处已无赘述之必要。
    因为我要论述的是探春之不甘落寞意识,故有必要联系一下东晋南朝之门阀制度。自曹丕确定九品正中制,对人才之选拔基本为士族地主垄断。他们凭借世胄高位,控制着官僚机构,控制着政权,并压制庶族地主,歧视他们,不让他们参与政权,此即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又由于士族地主身居高位,公务清闲,生活腐朽,大多无实际干才,误事误国者颇多;而庶族地主身处下僚,积极仕进,办事干练,但面临着巨大的人生忧患,终不得走出落寞之境。庶族地主因了才干自要成就一番事业,可无法为当权者重用,于是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表达了不满、愤激,进而批判。"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有尺条,""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这不仅是左思无可奈何的慨叹,更是对门阀压抑人才的愤激。"自古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出身贫寒的鲍照"才秀人微",积极仕进,而老不如意,在大力抨击门阀制度时,每每以诗文为进身之阶。在不合理中奋斗,盼望着建功立业,大展雄才,名垂青史,正是那个时代贫寒之士的共同的要求。
    探春所处落寞之境,一是庶出,非太太养的;二是身为女子,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干一番大事。在"妻妾不分则宗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的宗法社会里,庶出无疑是不幸的别名,我将此与东晋南朝之庶族相联系,想来会让某些人笑掉大牙,但相似性却很多。一则处于卑贱、低下的地位,为世人轻视;二则杰出的才华被压抑、摧残,难以施展;三则对嫡庶制度抑或门阀制度抱有强烈的不满,但又不得不在这种制度下挣扎、抗争;四则在落寞中的抗争,唯能留下曲折的轨迹,而不能走向成功,面临着必然的悲剧。作为政治文人,探春必须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庶出的地位。让她反对"庶出"这一不幸的根源——封建的嫡庶制度,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者的高见;说她力图维护封建的嫡庶制度,大类"你打了我的右脸,很好,再打我的左脸吧。"嫡庶制度已经给探春造成了不幸,难道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她会再去维护?庶出无疑是探春心灵的一块伤疤,是其所处落寞之境的最低限,也是其走出落寞之境的最大障碍。她不可能无视庶出的身份,但也不会拼命往嫡系里爬。她之自我定位表面是不在意的,她就说过:"谁和我好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但内心深处却以能否发挥才华,走出落寞之境为标准。事实上,以庶出这一身份来压她、歧视她的,正是生母赵姨娘。诚然母女之情不容否认,但平庸意识与卑贱意识最为害人。别人可以瞧不起我们,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但我们自己却不能自卑,不能瞧不起自己。唯有自强,唯有不甘平庸,才能实现自我。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由了一种社会定位,但社会定位却不能给人带来丝毫的成就,虽然个人的顽强奋斗在历史的大浪淘沙面前无能为力,但社会的定位在个人顽强奋斗面前同样无能为力。在很大程度上,赵姨娘成为贾探春发挥才能的阻障,不是由了庶出本身,而是由了一种鄙夷。你不行,因为你是庶出的;你为什么是庶出的,正因为你不行。曾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也是这个意思。然而,历史上"老子英雄儿混蛋"者不在少数,"老子反动儿好汉"者也未始没有。反动阶级血统论与庶出不行论自是相通的。为什么庶出的就不行?贾探春要以实际行动回答这一问题。后来,探春理所做出的兴利除弊的改革以及抄检大观园时的抗争,都足令带变色眼睛的人们猛醒。事实上,真心佩服探春者很多,因为她是书中的人物,可到了现实生活中,那就难说得紧了。赵姨娘品格欠佳并不是主要的,平庸意识与卑贱意识也不应过分苛求她本身,因为这是半妻妾半奴仆的地位造成的。她不应压制探春。探春欲在落寞之最低限,以不甘落寞的意识走出去,首先要冲破赵姨娘以平庸意识造成的阻障。很显然,她做到了,虽然有的地方并不合适,但苛求作为政治文人的她是不应该的。
    贾探春曾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她以身为女子为憾事,可见所处之落寞尚有此一层。然而,正由了这一段话,终于使她与中国古文人的不甘落意识联结在了一起。她要出去,正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立一番事业则反映了功名观念。无论是立业兴家,还是定国安邦,都是为了自我实现,为了走出落寞之境,为了被社会接纳,为了被人类接纳。不客她的想法现实与否,不管她的实力足以成就自身与否,她之志气皆有令须眉汗颜之处。如果没有大观园文人集团,《红楼梦》一点亮色也不会有的。有人讲,《红楼梦》中女子比男子更有志气,更有魅力。细想,的确如此。男子除了像贾宝玉那样呼吸悲凉之雾的先知者,不是愚腐不通、顽固不化,就是荒淫无耻、欺压良善。他们未始不知社会之没落,家族之衰败,但依然不自觉,依然花天酒地,而缺少应有的忧患。那在贾府中,是不是真的阴盛阳衰呢?也不见的。曹雪芹不仅是现实主义者,更是理想主义者。他之理想寄托在大观园文人集团那里,大观园才女的魅力大多是理想主义的魅力。至于现实究竟如何,我们也不敢妄加揣测。如果从出处的角度考察,贾探春自是选择了"出",她的所作所为都反映了这一点。自甘落寞,她是做不到的。她之德未必光彩照人,但她的确有才。发挥才能,建功立业,走出落寞之境,正是古文人的追求。这种不甘落寞的意识深深地打在了贾探春的骨子里,正是以这种意识为根基,她才可能对荣国府进行局部的改革。
    其实,贾探春之不甘落寞意识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功名观念。中国古文人功名观念,固以个人奋斗为根基,但却有一种狭隘的目标,若"大富大贵""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等等。有时由了才力有限、勤奋不足、机遇难逢,很难成功,然内心却汲汲于此,终于沦于禄蠹之流。贾探春诚然要以个人奋斗、走出落寞之境,成就一番事业,但我们很难发现自利的因素。她之所作所为,小则是个人价值之实现,大则是有补于没落之家族。高明的评论者自可这主义那思想的,给她戴一串大帽子,但醒着的总比昏睡的好,进取的总比消沉的好,修补大厦的总比挖墙角的好。我们评价人物的尺度,若道德、进步、落后、先进、没落,在人类所处之落寞境地面前,在人世之苦难与不幸面前,往往显得幼稚可笑,有时却难以自觉,还要一副面孔的走下去,终于让人觉得可厌、可鄙了。超越功名观念,不用以自利,终于使贾探春之不甘落寞意识得到了升华、净化,进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尤其是文人,很少对自己年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满意。孔子叹息礼崩乐坏,道学家叹息人心不古,盲目从众的人们也跟着扼腕长叹。十全十美的东西,世间本来没有;有缺陷、有弱点的则比比皆是。诚然,事若求全何所乐,但追求完美,力图使现实好起来,却真正反映了人们的可敬可爱,尤其在现实太不像话的时候。要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气很难。看理论性的文字,大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分析一通,再指出缺点、不好,最后则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之类的。有时,也真能使人振奋起来,觉得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可一回到现实中,所经所历与耳闻目睹终于使人心不平了,于是慷慨激昂者有,唏嘘长叹者有;想当初者有,伤而今者亦有;手舞足蹈者有,讳莫如深者亦有。至于自身如何,大多笑而不答;"兴也罢,衰也罢,喝吧",虽有些明目张胆,水平终究不高;可"别人吃菜咱喝汤",则成了某些人的口头禅。"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常情即是如此,正统的理论与街谈巷议总有一定的差距,但什么更可信呢?前者是一个社会的主导,高扬着正义的旗帜,为了凝聚人心,在一些地方作讳饰是应该的;街谈巷议中添油加醋的成份很多,但往往更具有真实性。所谓"教育"者,大抵自上而下,但"学生"对"老师"不满意者颇多,终于双方都成了应付,只有空洞的的形式,而无实际的内容。现世社会,重视个性与情感,重视人生,重视个人的自我实现,应是主要的。但金钱至上的观念、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是让有良知者不满与失望的。其实,真正高深的却是享乐主义。物质享乐自不必说,但有时不免造成累赘,譬如"将军肚"云云。精神享乐,大抵是一个"玩"字。怎么"玩"法?忙中玩。人们都很忙,未必是瞎忙,但消遣、享受却是必需的,譬如流行歌曲、武侠言情小说、古装戏等。这些都带有商业性质,水平未必高,但易为人们接纳。有些高深者当然觉得这些东西不好,可闲着的时候却也看得津津有味。他们所建构的理论,譬如人性、情感之类的,从本质上反映的还是这些东西。有时候,感性的材料比高深的理论更具有先锋性。我们聆听带有层次性的流行歌曲,即可明了我们时代风气中的许多内容,但听水平很高的歌曲,譬如类似《红楼梦》曲子的那种,反不易得到关于我们时代的一些启迪。如果去触摸我们的时代,会发现很热闹,花样多,干什么的都有,人们都坐不住,短视的名利心很重......或许,里面缺乏很重要的东西。若以不甘落寞意识来关照,会发现人们对所处落寞之境缺乏一种自觉。中国传统的政治、道德、文化正在随风逝去,优秀的东西只在书本上高谈阔论,虽然大叫现实意义,可把眼光往下一看,现实意义实在难以落实。现代文化、现代意识缺少传统文化的支撑,如同没有根的大树,摇摇晃晃,显得相当脆弱。至于人类的终极关怀,大抵只在理论界哇哇乱叫。要之,过去、现在、未来好像被隔开了。怀旧意识被人瞧不起,理想主义苟延残喘于盛世繁华的角落里,想来海德格尔之所谓世间只有现在,是大有道理的。或许,有人会讲:现代人们热热闹闹的、快快活活的,或者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不正是不甘落寞么?这自然是曲解。不甘落寞的意识,以人们对所处落寞之境的自觉为前提;如果不自觉,只能是在落寞中热闹,在热闹中落寞。短视的名利心,并非不甘落寞;瞧不起名利,否认名利,大多口是心非;活得潇潇洒洒,共享人世繁华,并不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是享乐主义的别名;一切空空空,万事风风风,爱恨匆匆匆,自有虚无主义色彩。我们所谓的不甘落寞,承继着传统的精神,密切关注关现实,而最终的指向却是遥远的未来。过去,人类之不甘落寞意识,已使许多东西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已使人类历史的长河星光灿烂。人类的记忆是美好的,保留在人类记忆中的名字以及它们所表的一切是不甘落寞的。以不甘落寞的意识关注现世社会是痛苦的,也是必需的,如果不思奋斗,不思进取,一切将在消遥快活抑或昏昏如醉中沉沦。我们的时代应该给后世留下许多东本西,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使人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可人文科学总让人觉得寥寥。自然科学终会被后世超越的,后世的人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将如同我们看牛顿的三大定律。可人文科学所要回答的问题带有永恒性,能否在此方面给人类留下记忆,真正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水平。后世的人们会怎样评价我们的时代?在人类历史的大浪淘沙面前,我们的时代还会有什么?很显然,这些问题都是虚无缥渺的,然而也是实实在在的。醒着的人们没有必要回避这些问题,因为小至个人,大至种族、人类,在心底都有不甘落寞的意识。或许,由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发展。这种意识,可能被人为的压抑,成为了地底的岩浆;可能不被人在意,成为没有生机的死水;可能被人为的张扬,成为喷发的火山。我们说贾探春的不甘落寞意识,既被压抑着,成为地底的岩浆;又被张扬着,成为喷发的火山。人们不禁要问,她的不甘落寞意识真有那么多内容,有那么强的时空穿透力么?我们说,从个体的人来看,确实有点带大帽子,但内核却是有的,而这内核正是人类共同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是由于她拥有不甘落寞的意识,压而不曲,摧而不折,在落寞之中勇敢地抗争,才使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未来意义。由于时代的局限,由于个人的局限,她并未真正走出落寞之境,但其抗争、奋斗的过程以及其中体现出的精神,却激 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三 改革意识
    李大钊曾对东西文化实质性的差异作了对比,他讲: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支配自然的。
    (《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志季刊》第三册)
    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安土重迁、无为而治与西方敢于冒险、勇于进取形成的巨大反差。古代中国自是农业社会,上层有深厚的重农思想,把农业作为天下的根本,下层有浓厚的小农意识,将自己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相对的讲商品经济并不让人们热心;而西方则重视商品经济,热衷于海上探险、开辟新航路等,相对的讲小农经济并不束缚人们。以此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因袭的担子很重,缺乏改革意识,即使不得不改时,也阻力重重,步履维艰;西方文化因袭的东西并不多,充满着变革精神,在改革时自能大刀阔斧、勇往直前。谈中国文化的改革意识,大抵是改革家的;谈西方文化的改革意识,大抵是民众的。东西对比,让人汗颜的地方很方,然本文只是从此处引入。
    我论述的贾探春之改革意识,即是改革家抑或政治文人的。若要系统追述改革意识在历史长河中的体现,不仅是"挟太山以超北海",而且也无必要。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变革"这一概念的,自是《易经》中的《革》卦。革:巳日乃孚,元享,利贞,悔亡。意即《革》卦象征变革,时机成熟,才能被理解,圆满顺利,时机成熟,悔恨将会消失。《彖传》中讲:"天地革而四时成,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意即天地变革形成四时,成汤、周武的革命,符合自然社会的规律而又顺乎人心。对于变革,认识和把握时机的意义太重大了。说到底,《革》卦讲了变革的三点:一把握时机;二遵循规律;三顺应人心。这三点未必全面,但还可勉强对探春的理家作一下分析。
    贾府在末世所处的形景即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觉到这一点的人们并不少,但力图有所振奋,改革弊端的实在不多。整个大家庭黑暗腐朽,明争暗斗危机四伏,败在旦夕,若论责任,实在上层。贾母以儿孙满堂、多福多寿为自豪;王夫人表面仁慈,实则昏庸无能;邢夫人吝啬而以鄙夷;李纨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贾政是个衣冠整齐故作尊严的木偶;贾赦则毫不掩饰的享乐、为恶、欺压良善。当然,一枝独秀是有的。王熙凤有心计,有智慧,有手腕,有权术,整个贾府的大厦基本靠她来支撑。但她不可能全身心的奉献于贾府,她支撑大厦本就是为了个人私利。她看得清这一大家族的种种矛盾与危机,并有足够的才能进行一番整治,但她所要的只是繁华的暂时存在,以便供自己的支配、剥削、享乐。她热衷于权力的争夺,更不放松对下层奴仆的压迫,兴儿就曾这样评价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脚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俗话讲: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层为私利而战,下层中饱私囊也就无可厚非。曹雪芹对王熙凤这样的当权派是不满意的,他要从文人的角度对自己所建构的宇宙进行一番整治,于是政治文人贾探春推向了前台。我们知道,整个贾府全部笼罩在王熙凤的权力之下,所以要让她在元宵夜宴后病倒,无力拨动管家婆的算盘。贾府的铜墙铁壁出现了一个大洞,急需弥补。于是王夫人派出了三驾马车——李纨、贾探春、薛宝钗,共同代理管家。这对贾探春来讲,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可怜巴巴的机会。王夫人深知李纨之无用,故派出薛宝钗压制贾探春,薛宝钗则不仅压制贾探春,还要利用她对付风姐。我们知道,在理家中,平儿是三驾马车与风姐间的联络员。探春的改革措施出笼后,平儿即道:"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来陪衬,反叫人去监修管理,这话断不好出口。"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 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你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你听,一口一个三姑娘,一口一个三姑娘,说来说去不是利用,又是什么?同时,探春也被风姐利用着。风姐威权太重,得罪人太多,下层早已怨言鼎沸,把探春推向前台,自己退居幕后,正好转移斗争视线。探春所得之权柄有限得很,范围局限在大观园,改革也带有实验性,大类"特区经济"之类的。要之,贾探春的改革处在权力争夺的夹缝中,时机是不成熟的。从贾府的没落来看,改革势在必行,但高举改革旗帜的贾探春,只有这一次并不成熟的机会。她对自己的尴尬处境非常明了,她不可能长期掌权,也没有接到改革的使命,但她就是不甘心自己家族的没落。纵使不能从根本上改观,不能力挽狂澜,扭转颓局,也要勉力一试。如同抽刀断水,水流依旧,但毕竟激起了浪花;如同流星划过长空,无踪无影,但毕竟有过一段亮丽。
    任何改革都要有一定的过渡阶段,改革者应当平稳的接过烂摊子,同时必须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比前任差,且可超过前任。探春理家,昏昏如醉的上层可以不在意,但必须令下层发生反响,毫不懈怠。显然,众人并未对这个未出阁的年轻小姐抱有信心。但三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风姐。临寝之时,坐了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于是,人们抱怨道:"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发连夜里吃酒的工夫都没了。"唯有完成过渡,才可以提出改革方案。改革总要针对着旧的弊端,她先取消了宝玉、贾兰、贾环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月银,接着就蠲免了姑娘们每月重支的脂粉头油费。改变旧的,是为了建立新的,于是大观园管理方案出笼了,即令服役的婆子媳妇们承包园中植物生产,把大观园的些微收入全都纳入贾府的钱柜,不叫下人得去。说到底,其必谋从除弊、开源、节流三个方面进行,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符合一般改革的规律,其成果即是每月为荣国府增加了四百两银子的收入。但是符合一般规律,并不能给改革带来真正的成功。贾探春作为小姐,有地位,有尊严,有才干,但一直没有实权,其改革也就不能从大的范围内大刀阔斧的进行,即使进行,巨大的阻力也会使它中途夭折,最根本的则是贾府的没落命运,不是改革能够挽救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精神上是可敬的,在现实中却只能是悲剧。贾探春有政治风度,但说到底是文人。她既有政治的手腕,又有文人的幼稚。在日趋腐朽的末世,出现她这样苦心孤诣的小工匠来修补大厦,真是可怜可笑又复可叹。可怜者,曹雪芹之苦心也;可笑者,当权派正在歌舞升平中享乐、沉沦,而一女子却像模像样的"公忠有为";可叹者,探春的理家只是小阳春,秋天早已到来,又能去哪儿寻觅逝去的春天啊!?
    贾探春的改革是不是深得人心呢?如果说整个在家族的腐朽、荒淫、弊端足以使他们走向没落的话,他们并不以这些为忧患,反而洋洋得意,引以为自豪。因为无论是腐朽、荒淫还是家族内部的弊端,都足以满足自己的私利。如果把弊端革去,荒淫生活是无法继续的,因此上层对改革不会热心。在探春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内,上层态度非常冷淡:改亦可,不改亦可;小改尚可退让,大改就极力牵制。没落的阶级,总是眼光短浅,"今朝有酒今朝醉",至于明天的没落是不挂怀的。然而在万马齐喑、黑暗无边之时,力图改革在他们眼里,不是"大逆不道",就是一场笑话。从下层来看,他们深受剥削与压迫,苦难与不幸早已使他们对上层抱有强烈的不满,并且开始了反抗。"天上的老鸹一般黑",这是最朴素的阶级意识。无论怎么改,得利的总是上层,他们未必清楚其中的内幕,但事实不会错,更何况,下层深知贾探春的厉害,主奴观念强烈,主子的尊严不能容侵犯,奴才的地位不能逾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探春直来直去的推行改革措施,下层会是什么反应?幸好,有"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相辅,否则早就怨言鼎沸了。为什么不好的东西带上温情脉脉的面纱就会被人们接纳?真是奇哉怪也。然而,面纱纵使温情脉脉,也只是面纱,剥削的加重是无法掩盖的。当真相暴露后,奴仆们不时消极怠工,就是积极反抗。我们不能说后来出现的偷盗事件是新政的产物,但明显带有对新政不满的因素。并且贾探春无力处理那种事件,柳五儿被扣、林之孝家的提出撵走彩儿她妈等她也只能往大奶奶或二奶奶那里推。在行将没落封建大家族内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实验,是不可能得人心的。不得人心的改革又怎会给贾府造成中兴的气象。或许,三驾马车的联合执政正是贾府由兴旺到没落的转折点。曹雪芹并不甘心,便让探春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力图振作,然终是"芳心一点娇无力。"在没落中振作,在振作中没落,或许这也正是一种挽歌情绪。这样的挽歌,曹雪芹并不乐意让王 熙凤那样的当权派来唱,因为他自身是在野派,郁郁不得志,虽然他也无力回天,但对当权派自有一种潜意识的不满,在这个意义上,贾探春成了曹雪芹自身的代表,她做的也正是曹雪芹要做的。唱着挽歌的政治文人,不仅为了没落的时代,更为了自己所根植的没落的文化。
    分析探春理家,关键是提炼其改革意识。自觉到改革之必要,并以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投入其中,除弊兴利,革故鼎新的意识,大抵即是改革家的改革意识,具体到探春,大体是改革的预备性、自律性、无私性、战斗性、借鉴性、变通性。探春对自己家庭形势非常清醒,是非得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所感慨,也有所盘算,遇到机会,则力图改革。后来,实施大观园管理方案,所用之人"俱是他四人(李纨、探春、宝钗、平儿)素昔冷眼取中"的,即是改革备性的明证。探春对自己的生活处理谨严,对丫头管束严格。铁托有句名言:"别人的,我什么也不要;我的,谁也别想拿去。"严格的律己,必然导致另一方面,丝毫不容侵犯。正如平儿对众媳妇所说:"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气......太太也得让她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 如果说探春的自律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么这种自律转移到改革中,则具有鲜明的无私性与战斗性。王昆仑在《政治风度的探春》中分析道:"探春当事之初,所遇到的并不是什么主动'立威'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管家娘子'吴新登媳妇给她出了一个难题。探春和贾环的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现在充任贾环上学的侍仆 -死了。他的身份是如此之尴尬,贾府应当赏多少银子呢?吴新登媳妇故意不说往例,不出主意,要看看这年纪轻、无经验、又涉及自己生母关系的探春小姐如何处理。结果是探春查明旧帐,决定按照往例,秉公办理,赏银二十两,不肯多加。既指斥了吴新登媳妇之故意刀难,也不避免生母赵姨娘的当面冲突。这是她第一次表示了大公无私和敢于战斗的精神。"唯有无私,才能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得人心。正能上梁,方能正下梁。唯有敢于战斗,才能树立威信,把改革措施严格的一丝不苟的推行下去。我们说,正是无私性与战斗性构成探春改革意识的核心。同时,探春的改革带有借鉴性。大观园管理方案出笼前,探春和平儿商议道:"年里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借鉴先进经验,推出适合自身情况的改革方案,已鲜明的体现了出来。我们代搞改革的,大抵也玩这东西,成功者不乏其例,但胡乱学一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也未始没有。即使真心实意,也不免有"领导化"与教条化的毛病。适合自身情况实难。如果白交学费,什么也学不到,还是自己摸索的好。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但不应被理论缚住手脚,要有变通性。唯有变通,才能真正把理论运用到改革中去。探春是搞事业的,并不拘泥于封建的正统理论。她可以说朱子是虚比浮词,她并不在意薛宝钗指责她利欲熏心。探春有变通性,但宝钗也未必是教条主义者,她宣讲的目的压制探春,让她有所顾忌。没有准备的改革,很难成功;缺乏自律性的改革者,很难担当起重任;没有无私性的改革者,不会得人心,敢于战斗,才能把改革深入下去;借鉴先进的经验,既要真心实意,又要适合自己的情况;改革中的变通,最能体现一个改革者的理论水平,也最有益于改革本身。相信,作为政治文人贾探春的改革意识,不会对当今的改革者一点用没有。
    我说过,改革意识分为改革家的改革意识和民众的改革意识。前者在中国文化中体现非常明显,无论商鞅变法、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还是戊戌新政,脱颖而出的都是改革家,他们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为人们主动接纳者不多,大都是冲破层层阻力,强制推行下去。改革涉及到利益的调整,不免使一些人得利,一些人吃亏;而中国人有安土重迁、力求稳定的传统,对自上而下的改革,不管好坏,有一种潜意识的排拒,宁可吃亏,亦要抱残守缺。所以,在中国民众中缺乏积极的改革精神,多有消极的守旧思想。中国固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但唯有"穷"才变,不"穷"不变,说到底即是不得不变时才变。瓜分豆剖,揭竿为旗,陈涉辍耕于陇上,列强窥视于边疆,唯有到了火烧眉毛之时,才兴冲冲而又战兢兢的起草一大串变法诏文,把不可能对限的期票支付出去,这大抵即是戊戌变法。"变"是为了"通",是为了统治清明,是为了开辟前进的道路。唯有"通"才能"久",才能使统治万古长存。这又使改革必须在旧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而被扼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大都是孤独者、寂寞者,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争权夺利所造成的阻力,更有人们浓厚守旧思想的铜墙铁壁。我总以为,唯有民众的改革意识彻底战胜消极的守旧思想,改革才大有希望,但民众改革意识的增强却非一时之功,需要长期的教育,更需要内心的自觉。所以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敢于冲破重重阻力,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的改革家。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再也没有初期一针见效、成绩斐然的欢欣鼓舞,更多的是披荆斩棘、不惮前驱的苦苦探索。在民众的感觉中,是无声的,甚至是失望的,而唯有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改革者,才明了前进的艰难,才甘于在寂寞中探索前进的道路,才敢于作大胆的尝试,才对我们的改革抱有真正的信心。
    如果讲中国文化中的改革意识,曹雪芹在贾探春身上寄寓的就很有代表性,我们不能说那种改革意识是没落的,也不能说是完美的,它的确需要完善。剔除那种改革意识所不可避免的落后性与局限性,注入先进的、科学的内核,与民众的改革意识相结合,或许会使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尽而有益于我们的时代。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