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的游戏规则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孔生 参加讨论
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了。"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的?"湘云笑道:"你很懂的。"
    
湘、翠二人关于阴阳的争论,由浅入深、一路谈来。从"东西都有阴阳",说到《红楼梦》人物的阴阳问题。男为阳,女为阴,这是人们通常的思维逻辑。而《红楼梦》的奇异之处是:"咱们人倒没有阴阳"了,并且:"主子为阳,奴才为阴",原是大道理。
    举例来说,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已说有些趣味,故偏写在此,意欲传奇问世。"
    这句话表明:石头是男的,为阳,故空空道人称之为石兄。然而奇怪的是:
    
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红学家们为何不敢评论一下这段元春的心理描写呢?程乙本则干脆利落,一笔删去了"此时"以下的文字。我要请教诸位两个很简单的问题:
  1. 元春与"自己"是不是同一个人?
  2. "自己"是不是石头?

    答案肯定:是。
    这一段,又叫夹叙夹议。由元春入室、更衣、复出、上舆、进园、所见、所思,一气直下,一气呵成,写的全是元春一个人的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这就是石头说活啦。一个破折号引出来的一段"爆肚",是石头的自言自语。无疑向世人庄严宣告:元春就是石头,石头即《石头记》作者!一段"石能言",无疑将梦幻的神话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
    "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别书"即清史、野史。"今日之事"即顺治七年三月亲政典礼。
    "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如此豪华"的典礼,"观者诸公"如果是当时人或稍后时代的人,当然一看就"可想而知矣"。可是想到了,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在那暗无天日的文字狱横行的年代,能解《红楼梦》的应大有人在,而谁敢提着脑袋去解它出来?戚蓼生、明义、二敦不能解吗?也不过写写序,写写诗,发发牢骚,说一下,解嘲一下,过后也就不了了之。随着时光的流逝,石头所著《石头记》,正如作者自喻"女娲补天之石",在历史的海洋中,由于其自身石头的重量,跌入了深海之中去了。而伪造、篡改的清史、野史,却像海面漂浮的"凤藻",把人们的目光全挡住了。这段如实记录了明清之交凡四十八年史实的编年史,到今天成了区区江宁织造的家史,顺治皇帝亲政典礼成了篡位者康熙的南巡之行,历史真是跟国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尤其在西学东渐,国学沦为边缘学科的今日,一代学人实应捐弃前嫌,群策群力,史海钩沉,让这块埋于深海的闪闪发光的宝石重见天日,还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
    石兄为男,元春为女,这一男一女原是同一人,所以翠缕说了:"咱们人倒没有阴阳"了。我们透过这段阴阳论,可以深刻领会书中人物为何时而忽男忽女,时而忽老忽少,时而忽主忽仆?又比如:
    袭人——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
    贾芸——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
    红玉——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
    《红楼梦》人物的肖像描写寥寥,除"容长脸面"的三人之外,还有"鸭蛋脸面"两个。脂砚说这叫"《水浒》文法,用的怯当。是芸哥眼中也。"等于说,芸哥溜瞅袭人也好,贾芸与红玉四目相对也好,权当他是自我欣赏。《水浒》文法是一百零八将个个轮廓分明的。美髯公就是朱仝,豹子头就是林冲。花和尚鲁智深,不会与行者武松串错角色的。所以,认住"容长脸面"者,就像京戏里的白鼻子,一看就知是丑角,是同一个人,谓之"奸邪婢"也。
    宝玉、贾珍、贾琏指代顺治,凤姐、尤氏指代孝庄,他们明明是母子,但在书中,却为什么会尤氏成了贾珍妻,而凤姐成了贾琏妻呢?原来是这样的:凤姐认了林红玉作女儿,便是大姐儿的由来。而贾芸又认了顺治为"父亲大人",这个人在宁国府,名字叫贾蓉,在荣国府,则名大姐儿。将贾蓉贾芸视作一人,就可知宝玉即珍、琏,蓉、芸即大姐,是为贾珍倒生的儿子。倒生是反生的意思,犹言宝玉怎么能生贾芸呢?哪有当儿子的会比当父亲的"大四五岁"之理呢?再将袭人与贾芸视作一人,你会发现:与宝玉初试云雨情的袭人,原来是贾琏的娈宠。再将红玉与贾芸视作一人,你会发现:孝庄如同唐玄宗夺子媳,而贾芸即凤姐的杨贵妃了。十三回福临"驾崩",孝庄协理宁府,则主理之人,便是龙禁尉贾蓉。如此一来,福临只好"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贾琏则当了同知,谐音反读智通,"翻过筋斗来","倒退了一射之地",其生身之母孝庄,就这么让他"娶了二年",可以推出,冷子兴演说,时当康熙二年,福临二十六岁。
    十六回三次提到太上皇,一次提到老圣人,有清一朝,有太上皇的只有两个朝代,一为顺治朝,一为嘉庆朝。《红楼梦》故事发生的纪年,只能是顺康朝,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内证。元春忽忆及大荒山云云,证明石头即元春,又叫元妃,但不叫贾妃。但凡读者、研究者,通常将这三个人名混作一人,是未谙玄机。贾妃叫黛玉,又叫二丫头。甲申年宝玉七岁,黛玉"约有十七八岁",故为"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三加四等于七,"可怜停机德",钗黛"人却一身"。二丫头"纺起线来",宝玉"拧转作耍",其时只识"盘中餐",隔了数载,二丫头入荣府,二玉相见,宝玉第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话绝非"胡说",是真的在庄门见过,而此时宝玉已"数千字在腹",出口古今人物通考。
    顺治出家,是清史三大谜之一。十五钗画册中的元春、可卿,便是宝玉自己。十三回讲的是顺治驾崩。福临听见传事云板传来自己的死讯,哇的吐了一口血,继而大闹灵堂,被孝庄打了二十大板,成了智通寺老僧,他写下了这本名垂千古的巨著。戚蓼生以"盲左腐迁"比喻作者,除了肯定红楼一书在史学上的地位之外,还告知我们:作者眼睛瞎了,故"即聋且昏";受过宫刑,故二十六岁时的福临,已"龙钟"老态。
    《红楼梦》是一部明清帝王本纪,书中人物四百,但"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故吴玉峰题曰《金陵十二钗》。湘、缕二人的阴阳论,讲的是《红楼梦》的游戏规则,至于人物的年龄及孰长孰幼的问题,作者又有特别设限:直至四十九回,凤姐儿等十二个,"皆不过十五六七岁","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这两句话纯粹是作者说的,脂砚斋则有"自执金矛自执戈"的提示。这些,无疑都是我们读懂红楼务须遵守的规则,多点逆向思维,不然会"越研究越糊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