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大观园与花塘》第一章—— 花塘村的地理方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江苏省测绘局编制了(99’最新版)《江苏省地图册》。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了该地图册。
    《江苏省地图册》第34页、第35页的内容是“南京市、江浦县、江宁县”。这两页的比例尺是 1:450000,即 1厘米比 4.5公里。
    花塘村之村委会所在地是“花塘街”。
    花塘街到南京市的中华门,直线距离是 25公里。
    从中华门到花塘街,有多条公路可供通行。其中里程最短的路线是:中华门—— 板桥镇 —— 谷里镇 —— 花塘街,约 30公里。
    花塘街在南京城的西南方。
    第一节、陆郎街沿革之简介
    2000年以前,花塘村属于南京市江宁县陆郎镇。2000年以后,江宁县改为江宁区,陆郎镇撤并到江宁镇。因此,现在花塘村隶属于南京市江宁区的江宁镇。
    陆郎镇虽被撤消“镇”之番号,但仍以“街道办事处”的名义而存在,俗称为“陆郎街”。陆郎街是“街道办事处”之“街”(其上有“镇”),而花塘街是自然村之“街”。
    高国藩教授在《曹上村里说曹雪芹家族》里写道:“我终于在 1992年十月中旬来到江宁的陆郎乡采风。”
    可见,陆郎街在 1992年的建制名称是“陆郎乡”。
    陆郎街是否与三国东吴的大将陆逊有关系呢?可能没有关系。因为在清代同治六年修订的《上江两县志》之附图上,在相应的地理位置上有“六郎桥镇”,而没有“陆郎街”。是“六”而不是“陆”。
    从花塘街沿公路向西南走 3.6公里,就可到达陆郎街。
    第二节、江宁区沿革之简介
    所谓“上江两县”,指上元县、江宁县。现代的江宁县,在清代分属于上元县和江宁县。东边是上元县,西边是江宁县。两县的衙门同在南京城里,北边的是上元县之衙,南边的是江宁县之衙。
    聂伯纯、韩品峥编著了《太平天国天京图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年 12月版)。在《太平天国天京图说集》第 9页有“第三图。1853年 3月太平军围攻南京时清方城防图”的说明。其文曰:“南京为东南重镇,明代称应天府。清初以南京为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治上元、江宁二县,同城而治,江宁辖城西南部,上元辖城东北部。两江总督衙门(辖江南、江西二省)及江宁布政司、江安督粮道署等也设在南京。”
    可见,上元县、江宁县在清代有管理南京城区之职责。到了现代,上元县、江宁县合并为江宁县,县治迁到东山镇,管理城区的职责自然被取消了。
    解放后,随着南京城的近郊区的扩大,江宁县的范围也就逐渐相应的缩小了一些。现在南京城近郊区的龙潭镇、摄山镇、栖霞镇、尧化镇、燕子矶镇、迈皋桥镇、玄武湖镇、马群镇、石门坎镇、红花镇、雨花镇、铁心桥镇、西善桥镇、双闸镇、板桥镇,原来都是江宁县的(见《江苏省地图册》)。
    2000年以后,江宁县改名为江宁区,成为南京市的面积最大的区。
    第三节、陆郎街的地理方位
    陆郎乡——陆郎镇——陆郎街,其管辖范围基本上是相同的。
    陆郎街辖有:花塘村、陆郎村、河西村、河东村、西宁村、荷花村、朱门村、牌坊村、大庙村、张府村、庙庄村和陆郎林场。
    陆郎街西北邻江宁街,西邻铜井镇,东北邻谷里镇,东北近东山桥镇,东邻陶吴镇,东南邻丹阳镇,东南近横溪镇,
    陆郎街南邻安徽省马鞍山市的濮塘镇、霍里镇。
    第四节、花塘村的周边
    花塘村是个行政村。花塘村周围的行政村有:牌坊村、陆郎村、上湖村、大塘村、庙庄村、张溪村、公塘村。东南有陆郎林场。
    张溪村、公塘村隶属于谷里镇。
    上湖村隶属于江宁镇的江宁街。
    牌坊村、陆郎村、大塘村、庙庄村,均属于江宁镇的陆郎街。
    花塘村与南京市城区直线相距 25公里。
    花塘村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城区相距 18公里。
    花塘村与周边各镇的街区的直线距离如下:
    到江宁镇 7公里,到铜井镇 9公里,到丹阳镇 20公里,到横溪镇 14公里,到陶吴镇 12公里,到谷里镇 5公里;到安徽省马鞍山市的濮塘镇 11公里,到其霍里镇 14公里。
    花塘村与祖堂山相距 11公里。(祖堂山海拔 255米)。祖堂山在花塘村的东北方。
    花塘村与云台山相距 11公里。(云台山海拔 319米)。云台山在花塘村的西南方。
    祖堂山、云台山皆属于江宁区。
    花塘村与长江相距 10公里。
    第五节、花塘村的交通条件
    花塘村境内有东北——西南向的地方公路贯穿,将花塘村与外界紧密相连。
    花塘村有西向的乡间公路,在江宁河畔上地方公路后,向北可达江宁镇的街区。
    花塘村与禄口机场相距仅 20公里,沿三环公路到禄口机场有 26公里。禄口机场在花塘村的东方。
    花塘村境内贯穿的地方公路,与南京市三环公路的陆郎段相接,从花塘村的西南端到三环公路仅二公里。
    宁(南京)铜(铜陵)铁路线的江宁车站,与花塘村有公路相接,相距 8.6公里。宁铜线是沿江铁路线的东端。沿江线西起重庆、东至南京,即将全线竣工,是我国东西走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
    花塘村与江宁区(城区)相距 22公里。江宁区(城区)在花塘村的东北方。江宁区(城区)有 104国道经过。
    花塘村西与 205国道相距 5公里。
    花塘村西与宁(南京)马(马鞍山)高速公路相距 4.3公里。
    花塘村东与宁(南京)淳(高淳)高速公路相距 20公里。
    第六节、江宁河
    花塘村西侧紧靠江宁河。江宁河直达长江。
    江宁河的入江口在江宁镇的新洲村、邵庄村、三山村的交界点。再精确一点,入江口即最后的 0.5公里,是新洲村与邵庄村的界线。其对岸是南京市江浦区的桥林镇。
    江宁河的流向是自南而北。其源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濮塘镇。河水的最南端即在安徽省境内的河段只有 5公里。江宁河全长 27公里。江宁河在江苏省境内有 22公里,这 22公里全在南京市江宁区的江宁镇境内。江宁河自南而北,流经陆郎街和江宁街。
    江宁河的主河道可以航行小船。
    在高桥村的南端,有支流入江宁河。此支流多半在花塘村境内,俗称为“花塘河”。花塘河的基本流向是从西南到东北,入江宁河。再精确一点,在花塘街以南,花塘河从西南流向东北;在花塘街以西,花塘河从东流向西。
    到涨水时,花塘河可航行小船。
    在花塘村考察之期间,我特别关注花塘河。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在我潜意识的规划中,花塘河就是将来江宁大观园风景区的环城河!
    有一天,花塘村的村长盛保华同志带我参观花塘村的周围,他颇为自豪的向我介绍该村的排灌站。当时正是公历的八月上旬,眼前的花塘河的河水不是特别深。我联想到如果将来要把花塘河改造为江宁大观园风景区的环城河,水量是否不够?如何从长江引水?是否要专门兴建引水的工程?于是,我就问道:“如果要抗旱,这长江的水怎么来呢?”盛村长爽快的答道:“好办,好办,沿着江宁河,把长江水倒灌进来就是了,每次大抗旱都是这么做的。”
    村长的朗朗笑声,打消了我的一切顾虑。
    是的,就利用自然的江宁河及其支流花塘河,就利用现成的农村抗旱的排灌系统,就完全可以解决未来的江宁大观园风景区的环城河的引江水的问题!
    按照我的关于江宁大观园的设想,花塘河就完全变为大观园风景区的环城河。环城河中的游艇,可沿江宁河进入长江。
    倒过来说,游艇或特制的木船,可从长江沿着江宁河进入江宁大观园风景区的环城河。当我们离船登上环城河码头时,可以体验黛玉小姐“弃舟登岸”的感觉。
    第七节、花塘村“地广人稀”
    若问我在实地考察之后,花塘村给我的最大的意料之外的惊喜是什么?
    我的回答也许使您感到意料之外。
    我的回答是——花塘村的“地广人稀”!
    我的第一个惊喜是知道花塘村与《红楼梦》有关、与大观园有关,这个惊喜是高国藩教授通过他的大作给我的!在本书中,我专门有一节文字予以叙说。
    为什么花塘村的“地广人稀”能形成我的第二个惊喜呢?
    我在来花塘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对花塘村的许多方面已有初步的了解。花塘村的许多条件,例如:花塘村的民间传说及《红楼梦》氛围;花塘村的地理方位——离南京城不远又不近,在南京城的西南方正符合“芳园筑向帝城西”;花塘村优越的交通条件再加上天然的江宁河;等等;都令我非常非常满意!
    我唯一的担心是——花塘村的土地面积够不够?
    我设想中的江宁大观园风景区,是一个正方形的方城,其边长为三公里,其面积达九平方公里!
    花塘村的施德荣同志,专门为我寄来了一张关于花塘村的地图,该图以花塘村为主,附有与周边各村交界的地理情况。
    我在这张花塘村地图上设想与规划江宁大观园风景区的范围,以花塘村为主,涉及花塘村南边的几个村的北界一带。
    这样,江宁大观园风景区是否摆得下,关键就在于花塘村的土地面积够不够。
    从地图上看,花塘村的土地面积是足够的。但是,在八十年代我当过乡镇干部(湖北省黄冈县禹王城区办公室副主任),深知人口与土地之关系。
    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行程已近,再写信询问,已经来不及了(信件往返需要半个月)。反正即将动身了,干脆来到花塘村再问。
    有一天,正逢村干部们开会,在开会前,我向村长问“贵村的土地有多少?”村会计代为回答,他根本不看笔记本,将本村的人口、土地、经济情况等方面的极详细准确的数据倒背如流,令我赞叹不已。
    花塘村人口仅三千,而地有一万二千多亩,这也就是说,人平四亩土地。
    这个人口与土地之比例,在土地富余的地方,根本不算什么。可是,花塘村是大都市南京城的郊区,花塘村在江南,这就令我格外惊喜了。
    这种惊喜还来自于我潜意识的比较之中。
    我的故乡是湖北省的团风县,这里人平只有一亩土地。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湖北省的鄂州市,这里人平只有一亩土地。
    相差四倍,感觉到底是不一样。
    我在花塘村住了半个月,丝毫没有人口密集之感。地方真大,我走访了许多自然村,脚都走疼了,但还有一半的自然村,我还没有去过。例如:村西南境的蒋门山,我只远远看到它的高耸和云雾缭绕,却来不及去一趟,其山腰的山北村(自然村),也是来不及拜访的。
    有一天,我起了个大早,沿着村内的大道悠闲的逛着。我放眼看去,顿生辽阔旷远之感,贴着地面的雾气,腾腾冉冉的,绵延无限。过了一会儿,旭日喷薄而出,金光铺满了广袤的大地。
    村支部、村委会专门安排盛村长(标准称呼应为“村委会主任”)带我在村内参观(盛村长花费了四个整天)。除了去南京城、江宁区(驻地为东山镇)、江宁镇(驻地为江宁街)的时间共计三天外,其余十二天我都在村内转。
    花塘村内有平原、有山冈,亦有高山(蒋门山海拔二百米,给人以高山之感)。山冈有圆圆的山包,亦有蜿蜒的“山脉”。大自然将这些山冈随意散布在花塘村境内,而山冈又与平原相间,颇有峰回路转之景况。我走在花塘村里,时常“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千亩茶园或起伏,或层累,葱葱萃萃的,令人流连忘返。
    花塘村三千人,大约有一半人是不到田野的(老人和幼儿,老师和学生),有几百人是奔波在外的。村内有个砖瓦厂,又容纳了百多人。这样,到田野(含茶园)的不到一千人,散布在一万多亩的土地上,花塘村给我以“地广人稀”之感,就是很自然的了。
    “地广人稀”,人口压力就相应小一些,将来兴建江宁大观园风景区,就会顺利一些。而且可以作到:除了少数几个自然村外,其余大多数自然村都可以留在原地不动。
    设想中的江宁大观园风景区,其主要部分在花塘村的南部,其主体——大观园——在花塘村境内。
    花塘村有足够的面积来容纳这设想的一切,有足够的“悠闲自在”来应付将来的拆迁,将来一切的运作都必定是平静和泰然的。难道这不值得令人兴奋吗?
    这就是我的惊喜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