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以《盆竹限韵》来否定“己卯冬月定本”和“庚辰秋月定本”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盆竹限韵》
      爱新觉罗·敦敏的《懋斋诗抄》第149首诗是《盆竹限韵》。其诗云:
    5 c) N2 D* s" q. [4 H+ \布石苔分断砌痕,几竿苍润恰宜盆。
    碧深凉雨寒侵案,翠染疏烟緑到樽。
    对榻忽疑开蒋径,傍窗别欲赋淇园。
    此君随处堪移置,啸咏何妨悄闭门。/ V  t+ Y: @( w  {$ s  
    第二节、己卯本、庚辰本第三十七回的白海棠诗
    己卯本、庚辰本第三十八回写道:
    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  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濯)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代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是: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说道:“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说着递与众人。众人道:“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到弄了两首,那里有许多话说,必要重了我们。”一面说,一面看时,只见那两首诗写道: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第三节、《石头记》演化了《盆竹限韵》
    《石头记》白海棠诗共六首,与《盆竹限韵》对照,甚有关联。
    一、限韵
    (一)《石头记》白海棠诗的限韵是“门盆魂痕昏”。
    (二)《盆竹限韵》的限韵是“痕盆樽径门”。
    (三)两者的限韵同了三个字““门盆痕”。
    特别是第二个字都是“盆”!
    二、用词
    (一)韵字用词“门盆痕”
    (一)《石头记》白海棠诗的韵字用词有“门盆痕”。
    (二)《盆竹限韵》的韵字用词有“痕盆门”。
    (二)“宜盆”
    1、史湘云《白海棠和韵·其二》第二句有“宜盆”。
    2、《盆竹限韵》第二句有“宜盆”。
    (三)“砌”
    1、宝钗《咏白海棠》第四句有“砌”。
    2、《盆竹限韵》第一句有“砌”。
    (四)“苔”
    1、宝钗《咏白海棠》第一句有“苔”。
    2、《盆竹限韵》第一句有“苔”。
    (五)“雨”
    1.1、探春《咏白海棠》第二句有“雨”。
    1.2、宝玉《咏白海棠》第六句有“雨”。
    1.3、史湘云《白海棠和韵·其一》第六句有“雨”。
    2、《盆竹限韵》第三句有“雨”。
    (六)“翠”
    1、探春《咏白海棠》第一句有“翠”。  
    2、《盆竹限韵》第四句有“翠”。
    三、写作时间皆为秋季
    1、在《石头记》第三十七回,诸诗人写白海棠诗,事在秋季。
    2、《盆竹限韵》的写作时间是秋季。
    四、寒冷之意
    1、史湘云《白海棠和韵·其一》第三句有“自是霜娥偏爱冷”。
    2、《盆竹限韵》第三句有“碧深凉雨寒侵案”。
    五、皆为盆栽的植物
    1、《石头记》第三十七回里的白海棠,是盆栽的。
    2、《盆竹限韵》里的竹,是盆栽的。  
    六、皆有关门之意
    1、宝钗《咏白海棠》第一句有“珍重芳姿昼掩门”。
    2、《盆竹限韵》第八句有“啸咏何妨悄闭门”。
    第四节、己卯本、庚辰本第三十八回的《供菊》
    己卯本、庚辰本第三十八回写道: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第五节、《供菊》与《盆竹限韵》
    一、皆有“案”
    1、《供菊》第二句是“几案婷婷点缀幽”
    2、《盆竹限韵》第三句是“碧深凉雨寒侵案”。
    二、“蒋径”与“三径”
    “蒋径”就是“三径”。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逃名》写道:“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1、《供菊》第三句是“隔座香分三径露”。
    2、《盆竹限韵》第五句是“对榻忽疑开蒋径”。
    第六节、孰先孰后?
    《石头记》第三十七回的六首白海棠诗,与敦敏的《盆竹限韵》,孰先孰后?
    《石头记》第三十七回的《供菊》,与敦敏的《盆竹限韵》,孰先孰后?
    我想:由《盆竹限韵》扩展到六首白海棠诗及《供菊》,比较容易;由六首白海棠诗及《供菊》压缩成《盆竹限韵》,比较困难。
    当然,可能有人与我的想法正好相反。
    是否能说这个“孰先孰后”问题的两种相反的答案可以并存?
    我执其一端,沿着《盆竹限韵》在先而“六首白海棠诗及《供菊》”在后的思路继续探讨。
    第七节、《盆竹限韵》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秋季
    一、“《懋斋诗钞》的编年从总体上看是可信的”  
    2010年8月17日,我在《中国文学网·百年红楼梦》上发表了《我对<懋斋诗钞>编年的总体认识》。该文第八节是《我对《懋斋诗钞》编年的总体认识》。该节写道:
    “综上所述,我认为:
    1、《懋斋诗钞》编年有问题的诗歌只有21首,仅占懋斋诗钞》诗歌总量231首的百分之九。
    2、《懋斋诗钞》的编年从总体上看是可信的。”
    《盆竹限韵》不属于“《懋斋诗钞》编年有问题的诗歌”。
    《盆竹限韵》在《懋斋诗钞》的“壬午年”内,即乾隆二十七年内。
    二、《盆竹限韵》的位置
    《盆竹限韵》是《懋斋诗抄》的第149首诗。
    (一)《盆竹限韵》前后的诗歌名称及顺序如下:
    第144首:《秋夜感怀》。
    第145首:《秋海棠限韵》。
    第146首:《和敬亭同朱大川、贻谋、子雨饮集见怀之作》,第六句是“秋声花院棋”。 I3 H# `9 p2 u
    第147首:《次韵敬亭西河泛舟》。! I( \" t! j0 v/ k, n6 G. _
    第148首:《秋郊晚眺次敬亭韵》。
    第149首:《盆竹限韵》。
    第150首:《九日和敬亭韵》。(注:“九日”就是重阳节——九月九日。)
    第151、152首:镜中灯次韵二首。其第一首第三句是“秋潭影散虹千尺”。
    第153首:《怀敬亭、贻谋逰潞河》。与敦诚《四松堂集》对照,可确知这次“敬亭、贻谋逰潞河”事在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十四夜。 ~5 Q
    (二)《盆竹限韵》与《九日和敬亭韵》同在《懋斋诗抄》第85页。
    (三)显然,《盆竹限韵》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秋季。
    第八节、以《盆竹限韵》来否定
    “己卯冬月定本”和“庚辰秋月定本”
    因为《盆竹限韵》在先而“六首白海棠诗及《供菊》”在后,又因为《盆竹限韵》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秋季,所以,“己卯冬月定本”和“庚辰秋月定本”都不能成立。
    (注:此“己卯冬月”是乾隆二十四年冬月,此“庚辰秋月”是乾隆二十五年秋月。)
    所谓“己卯冬月定本”和“庚辰秋月定本”都是书商故弄玄虚而写下的。
    第九节、传递者可能是朱大川
    我认为:曹雪芹原创了《红楼梦》。永璧是《石头记》的第一作者,程日兴是《石头记》的第二作者。程日兴晚年应是永璧的清客。
    谁将敦敏的《盆竹限韵》传递给永璧、程日兴?
    我猜测:传递者可能是朱大川。
    朱大川是汉族文人,擅长绘画、吟诗,经常奔走于皇亲国戚之门。
    敦敏写《盆竹限韵》时,朱大川正在北京。
    《盆竹限韵》是《懋斋诗抄》的第149首诗。
    《懋斋诗抄》的第146首诗是《和敬亭同朱大川、贻谋、子雨饮集见怀之作》,I3 H《盆竹限韵》与《和敬亭同朱大川、贻谋、子雨饮集见怀之作》,两首诗的写作时间相隔极近。
    p2
     
    2011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