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中的“四个儿子”之谜 ——兼谈《红楼梦》中的中秋节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晓琦 参加讨论

    《红楼梦》有两处提到“四个儿子”,一是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宁国公有四个儿子,二是第76回中秋节时尤氏讲的一个笑话中提到了一家子有四个儿子。两者的相似之处,非常容易令人产生联想:两者的内涵是不是一样的?当年俞平伯先生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其实,两处“四个儿子”的说法,其寓意是完全不同的。
    宁国公有四个儿子的史实内涵是:宁国公指的是清太宗皇太极,他的四个儿子指的是四子叶布舒、七子常舒、九子福临即顺治皇帝和十子韬塞。为什么要这样构思呢?因为在康熙第一次和第二次去五台山的1683年,皇太极的儿子中活着的就是这四个人。四个儿子的说法在程乙本中为“两个儿子”,则是指:在康熙第三次即1698年去五台山的时候,皇太极活着的儿子只有两个人了:七子常舒和九子福临即顺治皇帝。
    这就是说,这个细节及其两种不同说法,都是结合康熙去五台山之事来写顺治实际上还活着之事的。
    但是,这些寓意,作者显然没有办法直写出,故作品中关于宁国公四个儿子的具体交代,则是具有其他寓意的虚笔了。其虚笔的寓意是:
    宁国公四个儿子,这是喻指天聪、崇德、顺治和康熙朝。异文“两个儿子”,则是指顺治朝和康熙朝,因为从朝代的更替上看,这两个朝代就好比皇太极即天聪朝和崇德朝的“儿子”一样了。就是说,这里关于宁国公儿子的说法,在虚笔的意义上只是关于朝代年号的变换的“假话”。
    宁国公长子贾代化,正是对此种构思的提示。具体地说,“贾代化”即“朝代变换的假话”,就是1626年9月1日庚午日和1636年4月11日乙酉日的隐语。前者是皇太极继承父亲的汗位登基之日,后者是皇太极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登基的日子,这两个日子的天干之间是乙庚化金的关系,年号的变更好比朝代的替换,故名“代化”。代化长子贾敷,是喻指崇德朝,故说他八九岁便死了:从崇德元年即1636年,到崇德八年即1643年,崇德朝共历八年,好比贾敷活了“八岁”。而1643年时崇德年号还没有消亡,在1644年即顺治元年的时候崇德年号才真正消亡,也就好比贾敷死于此年也就是“九岁”了。“贾敷”谐音就是“假父”,喻指这里关于父子关系的说法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父子关系,而是有其他特殊寓意的。次子贾敬袭官,则是指顺治继承了皇太极的皇位。
    尤氏关于四个儿子的笑话是:“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孔,四儿子倒都齐全,偏是个哑巴。”
    这里的“四个儿子”的虚笔,我已经讨论过了,也是从朝代的变更的角度去构思的,兹不赘述。现将其实笔的寓意补充如下:“大儿子”是指顺治二子福全、“二儿子”是指顺治三子康熙、“三儿子”是指顺治五子常宁,“四儿子”是指顺治真正的皇七子即曹宣。
    《永宪录》卷三:“裕宪王向以损一目不得立。”这是说福全因为损伤了一只眼睛,故没有被立为太子。据此,我们知道顺治二儿子裕宪亲王福全小时候损伤了一个眼睛。在1679年顺治的假七子隆禧死亡之后,顺治的儿子中活着的只有福全、康熙、常宁和曹宣四人,在这四个人的排行中,福全就变成了“大儿子”了。
    那么为什么要说康熙“二儿子只一个耳朵”呢?这是在暗示康熙的帝王身份。因为“一个耳朵”就是“偏听”进而扣“偏信则暗”,而按照作品中的射覆手法,“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扣帝王身份。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资治通鉴》卷192唐纪八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那为什么又说顺治五子常宁“三儿子只一个鼻孔”呢?这是在暗示常宁的皇五子身份。我们都知道“一个鼻孔出气”的俗语,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和别人完全一致,多用于贬义。作者将这个说法用“一个鼻孔”来表示,因为一个鼻孔当然就只能“一个鼻孔出气”了。这是在喻指常宁的排行与福全和康熙二人在排行上的数量关系:常宁是五子,福全是二子,康熙是三子,福全和康熙两个人的排行之和是五子,在这个意义上,常宁和两个哥哥就完全一样,两个哥哥合在一起就好比常宁一个人一样,也就好比两个哥哥变成了一个人即“一个鼻孔出气”了。
    现在剩下的问题是:“一个鼻孔出气”的说法,在《红楼梦》作者所处的年代是否存在。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晁住媳妇就是合珍哥一个鼻孔出气……。”《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的作品,最迟也不会晚于康熙年间。则“一个鼻孔出气”说法的产生自然要比《醒世姻缘传》早多了。
    至于说曹宣为“哑巴”,其寓意就比较简单了:作为顺治的皇七子和皇太子,曹宣是无法向世人讲明真相的,也就好比无法开口说话的“哑巴”了。
    尤氏在中秋节讲这个有关四个兄弟的笑话,其实是大有寓意的。在《红楼梦》中,中秋团聚,指的是曹宣去五台山和亲生父亲团聚。而福全和常宁都死于1703年的六月,故中秋节时讲一家子四个儿子都活着的笑话,是在暗示:曹宣(荃)去五台山的时间早于1703年,因为1703年的中秋节时福全和常宁都死了,就好比在中秋节时无法讲一家子四个儿子的事情了。就是说,这个笑话的寓意是在写曹宣去五台山的时间下限。
    据康熙四十年即公元1701年11月12日《内务府总管玛斯喀等奏请曹荃呈称户部交进豆草请与户部会议具奏折》:“据物林达曹全称,户部之普通等交进之豆草,接收后,将交进之呈文,由赵其昌等具奏”,可知该年的中秋节时曹宣还没有去五台山,因此可以推知,曹宣和父亲顺治在五台山团聚后所过的第一个中秋节,一定是1702年。
    根据作品中其他相关细节,我发现作者写曹宣离开曹家去五台山的时间是1701年年底,即曹宣去五台山的时间上限,此处无暇细论。
    探春曲辞中“一番风雨路三千”的寓意就是指曹宣的五台山之行。从北京到五台山的路程一千里左右(因为交通不发达,康熙年间从北京到五台山的路比现在要长些,现在的路大约500里之上,再算上五台山本身方圆200多里的路程,约为千里左右),1698曹宣随康熙去五台山往返为两千里左右,1701年年底曹宣去五台山路程一千里左右,合起来,曹宣的五台山之行共为三千里左右。
    中秋联诗时,黛玉和湘云数栏杆13根,用了13元韵。这13根栏杆的寓意是:从以古喻今法的角度看,用李治和李显父子的关系来类比和影射顺治父子的关系,唐太宗共14个儿子,李治是皇九子。李治共8个儿子,李显是皇七子。故从李治数到李显,共为13人。这就是说,作者通过李治和李显的联系,来写顺治和曹宣父子的团聚。湘云和黛玉共作了22韵,则是指:李治活了56岁,李显活了55岁,而顺治56岁是1693年,曹宣55岁是1714年,从1693年数到1714年为22年。妙玉续作了13韵,则是指,从1714年回数到1702年,为13年。就是说,这些细节通过李治和李显的关系,十分精确地写出了顺治和曹宣团聚后所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是1702年之事。
    中秋节时,有一个重要细节,就是贾母等人赏月的时候,从桂花树下,传来美妙的笛声。由于这个细节寓意十分重要,故作者通过回目加以强调,将其概括成“凸碧堂品笛凄清”。中秋节即顺治和曹宣的团聚,与笛子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笛子恰好能暗示和影射顺治和他的儿子们包括曹宣的关系:在顺治被记成死人时,即1661年1月时,顺治儿子们活着的算上曹宣共为七个人:二子福全、三子康熙、五子常宁、六子奇授、真七子曹宣、假七子真八子隆禧、假八子真九子永干。这七个人加上顺治,共是八个人,正好可以用笛子的八个孔来喻指:膜孔好比顺治,吹孔好比曹宣,六个按孔好比曹宣的六个兄弟,何况按孔需要用手指来演奏,手足正是兄弟的代称。笛子还有两到三个排气孔,正好可以喻指当时曹宣已经死了的两个哥哥:顺治长子钮钮和四子和硕荣亲王。
    由此就能发现为什么作者要设计“凸碧堂品笛感凄清”的说法了,这里的凸碧堂指的是1702年2月12日。《康熙实录》卷207中对康熙第四次去五台山即1702年去五台山有下面一段记载:“甲子,遣官祭先农之神。上幸妙德菴及碧山寺。”此次康熙是2月9日辛酉到达的菩萨顶,然后在2月12日甲子游览了妙德菴和碧山寺。据此,不算太笨的人自然就能发现《红楼梦》中的凸碧山庄,实际上就是五台山上的碧山寺和2月12日甲子日的隐语,因为曹宣在曹家的假生日就是2月12日即“阳文”,故此处便用一个凸字来加以提示。这就是说,凸碧山庄和凸碧堂的寓意是一样的,都是在写康熙游览碧山寺的日子即1702年2月12日。由于此年的中秋节时顺治和曹宣父子已经团聚,故中秋节的笛声要与凸碧堂发生密切关系。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何处梅花笛”的说法就是为了配合上述构思而设计出来的:如前述笛子是顺治和他的九个儿子的象征和喻体,而在1702年时,顺治和他的儿子们活着的共是五个人:顺治、顺治二子福全、三子康熙、五子常宁、七子曹宣,梅花五瓣,正好可以喻指这五个人,故在1702年中秋节时的笛声就是“梅花笛”了。
    综上所述,“何处梅花笛”的说法以及“凸碧堂品笛感凄清”的说法即中秋节的笛声,就十分准确地写出了1702年中秋节时顺治和曹宣父子已经在五台山团聚之事了:1701年的中秋曹宣还没有离开曹家,1703年的中秋福全和常宁已经死亡,无法形成“梅花笛”,故此时的中秋只能是指1702年。
    关于中秋节作品74回有如下一个重要细节:贾琏要200两银子,预备过中秋节时用。这个细节的寓意是:从1702年的2月23日,到8月15日,为200天。为什么要突出2月23日与8月15日的这种关系呢?因为在正史的虚假记载中顺治死于1661年1月7日,而他24岁生日即1661年1月30日和1月7日月加日减,就是2月23日。
    从2月23日到8月15日为200天,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是其间必须有一个闰月,二是其间大月必须比小月多一个月即四个大月,三个小月。从1661开始,具备这个条件的年份有:1667年、1675年、1678年、1683年、1694年、1702年,现在掌握的有关曹宣的史料表明,1694年或者此年之前,曹宣不可能去五台山,故这个200两银子的细节表明,曹宣去五台山和顺治在一起所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只能是1702年了。
    过去对中秋节的理解有不到位或过于精细复杂的地方,暂以此处的理解为准,以后有新的发现再做修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