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略论陈晓旭与林黛玉的相似度之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冯先中 参加讨论

    在北京卫视一档怀念陈晓旭的节目中,欧阳奋强用一句话,评价了陈晓旭在《红楼梦》中的表现,他说:“在整个剧组中,能最完美还原演绎了曹雪芹笔下人物对,就是晓旭了。”红学家、红楼梦编剧周岭也深深感慨道:“现在再也选不出晓旭这样的演林黛玉的人了。”
    陈晓旭虽说是在演电视剧中的林妹妹,但我却没有感觉她是演剧,而是觉得她就是黛玉,形神合一,风姿清高绝尘,她的灵秀之美,她的风流正如一块温玉,不外溢不耀目,却晶莹剔透、宝光流动。她的灵秀之气,含蓄之美独步天下,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
    拿越剧《红楼梦》中经典唱词“玉精神,花模样”“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来评价陈晓旭演的林黛玉,可谓是精准奇妙,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神韵俱出。
    读了上面的文字,再回味重看陈晓旭版的林黛玉,我由衷惊叹:“陈晓旭与林黛玉确实是太相似了,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现身于人间。仿佛是《红楼梦》里的仙女绛珠仙草,为还泪给神瑛侍者化身于林黛玉一样,陈晓旭也是为林黛玉而生的。
     
    形似
    通常评价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剧中人物成功与否,常常要用到相似度这个词,即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
    就先从“形似”开始说吧:(说明一点,我将气质因素归纳到形似范畴)
    文革前对红楼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范畴,文革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红楼梦研究逐渐向文学、艺术等方面转移,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开始被红学界认识欣赏推崇。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追求天地人之美,他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进行了新的熔铸和积累,具备了极深的美学造诣。将杨贵妃的丰美赋予薛宝钗,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美赋予林黛玉,从而突出二大主人公黛钗所具有的绝世佳人姿容。
    美若天仙、沉鱼落雁、闭花羞月、国色天香往往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
    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最倾注心血的一个人物,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她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宝玉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
    “天上掉下来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开篇文字指明黛玉本为天上仙女,乃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仙草化身,换得人形”,乃是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天生丽质,清秀非凡之美。天地人间,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物皆是。
    《红楼梦》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容貌美的: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外形眼睛不大、个子不高,似一副病态、柔弱的模样。
    诗词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词句,描写了黛玉西施式的清瘦病态美,袅娜风流的外形美,突出了黛玉内在悲剧性格之美,尽现了她迷离、梦幻、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清丽灵幻,优雅绝俗的独有气质。
    读了上面林黛玉外貌气质美的描写文字,可能有的网友要说了:“曹雪芹神笔塑造虚构出来的这么一个尽善尽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仙美女,在哪儿找啊?”
    的确,为了让观众还没有开始看剧情,第一眼的印象就认可,这就是自己心中的,活灵活现的,真实的一个林黛玉,达到完美还原演绎原著中林黛玉艺术形象的目的。当年红楼梦剧组为了找到最适合演林黛玉的演员,可谓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因为一部好的电视剧的成功失败,主角的表演至关重要,何况是拍红楼梦巨著。所以,导演把选拔宝、黛、钗演员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当时还不允许大张旗鼓地搞什么全国性的海选,只是由导演组在专业文艺团体中选调,就是看中了一个人,调来试训一下,若满意就定下来演某个角色。
    中国是一个出典型东方美女性的地方,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闻名遐迩。找一个如花似玉般的美女并不难,可是要在现代中国,要找到如黛玉这般一个具有超凡脱俗,独特性格,古典气质的美女,那可真是大海里捞针啊!
    因为书中已经很清楚交代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江南美女,所以一开始选拔工作重点是放在江浙沪皖一带,导演组跑了很多地方,找了不少演员,但都不是很满意。这时,始料未及的是,一个原不在他们视野之中的北方女孩,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就是毛遂自荐而来的 陈晓旭。
    这正是“天上掉下来一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一位工作人员回忆了当时的情形:
    “小王,你看看这封信,看完后入档,这位好象有点门儿,王导也看了,说可以留下。”小潘说完,递过一个沉甸甸的大信封。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只见里边装着一封厚厚的自荐信,两张剪报(是她的作品),一张画报封面和几张不同角度的小照,一切手续齐备,真不愧是个有心人。画报封面是自荐者本人:一位纤细文静的姑娘,手抚着胸前的辫梢,一只手支撑在背后,坐在一片绿草坪上,显得那么恬静、秀美,眉宇间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忧郁…… 
    自荐信上,娟秀,端正的字体很让人入眼,细细麻麻的几大篇,我居然能一口气读完,文笔显得非常自然流畅。 
    不夸张,不吹虚,非常客观的自我分析,直截了当的提出自己想饰演林黛玉,对人物的分析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看来还是个小红学家呢! 
    剪报上的两首小诗是她最近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习作。我不由地读出声来”
    60年代中期,陈晓旭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一个京剧世家,一个楚楚动人、极富艺术气质,又长着一副忧郁模样的女孩子,生就一副弱不禁风的古典小美人模样,从小就被同学们冠以“林黛玉”的雅号。
    陈晓旭的艺术潜质很快就显现出来,在学校的各种文艺演出中都担任主角。15岁中学毕业后,她进入鞍山市话剧团工作。
    一天,陈晓旭的男友在《大众电视》上看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正在挑选饰演宝、黛、钗等角色的演员,便兴冲冲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晓旭,并取来纸和笔,对她说:“写信吧!”
    “写什么信?写给谁?”陈晓旭一愣。
    “王扶林导演呀,告诉他,就是演林黛玉的最佳人选。”
    “我才不干那傻事呢!中国那么大,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平凡的小丫头。”
    他急了,生怕她耍小性子,失去这个难逢的机会:“你的外形、气质、爱好都接近林黛玉,而你又喜欢《红楼梦》,理解林黛玉,难道你就不敢去拼一次?”
    陈晓旭外柔内刚,终于被他激出了不服输的劲儿。她头一甩:“当然敢!”于是她一口气写完了信,挑选了一张她的照片,连同她的两首诗,一同装进信封寄走。
    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晓旭仍然充满了感激之情:“是他发现了我潜在的素质,没有他,我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这就是他们甜蜜的初恋。为了表示忠贞,离开鞍山之前陈晓旭与他领了结婚证。
    信寄出6天后,陈晓旭就收到了王扶林导演的回信,约她进京面试。她带着憧憬和希望来到北京,没来得及休息,就进行头场考试,回答了老师们近百个关于《红楼梦》的问题后,老师告诉她第二天上午再来第二轮面试。
    第二天清晨,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把这个孤单的小姑娘淋成了一只可怜的“落汤鸡”,她来到导演办公室等待应考时的那一幕,就像林黛玉初临荣国府,那么地苍白、胆怯、无助……。
    一位记者曾报道了他亲眼目睹面试时的场面:
    “她(指陈晓旭)外形瘦弱,一身浅绿色的衣裙被雨打湿了,一条长辫子垂在胸前,滴答滴答地往下掉水珠儿,一个人独自立在那里,也不言语,只是一双纤纤小手不停的抚摸着辨稍,面部表情有些忧郁、感伤和茫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羞涩、拘谨,矜持、腼腆”。
    可见,当时的那情景可真的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活脱脱的一幅林黛玉模样。
    面试中,她神形兼备的形象、对《红楼梦》及林黛玉的热爱、随口而出的诗词歌赋,都给导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让谁饰演林黛玉?还是让剧组难以定夺,也有人对陈晓旭演黛玉持有异议,提出陈晓旭毕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姑娘,脸型五官没有江南女子的精致等等,因而没有立刻敲定。又经过方方面面的综合考虑慎重研究,特别是导演王扶林、作曲王立平、编剧周岭等权威老师的力荐和坚持,终于决定由陈晓旭演林黛玉,现在已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他们的慧眼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个经典版的林黛玉,完美还原了一个曹雪芹笔下的真正的林黛玉形象,至今,当他们聚在一起谈到选陈晓旭的时候还情不自禁,津津乐道。
    陈晓旭在其回忆文字里也写了她听到导演组宣布由她演黛玉时的心情:
    “我的两只手紧紧地捏着衣袋里的杏子,但是一种神秘的预感把一切告诉了我。我在心里几乎与导演同时念出:林黛玉——陈晓旭扮演。
    尽管如此,我还是惊呆了!
    如果你也有一个梦想,还有一份真切的热望,那么,追求吧!它终于会实现的。”
    可能有人想知道,陈晓旭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因为拍的再好的剧照、写真照片,都不可能逼真地还原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人出来,非亲眼目睹方可。
    袭人扮演者袁枚(她自己也是一个大美女),在节目现场描述了84年北京剧组报到时的亲身感受:
    “我第一次看到陈晓旭时,就完全被陈晓旭的美所震撼,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人呢?晓旭的那种白呢,特别像个冰美人,冰洁的一个美人,觉得她那么漂亮,让我一下子有了相形见拙的感觉,”
    能让一个同样漂亮的女孩相形见拙,可见陈晓旭是多么的惊艳美丽!
    王熙凤初次见到林黛玉惊呼:“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脂砚斋跟批:“出于凤口,黛玉丰姿可知”。我在此也加批一句:“出于袁枚口,晓旭丰姿可知”。
    神似
     
    潇湘馆的竹影,用幽暗的绿色深染着你的眉尖
    你是眼泪的化身,你是多愁的别名
    二百年来,无数文化名士、读者对原著中的林黛玉人物形象,几乎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解剖式的研究论析,从她的思想、性格,才华,心理变化,身体上的病态,到她作的每一首诗赋,说的每一句话,做得每一件事,以及书中涉及到她的每一个故事情节的描写,与宝玉的爱情,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甚至她穿的服饰,住的房子等等。总之,有关林黛玉的一切一切,无所不及,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谓是滚瓜烂熟,熟记于心,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本文不可能也不须详细论述林黛玉,只是将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塑造林黛玉人物形象的主线情节段,拿来与陈晓旭的表演相似度做比较,这就是著名的“黛玉葬花”。
    大意:“林黛玉为怜桃花落瓣,曾将它收拾起来葬于花冢。如今她又来至花冢前,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此诗,恰为宝玉所闻。”
    一曲如泣如诉的葬花吟就是林黛玉对自己的人生悲剧咏叹调,让多少人儿断肠泪下,黛玉用充满眼泪的一生,唱出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歌。
    花儿已凋谢,红颜已消逝。“黛玉葬花”,葬的不是花,而是她对爱情的追求,人生的希望,生命中的一切……。黛玉葬花,分明就是一个备受封建专制摧残的弱女子在叩问苍天啊!落花,把那一时代,只能任人践踏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妇女命运,在她的心里唤醒了。
    但是,她不可能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认识追索,她只有把自己遭遇的悲剧命运,都归因于自己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凄惨身世,于是,有害的思家宿命情绪挥之不去,致使严重的忧郁症缠身。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飞絮、秋风秋雨等等,无一不在她的心里引起无家的哀痛。整个世界在她的面前,仿佛都变成了眼泪与忧愁的冰窟。
    曹雪芹用“黛玉葬花”寄托了他全部的思想、悲叹了他的坎坷人生经历,抒发了他的全部情感,是他从心底迸发出的一种悲鸣,一声呼号。
    有这么一段绝佳唱词,梦笔生花,将黛玉葬花之寓意之内涵,阐释解悟的淋漓尽致,意境极美,特引抄如下,与君共赏:
    “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我只为惜惺惺,怜同命,不教你,陷入污泥遭蹂躏,且收拾起桃李魂,自作香坟葬落英。”
    感谢科技的进步,发明了现代影视技术,可以将纸上的文学艺术转化为屏幕上的视觉艺术,一部优秀电视剧要将书中的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表现出来,实际上又是一次编剧导演演员再创作。 而从纯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艺术的表现力更逼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但这也给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个演员只具备了外形条件,要演好一个角色还是不行的。
    如香港拍的《金玉良缘红楼梦》,按外形气质条件,林青霞出演林黛玉是最合适人选,可是导演李翰祥却偏偏没有选她,而是让她演宝玉,为何?就是因为他认为林青霞的性格特点、表演风格、思想内涵与原著中的林黛玉有较大区别,从骨子里缺少黛玉的那种悲情。
    2010版《红楼梦》播出后之所以评价不高,宝玉黛玉演员选的不好表现太差是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导演非常强调忠于原著。坚持将本色表演定为这部剧的风格和基调,不可逾越。这既是选拔演员唯一标准,也是对演员演绎剧中角色的最重要的要求。
    “我们也不可能让二十几岁的人来演,因为他们没有那种纯真,幼稚的感觉。于是我们选择了一批年龄都在十七、八岁的人来演,尽管他们根本就没有演出经验,但是只要他们肯努力的学习,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纯真,天真的一面。” ——王扶林导演手记
    自越剧《红楼梦》文革后广为放映后,王文娟以她精湛绝伦的演技,在银幕上成功塑造了孤芳自赏、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形象。陈晓旭深深知道,要改变舞台戏剧的林黛玉形象,在电视屏幕上第一个塑造完全形象化生活化的林黛玉,那绝非易事。她最担心的是,这样演,观众是否能认可,虽然片子已开拍,但她仍感到心中无底,十分忐忑不安。
    她深深地认识到,作为全剧重头戏的黛玉葬花,其表演难度是对她演绎林黛玉角色的最大考验和试金石,若演砸了,全剧皆输,若能突破这一难点,其他戏份就迎刃而解了,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凭凭着自己对红楼梦、林黛玉的热爱和领悟,她坚信自己可以拍好黛玉葬花。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
    “我能够在上万名竞争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缘分。十几岁时,我就开始理解她、感受她,还把她的诗抄写在日记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
    —— 陈晓旭日记
    当然,她绝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内容,是去拜访了王文娟老师,直接向她虚心讨教演好林黛玉的心得和体会。
    陈晓旭自小只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痴迷古代文学经典,早在少年时代就看过轰动全国的戏曲电影《红楼梦》,尤其是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神圣的经典的艺术形象。今天能梦想成真,当面求师,她自然高兴万分。
    两代林黛玉一见面,陈晓旭的外貌气质就赢得了王文娟的赞许,一边不停地打量着晓旭,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连声称赞:“样子蛮好,很年轻,像一朵花…。
    接着,晓旭也顾不上客气,一口气提出了很多自己在表演上难以驾驭的问题,她急切地说:“林黛玉寄人篱下,孤单无倚,体弱多病。她和宝玉纯真爱情又遭到封建势力和周围恶劣环境的破坏,因此,处处给人一种哀伤愁苦的性格特点。可是,拍摄中导演提出还要表现她开朗、爱说笑,甚至逗得别人捧腹大笑及尖刻、孤高等性格上其他的东西,到底要怎样才能恰如其分的把握好火候、尺度?”
    王文娟对陈晓旭前来求教早有准备,她要把自己饰演林黛玉的所有宝贵经验和体会,毫不保留地传承给晓旭。从这一点可以说明,他们那一代的老一辈艺术家,人格是多么的高尚,无私,让我们肃然起敬。
    她亲切的对晓旭说道:“我演这个戏真的流了好些眼泪,每看一遍小说,每排一遍戏,都要流好几回。我看黛玉这个人感情是非常深的,爱情就是她的生命,宝玉没有了,她就死了。她争取理想的生活,但决不去投靠人家,讨好人家,决不用什么手段。而是以自己真诚的感情去换取对方真诚的感情。
    林黛玉是孤高自傲的,因为她聪明,看事情看得深,肚子里有学问。所以要演好林黛玉首先要懂得诗,理解了她的诗才能理解她。当年,我就背了许多诗,周总理还考过我呢!有一次,总理问我:你知道‘冷月葬诗魂’是哪一回?我答:是中秋赏月和黛玉湘云妙玉联诗。总理说:上句是什么?我说: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总理赞许地说:对对……”
    另外王文娟还特意向陈晓旭还强调了黛玉的性格悲剧:“莫怨东风当自嗟”,林黛玉的悲剧很复杂,所以人物也难演,光讲封建压迫太简单了。掌握她的感情也要有分寸,没有激情会平淡,感情太强烈又不象,尖刻了不可爱,不尖刻又不是林黛玉……”前辈艺术家从实践中得来的这些经验之谈,句句拨动晓旭的心,
    一时晓旭听得入了迷,茅塞顿开,忍不住也对起诗来,两个黛玉都好象进入了红楼梦世界,一时竟忘记了周围的人,背着诗,比划着,表演着,切磋交谈,亲密无间…… 。
    就这样,在前辈、导演、红学老师的指导下,在刻意接近和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身上的林黛玉性格,表演技巧被逐步放大强化,陈晓旭终于为观众再现了一个经典版的黛玉葬花。如果说王文娟演的“黛玉焚稿”是越剧红楼梦的精华和高潮,那么陈晓旭演的“黛玉葬花”就是电视剧红楼梦的精华和高潮了,它们共同演化代表着红楼艺术的最高境界。
    剧中有一个镜头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唯美意境:千娇百媚的大观园里,一个楚楚动人,肩扛花锄的女子(黛玉)冉冉走来,眼前是一片桃花凋零,她不禁触景生情,联想起自己寄人篱下万般凄凉的遭遇,禁不住低下头,以手拭泪……。
    观此悲景,怎不令天下人黯然神伤,顿生怜惜共悲之情也!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镜头至今仍然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陈晓旭自述她是怎样演绎黛玉葬花的:
    ““葬花”是我的重场戏,我准备剧本到很晚,才凉冰冰地上了床。闭上眼睛,要拍的镜头却连连在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我只好数数催眠,也不知数了多久才渐渐有了点睡意。
    朦胧中,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把我惊醒了。我拥被坐起,看见外面下着好大的雨。哎呀,那些花怎能经得起这样的风雨呢!明天的香雪海不知会是怎样的情景。我惦念着,竟一夜没睡安稳。
    天亮时,雨停了。我化好了妆,急忙赶到现场,下车一看,我不禁呆了。泥泞之中,梅花红红白白地落了一地,其中还有未放的花蕾,真的是红消香断了。我从没想到,美丽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我木然而立,心里有些酸酸的。落花犹人呵,谁又能知道自己的命运不会象这落花一样呢?
    此时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黛玉那份伤花感己的情怀。“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额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哀婉凄楚的葬花辞,原是一篇忧伤的课文,给落花,给流水,给凋零的春天,给她自己消逝的红颜。
    多愁的颦儿,即使远隔了二百多年,你哀婉的哽咽应犹在耳,你愁美的诗句仍然使我的心为之震颤。
    千古风流,“葬花”独你一人。
    我默默地穿了戏装,扛起花锄,从落红狼藉的小路上向前慢移……
    十几个镜头在凄凄冷冷中拍完了。”
    我低头沉默,心里飘过一缕凄冷,仿佛在沙漠里一样。我的脚下是一坯新堆起的花冢,早上零落的花瓣已快碾成香尘了,树上有两只麻雀很悲凉地叫着,好象在告别,然后各自飞走了。不知怎么,我的心猛然给牵动了,一阵酸楚从心中展开,于是这一天的所有感触,所有凄冷一下子泛滥了,眼泪已流了满脸,李耀宗从镜头里发现了这哀伤的一幕,连忙喊开机。我深知这样的哭泣放在这段戏中是会显得过火的,便拼命抑制,谁知适得其反,竟连肩膀也抖起来了。天哪,一直哭了个天昏地暗,一塌糊涂。
    后来,看到这个过火的镜头时,我俏然自问:“那样伤心,到底为了谁?为了那孤单的小麻雀,为了那堕入泥淖的残红?还是为了那忧伤的葬花人?”
    或或,是为了我自己?……
    这段自述告诉我们,陈晓旭已从精神层面领悟了黛玉葬花,把握表演要点,毋须置疑,一个经典林黛玉形象就此诞生了!
    “质本洁来还洁去”陈晓旭毛遂自荐要演林黛玉,说自己像黛玉、欣赏黛玉,认为自己特别符合林黛玉角色的要求。有此自信就是因为她在自己的人生中,保持了真情,顺从真心本性不被世俗污染,从来没有因为追求世间名利贪欲就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她真正是用心灵诠释林黛玉,还原林黛玉,她将林黛玉这个经典人物的艺术内蕴与其自身的生命熔铸为一体, 为林黛玉而生,为林黛玉而死,   她永远是人们心中的林妹妹 !
    悲剧命运的相似
    87版红楼梦播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据统计,至今各地电视台已重播600多次,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红遍全国。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陈晓旭的人生悲剧命运竟然与林黛玉是那么地相似。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正如陈晓旭在拍葬花时的不详猜想一样:“谁又能知道自己的命运不会象这落花一样呢?“那样伤心,到底为了谁?或或,是为了我自己?”,
    都是红颜薄命,因病而亡。《葬花吟》果然成了她们自作的诗谶悲曲。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坦率纯真的女性。有倾国倾城的娇美姿容,更具艺术唯美价值和魅力的,则是她丰富优雅的精神世界。“颦颦”二字,凸显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八十回后,贾府因涉身权利斗争失败,遭朝廷打击衰败(抄检大观园),宝玉受牵连,或入狱或逃离。黛玉面对如此巨大打击,可怜她是急痛忧忿,日夜悲啼,终于把她衰弱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爱化为泪水,泪尽夭亡,报答了神瑛侍者(在人间的化身宝玉)在天上灌溉绛珠仙草(在人间的化身林黛玉)的恩情,殉情予她在人世间唯一知己爱人宝玉。
    那一年事变发生于秋天,次年春尽花落,黛玉就“泪尽夭亡”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而陈晓旭自演了林黛玉以后,仿佛就一直生活,沉溺在黛玉的世界不可自拔。《艺术人生》节目《红楼梦》二十年再聚首,是陈晓旭生前最后一次上节目接受专访,她说:“我觉得给我最美好的印象和最美好的回忆就是红楼梦的林黛玉。”“演了林黛玉后,就再也没有演戏的冲动”,她甚至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当专业演员,仅仅因为自己与黛玉太相像、太相通,才被选中。
    “实际上我演林黛玉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林黛玉已成为我演艺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发现了精彩的大千世界,却又向我关上了一扇门,”
    —— 陈晓旭日记
    她毅然改变人生目标,投身于商场奋力拼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随后商场中的风风雨雨,把陈晓旭从一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磨练成了一位成功的商海女杰。
    1999年,陈晓旭偶然听到净空法师讲解《无量寿经》后幡然大悟,“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于是,她又一次改变了人生的轨迹,皈依佛门,成了净空法师的弟子。
    有网上传闻,说她是因为患上不治之症后,才看破红尘遁入佛门的,是不负责任的。节目里,晓旭的爸爸姑姑妹妹披露了很多内情:
    得知患病后,她爸爸力劝她去手术化疗,如果同意了,完全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为了永远保持林黛玉形象,她宁愿选择死,也不愿意手术化疗。她认为她既然是为林黛玉而生的,也就要为林黛玉而死。她真正做到了为艺术而献身!
    为澄清不实传闻玷污佛学,陈晓旭(法名妙真法师)曾经就其出家发表声明,称决非是因患病才遁入空门避世的,而是“我出家是更积极的人生选择,愿为佛教奉献终生。”
    本文无意去探究陈晓旭出家的动机,她选择出家,也未必能给众人一个重新审视世界的契机,想起1918年出家的李叔同先生,也是突然抛弃富贵安逸的生活“遁入空门”“改过自新”。我认为他们选择出家,一点也不感到惊奇,一个人若悟到超凡境界,产生了新的人生观,新的信仰,他们就会抛弃旧有的一切,金钱、权位,甚至家庭,义无反顾地去冲破物质利欲牢笼,重新选择自己新的生活,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角度,去面对人生,度过人生。我在上一篇论述的宝玉紫鹃惜春选择解脱入佛门,也是此意,与陈晓旭出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就不须再述了,说了也无益,世间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接受的。
    至于佛教,真的能普度众生,有改造社会,改善风气的功用?我将信将疑……
    还有一种说法,陈晓旭曾陷入严重的抑郁中,并想轻生。对这种议论陈晓旭并不否认。前面说过,陈晓旭因受林饰演黛玉这个角色的影响,陷入其中,从此精神上一直非常苦闷抑郁,多年来一直活得很累。她排斥跟外界来往,缺乏正常的生活乐趣。虽结婚但没有孩子,生意的红火,财富的积累,并没有让陈晓旭的心怀乐观起来。
    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她甚至声称,自己的心理年龄已经“超过了100岁”。
    由于长期抑郁苦闷,她是产生过极端的动机欲解脱苦恼。后来,在中国防治自杀专家朱海的心理辅导下,陈晓旭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摆脱了抑郁,最终选择了理性解脱,落发为尼。
    林妹妹、陈晓旭本都就属于天上,她们离开苦难人间重回天堂,也是好的选择。  
    本文资料引自:
    《梦里三年》   陈晓旭 .
    《宝黛话红楼》   欧阳奋强 陈晓旭 .
    《黛玉访黛玉》—记陈晓旭向王文娟求艺  周贤珍
    《我演林黛玉的体会》 王文娟.
    《红楼梦忆》—— 电视剧<红楼梦>拍摄散记   邓云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