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不朽的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牛婷 参加讨论
 
    “黛玉葬花”作为《红楼梦》中经典的一节为后来读者所津津乐道。故而在拍摄影片时导演们都十分在乎和重视此处。由于导演们的风格各有迥异,对经典的解读不尽相同,所以“黛玉葬花”一节被导演们以不同的形式诠释出来。我们单就87版电视剧《红楼梦》和李少红版(李版)电视剧《红楼梦》予以分析。
     情节分析  要分析影片,我们就必须对书籍《红楼梦》“黛玉葬花”一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准确地解读经典,提取其中的精髓,方能对两部影视作品加以比较。
    黛玉葬花的前奏是这样的:黛玉虽知宝玉待己真诚,但是否专一、是否真正地摒弃了“金玉良缘”一说,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彻底解决,她还未能彻底为宝玉掏出心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次,黛玉去怡红院叫门,刚好宝钗早就在那里,晴雯正抱怨宝钗“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又不知是黛玉,不肯开门,还说是“二爷吩咐的”,使黛玉错疑是宝玉指使的,这就使她想起了自己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在宝玉家“依栖”,到底是“客边”。按照她的自尊自爱、不枉不屈的性格,遇到这样的“委屈”事是会“认真怄气”的。但那种寄人篱下的“孤女”的处境又迫使她在“思父母,想家乡”的煎熬中还要加个“受委屈”,何况,这时她又听到怡红院里的宝玉宝钗二人的一阵笑语之声。那个“金玉良缘”的魔影又浓重地向她袭来,她想到自己的未来还是渺渺茫茫。所有这些,无论是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无论是处境险恶、前途渺茫,无论是少女特有的春恨秋悲、闲愁幽怨等等,终于形成黛玉的一种深忧极郁。于是,她从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知道自己的归宿是否要像“污淖陷渠沟”的落花,看到了落花和自己命运的相似之处,因而把自己的命运“外代”于落花,把自己的深忧极郁写成了那首感情容量很深的、具有极强感染力的《葬花吟》。在这首诗中,黛玉抒发了古往今来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艰难险阻下像落花一样的不能掌握自己命运、不能知道自己归宿的少女们共同的怨恨与悲伤。
    分析了葬花前的故事与背景,了解了黛玉葬花时的心情之后,让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两部影视作品对这一节的诠释吧。
      演员的演绎  87版《红楼梦》把“黛玉葬花”一节放到了第十二集的后半部分:祭拜花神那天,黛玉手执锄头、花袋等物来到花园里,看到宝玉正和众姊妹、丫头玩得高兴,便捡起散落的桃花装进花袋,独自一个人黯然地离开了。宝玉因寻不见林妹妹,见地上的落花无人收整,便捡起来,用衣裙兜着去了黛玉素日的葬花之地。到了葬花处,宝玉看到黛玉独自一个人忧伤地徘徊在桃树林中,收整落花,收来的花装进花袋,葬在树下。葬完花后,黛玉感时伤怀,坐在一方石凳上独自垂泪。不只是为黛玉,还是为春天的残景,宝玉也呆住了,怀里的花瓣不知不觉中散落了,随着污淖漂流而去。等黛玉看到了宝玉之后,狠狠心骂了句,没骂完便赌气走了。
    李版《红楼梦》把“黛玉葬花”一节放在了第十三集开头的部分:宝玉在祭拜花神节与众姊妹戏耍的时候不见了黛玉,便捡起落花,兜起来准备去黛玉平素葬花的地方,刚站起身便听到一阵凄婉的吟唱。于是,他面脸迷茫和惆怅地循声而去。走到花园深处,他看到黛玉正在一棵大树下沉思、伤心。不知是为黛玉的伤心,还是为此时此景的凄凉,宝玉蹲在一棵大树下伤心地哭了。黛玉葬完花听到有哭声传来,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宝玉在树下失声痛哭便转身离开。等宝玉止住哭声,醒悟过来时发现黛玉已走,便追了上去。
    相同之处  两部影片相同的部分就是,影片用大量的镜头展现了众女孩门在“祭花神”这天愉快地玩耍打闹的场景。他们讲精心缝制好的绣品挂在花树上,寄托美好的心愿,祈求祝福。黛玉这边独自叹惋、葬花。这种一边欢笑,一边眼泪的场面极大地反衬了黛玉独自一人葬花时的伤心与孤独。增加了黛玉葬花时的凄凉、落寞,也就使得葬花词更加凄婉。
    不同之处
    宝玉的演绎  宝玉作为葬花的旁观者在“黛玉葬花”一节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87版里,宝玉的演绎者是欧阳奋强。首先,他无论从长相上还是身材体型上,都属于古代长辈宠爱的标准典范。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正因这种相貌才使得他获得贾府上至贾母,下至奴婢下人的喜欢。其次,作为“黛玉葬花”的看客,在这里他完全是以一种欣赏、怜惜加思考的眼光去看待的。摄像机拍摄的整大段其实都是以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所展现的。他静静地观看了黛玉葬花的全过程,他的情感随着黛玉的变化而变化。在黛玉葬花的过程中,他似乎看明白了花似人、人像花,看明白了待遇因何而伤感,看明白了这一切仅仅是个轮回、是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一切皆因宿命,最终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欧阳奋强把这一切都通过他的表演传神地传达了出来,他对这一角色,揣摩的很透彻,演绎的也很到位。
    李版里,宝玉的演绎者是杨洋。首先也就他的长相和身形来分析。他长的瘦瘦的,高高的,眼睛细长,下巴挺尖,这点与古代家长喜欢的男儿长相相悖,这样的长相在古代能因长相而赢得长辈的欢喜实属不易啊。其次,在演绎的过程中,他有点不在状态,或者说是太在状态了,太入戏了,入了自己的戏,没有真正地把经典中的宝玉演绎成功。在整个过程中,他的神情都有点恍惚。并且,当他看到黛玉葬花时,弯下腰坐在一棵大树下嚎啕大哭起来,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这一点情节太显突兀,让人摸不着状态。并且,年龄还不太大的杨洋,声音中还有孩子气,稍显拙嫩。当他奶声奶气地喊出:“妹妹,你且住一住,,,,,”时,确实很煞风景,大有小孩过家家之嫌,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到了知道爱为何物的年纪。
    比较分析,无论是宝玉演员的选取还是对宝玉的演绎,87版的都相对较好一些。
     场景选取
    87版的场景选取在一个很大的花园里。花园里有花、草、树木、河流、小桥。暮春时节,天阴蒙蒙的,树木刚刚抽出嫩芽,始绽鹅黄、嫩绿。冬日干枯了的百草在春风中萧瑟地颤抖着、摇摆着。桃、梨等各种果木的花已开到灿烂,随着春风的吹拂,飘向天空、洒向地面和小河里。枯落的花瓣随着流水飘向无知的地方。整个场面虽也营造出了春景,然而这春景中中本该有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却被苍凉肃穆所取代。虽有桃花,虽有嫩芽,但整个环境氛围却是凄凉冷清的,正与了葬花主人公—黛玉的心境相吻合。虽是春天,一年的开始,一个少女的春天,却不是似以往象征朝气和活力的春天,而是萧瑟的,这萧瑟中暗寓着某种衰败。心境极凄凉,春也能把人埋葬,在这种环境中,春也葬人、人来葬花,与该章节的感情基调一致。正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当落红在空中飘摇时不正是黛玉等众女儿们如浮萍般漂泊无依的处境和命运吗?最后,一部分花被黛玉收起来葬了,一部分花落到树下泥土里被化作泥土碾成尘,还有一部分飘到小河泥淖中,在水流的带动下流向一个未知的领域和世界,也正象征了“百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惨结局。在布景上可谓是深深迎合了全书的主旨,使人不禁称赞叫好。
    李版《红楼梦》场景同样选在一处花园里,但是营造出来的氛围却远不如八七版的更耐品。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生机勃勃、茁壮地成长着。一缕缕的阳光透过树缝洒落下来,满眼的浓绿,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之景。如果必须得在这一片勃勃生机中找到能够衬托主人公悲凉心境的哀景的话,也就只有大把大把飘落的花瓣了。黛玉立于一株大树和一堵花墙之间,大片大片的花瓣莫名其妙地从大树上落下。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和氛围中,黛玉葬花就少了点凄凄楚楚,哀哀怨怨的味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用了十多秒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那一座座小小的坟冢样的花墓。在凄婉的背景音乐下,花坟孤独地立在那里,增添了影片的凄凉感,也暗射了黛玉等众女儿们的命运。
    相比较而言,八七版的布景更能深刻地表达该章节的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
      服饰和道具  在影视里,服装是“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直接体现人物身份、年龄、习惯、情趣等”。服装的造型和色彩应该与环境色调、气氛和谐统一,达到剧情要求的整体艺术效果。
    (一)服装 八七版里,葬花的主角—黛玉外穿一件粉色绣花棉布长褂,此穿着属于平时的居家服装。服装的颜色与环境倒也协调,只是紧紧贴在身上的衣服在风中没有飘逸之态,未免遗憾。
    李版里,黛玉着一身青灰色宽大长袍,在风的漂浮下宛若仙子一般。青灰色,象征了忧郁、孤独、与俗尘浊物不容、超然众物、卓尔不群。这样一身装扮的黛玉与她在祭祀花神节里的葬花行为很是相符。合了她为人的卓尔不群,也合了她所做事情的雅而不俗。
    (二)头饰  八七版里  黛玉梳着发髻,头上插着两朵花。这样的发型使得她在风的吹拂下到处飞舞,给人一种凄楚哀婉之感。风吹乱了头发,吹得花瓣到处飞舞,此时,黛玉仿佛乱世中的浮萍、流水中的花瓣,随着风、随着水四处飘荡、无依无靠,不知何处是归途。
    李版里 黛玉特殊的铜钱头造型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戏曲花旦之感。由于头饰紧紧地贴在头上、脸上,就使得黛玉和整个画面有了僵硬、呆板之感,少了份清新和灵气。
    通过对八七版《红楼梦》和李版《红楼梦》“黛玉葬花”一节从演员演绎,场景营造、服饰道具等方面分析的比较,得知他们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我们知道, 每个时代的每个人对于经典的解读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对经典的提取融会贯通,会得到对经典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