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论中国地方风物传说的叙事技巧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云安 参加讨论

     地方风物传说是关于特定的地名、地貌特征由来及其变迁的解释性故事。她们在民间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然美景、人文历史有机交融,通过生动鲜活的形象、妙趣横生的情节、神幻奇异的氛围,把自然美提升为社会美,把历史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这样使绚丽的山川和历史胜迹“格外娇烧”,也使地方风物传说本身成了广大群众进行“乡土教育”的绝好素材。地方风物传说为什么能具有如此艺术魅力呢?笔者以为这根扎于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地方风物传说由引子部分、主体部分和确证部分三部分组成。地方风物传说各部分的叙事技巧究竟如何,各部分之间又通过哪种方式来构成一个叙事整体,这些问题民间文学理论界至今为止尚未进行深入的探讨,鉴于此,笔者在广泛的田野采风的基础上,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对它进行初步的探索以请教诸方家。
    一、引子部分的叙事技巧
     解释特定的地名、地貌特征由来及其变迁,构成地方风物传说的主要特征,可以这样说,离开了解释性,也就不可能成为地方风物传说:而离开了对特定的地名、地貌特征的准确、生动描述,读者(听者)就不可能对传承对象有所了解,解释性也就无从谈起。故而民间传说的讲述者会在地方风物传说的开头设置引子部分。引子部分常以简洁的语言,引出并介绍地方风物传说的传承对象的地理位置,描述其状貌特征开篇介绍其传承对象的地理位置,有利于让听者(读者)大体把握传承对象的方位和传承对象的特征,对传承对象的位置和状貌特征描述是否准确、生动,影响到听众(读者)能否对传说情节正确把握,自然影响到其传承效果。地方风物传说的创作者们(群众)能根据传承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叙事技巧来进行讲述。
     1.单向递进式叙事技巧。地方风物传说的传承对象一般不人为听众知晓,而听者首先想要知道的是其地理位置,如何清楚地交代其地理位置理所当然地成为讲述地方风物传说的首要任务。而传统的由打地方到小地方、由远地方到近地方由群众热悉的地方引向群众不热悉的地方,这种单向递进式叙事技巧,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听者一听就知晓其地理位置。如笔者在田野采风的过程中,许多民间故事家就常用这种叙事技巧来讲述。正如民间故事家易法松老人所言:“假使你开头不讲你所要讲的东西,(‘东酉’这里指传说,下同。笔者注)到底在哪个廊场(地方),或者你不交代清楚你讲的东西到底是哪个廊场的,他怎么晓得你讲的东西在哪里?他听起来又有什么味道?如果你一开始就把你讲的东西的位置按从大到小(从大地方依次说到小地方)这种次序讲,听的人就明白了它的位置,这样,听的人也就听得带劲了(有味道)”。易法松老人的谈话道中了使用这种叙事技巧的妙处,而专职民间文学工作者在搜集、整理地方风物传说时,总是乐于运用此种叙事技巧恰好是易法松老人所说的最好的注脚。如《还珠洞》[1] (第64页)就是如此介绍的:“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边,有座伏波山,山下有座还珠洞”其传承对象“还珠洞”的地理位置,就是按“桂林一一漓江边一一伏波山”,最后落在“山下”这种单向递进式顺序来交代的,读者一看,就清楚其地理位置。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