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 [智利]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著 李红琴译重庆出版社出版 一部好的小说,是能够使人遗忘、使人觉得恍惚的,《邮差》便是这样一部小说。那是一个由文字编织出来的世界,透露着智利西海岸的湿润盐味。有阳光跟随着风的呼啸,让人觉得目眩。而大海上的鳞鳞金色光芒,仿佛永无尽头。一个身影站在最远的那块礁石上,往远处眺望……本书作为一部伟大的小说,一改拉美文学在我们印象中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开创出另一个光明灿烂的文学世界。 在说起本书之前,先提一下拍摄于1994年的同名电影。在这部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中,将故事的背景搬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意大利。如果仔细比对小说与电影的不同,有一处重大改动耐人寻味。在原著中,诗人聂鲁达在独裁者皮诺切特政变之后忧愤去世;而改动后的结尾,邮差马里奥却在一次暴动中被刺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安排,大约彰显了两种不同的追寻“诗意”的方式。 再来讲一讲小说《邮差》的故事内容。首先,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虽然其中的诗人聂鲁达确有其人,并且,他的那一段被流放的经历也是真实的。在智利西海岸的黑岛上,住着一个叫马里奥的青年,他的命运从他出生之日起似乎就被决定了:做一个渔民。但是,诗人聂鲁达的到来,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他的命运。马里奥成了一名邮差,他的服务对象只有一个人——诗人聂鲁达。当时的聂鲁达已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人,并且在政治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与诗人最初的相处中,马里奥并不感觉愉快,甚至,他被一种紧张与敬畏感折磨得快要疯了。但是很快的,马里奥发现了一件能将他从日常的生活与紧张不安中解救出来的东西:诗歌。在他与诗人的接触中,逐渐发现了诗歌之美。聂鲁达笔下的优美诗句,使得小伙子的心扉很快被打开了。而此时,诗人与邮差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荡然无存,一种亦师亦友的联系建立了起来。马里奥第一次发现了俗世生活中“诗意”的美好。这是小说中的第一层隐喻,诗人聂鲁达作为文明世界的代表,作为一种更加诗意、更加崇高的生活方式的化身,深深影响了邮差马里奥,将他从原先浑噩的生活状态中解救了出来。 接着,马里奥爱上了岛上最美丽的姑娘,而他却拙于表达爱情。这一次,聂鲁达充当了媒婆的角色,爱情将整部小说推向了高潮。在马里奥与情人的对话中,在姑娘的母亲和诗人聂鲁达的谈判中,作者巧妙地将聂鲁达的诗歌糅合其间。这一部分的文字,既幽默诙谐,又优美飘逸。而其中,马里奥追随聂鲁达之后亲笔写出来的几首情诗,是那样感人至深,让人禁不住停下阅读,抚摩一下自己被感动得微微疼痛的心脏。这是小说的第二层隐喻,诗人聂鲁达作为诗歌的化身,作为一种诗意而理想化的生活状态的象征,将爱情从俗世中解放了出来,给人以希望。 而悲剧总是在最高潮的时刻来到,这是生活中最残酷的设定,同时,也是生活中最诗意的开始。在小说中,聂鲁达回到了智利,他对小岛生活的想念,只能从马里奥给他寄去的,录有小岛上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中得到慰藉。很快的,由于政治形式的恶化,诗人忧愤地去世了。而在电影中,死去的是马里奥,他在一次集会中被疯狂的人群误杀,在他刚刚朗诵了一首聂鲁达的诗歌之后。 这两种不同的结局,大约代表了两种对于“诗意的生活”的追求。诗人聂鲁达的死是生活的现实,而他的生命与精神,无疑在邮差马里奥身上得到了延续。在本书的第三层隐喻中,聂鲁达与马里奥之间,早已超越了师徒、朋友或者父子的关系,他们共同组成了一座对“诗意的生活”执著追求的图腾,他们可以死去,但生活中的诗意永远不会死。而电影中马里奥的死,则是对他个人形象的升华,既然对诗意的追求可以付出生命,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在此意义上,两个版本的结尾设置,可谓是殊途同归。 于是,当我们沉醉于小说的描写而不能自拔时,那个幻想中眺望远方,渴望着诗意与美好的背影,也许,是聂鲁达,也许,是马里奥,或者,就是我们自己。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11-1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