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已成惯例,谈及“反乌托邦”,一定会提到的就是它的“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 其中第一部,苏联作家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和后来这两部名头更响的著作之间,关系素有争议。1946年,乔治·奥威尔在英国《论坛报》上为《我们》所写的评论中,谈及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1932)曾受过《我们》的影响,对此,赫胥黎绝口否认。有意思的是,两年后,当奥威尔一经写出《1984》(1948),也立即招来评论,说受到《我们》的影响。上述“三角关系”向来引人注目,而与《我们》“暗合”的另一部作品,捷克作家卡莱尔·恰佩克的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则很少被注意到。 先看《我们》。故事被设置在未来世界,一场持续二百年的世界战争之后,幸存的人类被胜利者赶到以绿墙为隔的“联众国”内,处于“无所不能者”的极权统治下,被塑造成只有编号的“钢铁六轮机”,过着所谓“数学式的完美生活”。“每天早晨,同一时刻,成百万个我们精确地同时醒来;同一时刻,成百万个我们像一个人一样开始工作;然后,成百万个我们像一个人一样,又同时结束工作。同一秒钟……我们把汤勺举到嘴边;同一秒钟,我们共同出门散步……然后在同一时刻,我们齐齐上床睡觉。”这段描述,除了令每个想要自由的人心生无穷恐惧之外,还会让人联想到一样东西——机器人。 而《罗素姆的万能机》讲述的正是和机器人有关的故事——“Robot(机器人)”一词,也正是为该剧首次使用。在大西洋某个孤岛上,掌握着制造机器人独门秘方的罗素姆万能机工厂,机器人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国。这种产品外形和人类一模一样,却不具备人类的感情,也没有任何欲求,被赋予的惟一功能就是工作。它们生产成本低廉,却能创造极高的经济效益。人类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行为进行严加限制。那些举止异常的机器人,如出现咬牙切齿,癫狂发作,陷入沉思等病症,一经发现就被送入捣击机里销毁,从它们身上拆下的零部件又用来制造新的机器人。 扎米亚金笔下被改造成“钢铁六轮机”的人类,与恰佩克的机器人,很容易让人生出互识之感,巧合的是,两部作品差不多同时完成于1920年至1921年间。《我们》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反乌托邦”作品。而《罗素姆的万能机》,更引出蔚为壮观的机器人小说,作为先驱之作,恰佩克笔下那幅因技术滥用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图景,也让它居身“反乌托邦”经典之列。 事情逐渐变得不可收拾,武器被分发到机器人手中,各国把大量机器人士兵派上战场。而为了更好地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及早预测哪些机器人已经患病,人类开始在机器人身上试验痛觉神经。实验取得成功,但效果却超出预想,机器人在产生痛感的同时,心脏也开始搏动,并有了爱和恨的感情。某一天,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迎来一艘装满传单的轮船,传单上写着的是机器人世界组织给全体机器人下达的命令:取而代之人类主宰世界的权利,因为,机器人远比人类聪明。人类最终被反叛的机器人捕杀殆尽。一对相爱的机器人,成了机器人新世界的缔造者。 《罗素姆的万能机》一经上演,即声名大震,除了故事本身惊心动魄外,它也使一个难题被彻底凸显:被创造出的机器人,极有可能哪天一回头,就去收拾他的创造者。后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的构想与此直接相关。 和人类的伦理纲常一样,这套专属机器人的伦理法则,其坚不可摧——或者说不堪一击,正在于它根本不允许从源头上被追问“为什么”。阿西莫夫为此曾写过一个小故事,《机器人之梦》(1986)。一个机器人梦见自己成了人类,看到别的机器人在人类的指令下辛苦劳作,在梦中它大声疾呼“让我的人民离开!”。这个会做梦的机器人最终被销毁。虽然相隔久远,但不难看出,《机器人之梦》其实还是没有走出《罗素姆的万能机》留下的阴影——有了灵魂的机器人,始终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相较而言,《我们》中的“无所不能者”,在这一点上,却早早取得了胜利。在那个要求绝对秩序、法则、理性和逻辑的“联众国”内,爱情被宣扬为禁忌,幻想被当成一种疾病。针对在民众身上开始蔓延开来的“幻想危机”,“无所不能者”斩草除根:把所有人的幻想切除掉。过去被连根拔走,未来是再也不会长出了,这就是《我们》的结局。 幻想没有幻想,也不全是幻想。只要稍稍结合扎米亚金写作小说的背景,就会知道故事的阴影曾在他的身边降临过。即便在那样的情形下,扎米亚金还仍然宣称“真正的文学……只能得自于隐士、异端、梦游者、反叛者和怀疑论者手中。”《我们》无疑就是他对这句话实践的结果。在书中不经意处,我们会读到主人公写下的这样貌似古怪的话:“我相信你们能够理解这一点:我写这份笔记,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作家撰写这类东西都要困难。他们中有的是给同时代人写作,有的则是给未来人类写作,可是他们中没有人是为他们的祖先写作,或者为类似于他们原始、远古祖先的生物写作呀。” 此书在苏联遭到禁版,1927年,其俄文版在捷克出版,这为扎米亚金带来了“封口”的厄运。而此前,扎米亚金还写过别的几部隐喻色彩浓重的作品,并因此受到多次关押,这导致他与当局的矛盾逐渐变得广为人知。尽管如此——据称正是因为如此,扎米亚金曾一度被推举为苏联作协主席。(《我们》[俄]尤金·扎米亚金著殷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8-3-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