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哈里·波特》与中国译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赵稀方 参加讨论
2000年,《哈里·波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后,借助西方电影大片的推动,在中国市场流行一时,位居畅销书榜前列。但这部书的翻译质量,却引起了很多读者的不满。魔幻文学迷们采取了独特的网络批评的做法,甚至越俎代疱在网上自行翻译,由于涉及到“网络侵权”的问题,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2003年,“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第五册《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出版发行,人民文学出版社购买大陆版权,中文简体译本将于9月上市。未曾想,人民文学的译本尚未出世,一些国内网站上却已赫然出现“不满人文社版本”的网上译本。“西祠胡同”网站自7月开始连载“哈利·波特网络译本”,受到了网友的追捧。另外,还有一个专为“哈利·波特迷”们设立的大型网站,翻译《哈利·波特与凤凰令》更快也更全,平均每天更新的内容都超过了1万字。据北青报记者探访,网络译者及网友们认为“人文社新书翻译出版过程太慢”,而且人文社前四本《哈利·波特》“翻译得有问题”。比如将《哈里·波特》译得过于儿童化等。
    2005年,“哈利·波特”第六册出版后,结果并未更好一些。网上出现米赫普的《〈哈利波特6〉前十三章翻译的1339个修改建议——致人文社的一封公开信》,网文对人文社的中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据称,作者米赫普是生活在英国十多年的海外华人,喜欢《哈利波特》。他开始读人文社的译文时,觉得有些地方不妥。对照原文后,发现第一和第二部中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再读到第三部时,他觉得,不需对照原文就可以发现大量的错误,“特别是体育比赛的章节,真是错得惨不忍睹”。人文社《哈利波特6》出版后,他发现译文一如既往,错误连篇。经仔细阅读后,他写下了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九条修改意见,平均每章103处错误,十分惊人。网友的意见当然未必全部正确,不过“哈利波特”一书译本的恶评,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读者对于人文社《哈里·波特》的不满,首先是认为人文社的译本速度实在太慢,这也是导致读者自行翻译的原因。凭常识我们就知道,这其实正是《哈里·波特》等书出现翻译错误的重要原因。在三个月之内拿出译本,这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据查,《凤凰令》德文、法文和繁体版都晚于简体中文版,其中法文版预计当年11月推出,而德文版和繁体中文版要在一年后才能与读者见面。为赶时间,由三个人同时翻译,很难不出现协调上的差错,而三个月的期限也无法让人从从容雕琢的余地。抢速度,抢市场份额,是文学翻译粗糙的重要原因。像《哈里·波特》这样的当代国外畅销书,对于速度的要求更高,它追求的是同步畅销,以期不失去市场“热点”。对于速度的追求,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年诺贝尔文学将得主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之快,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2003年10月南非作家库切获奖,半年后的2004年4月《库切小说文库》即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上市。2004年10月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获奖,三个月后的2005年1月,已有数本耶利内克中译文问世。在这种惊人的速度之下,译本的质量如何能够得到保证呢?市场给译者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
    那么我们的翻译队伍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呢?很不幸,我国目前译坛的现状是人才凋零。网络上对于《哈里·波特》和《魔戒》的批评的一个共同结论是,译者缺乏魔幻文学的专业知识。这是我国翻译人才缺乏的表现,翻译本来需要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事实上,魔幻文学还不足道。我国翻译人才的缺乏已经达到不能满足语种要求的地步。我们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拉美文学热的情形,本书前面专门有关于马尔克斯、博尔赫兹对于冲击中国文坛的论述,近年来我国却已经出现拉美文学翻译的危机。2003年8月,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尹承东提出我国拉美文学翻译出现断档现象,他认为,“新一代翻译队伍跟不上,译者队伍断档”是导致近年拉美文学冷落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在2004年5月,媒体纷纷报导捷克文学的断档,致使赫拉巴尔文集的出版面临终止的危险。据《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赫拉巴尔系列作品的责任编辑龙东表示,目前的译者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们来自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东欧室,这个室现在已经解散,以后想找到合适的译者将更加困难。青黄不接不仅仅是小语种的窘境,它事实上反映出我国整个翻译界的整体状况。我们曾有一批杰出的翻译名家,他们正在老去,近年来我们不断听到老一辈翻译家冯至、萧乾、施咸荣、董乐山等人过世的令人悲恸的消息。而新一代翻译名家却难觅踪影,年轻的翻译同行们似乎仅仅以不断出现的低劣产品以至赝品向他们的前辈致意。
    中国译坛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为文坛所关注,报刊上不断出现“狼来了”的呼声。我们常听到诸如此类的忧心忡忡的质疑:“冯亦代们走了,还能看到大师级的翻译作品吗?”“20年后,还有优秀的文学翻译吗?还会有诸如萧乾这样的翻译大家的出现吗?”对于当代文学翻译断档的原因,也出现了多层次的分析。有人提出,教育的偏枯导致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欠缺。当代中国对于外语教学愈来愈重视,按说这应该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外语片面的强调带来了对于母语的忽视,这对既强调外语更要求中文的翻译显然极为不利。确有译者感觉外文过关,中文功底却不够。
    在我看来,母语水平的低下,的确是一个普遍存在问题,但却不是文学翻译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从关于翻译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翻译的问题不仅仅在中文表达上,更在外文的理解上。我国的素质教育的确有偏枯现象,但要找到中英文俱佳的人才其实并不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学翻译无法吸引这些优秀人才加入。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文学翻译水平下降以至队伍断档的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代文学翻译这一行当地位低下,没有吸引力。如今文学翻译行当既无名可得,又无利可图。据了解,至今多数大学或研究机构都不将翻译作为科研成果,不将其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如此专业工作者就失去了翻译的动力,它甚至根本不能成为一种业务工作。而如果将其作为业余职业,它又无利可图。目下文学翻译的稿酬为千字50到70元不等,而为翻译公司做口译则可以拿到一小时数千元以上。文学翻译要求既高,收入又低,谁愿意做呢?无怪乎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编译”之作,将已有的不同译本篡编到一起,既不需要多高的英文中文素质,速度又快,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消费时代的“产品”。
    原载:《地平线》(香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