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永远的罗伯-格里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唐玉清 参加讨论
“我不是一个思想大师,但是个同路人,是创新的伙伴,或是幸而能做这项研究的伙伴。”  ——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
    2008年2月18日,有“新小说教父”之称的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因为心脏问题在卡昂的医院里去世,享年85岁。有人扼腕,感慨一位终生都在反抗既成体系的作家的离去;有人长舒一口气,说:“新小说的时代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
    近几日,法国各大媒体都持续地刊载各类文章,试图来个“盖棺论定”。但是,众说纷纭,就好像那个纠缠了半个世纪的“新小说”的定义一样,谁也没有能力一锤定音。这就是罗伯-格里耶,生命的消失仍然不妨碍对常态中的我们造成迷惑。
    《世界报》认为他是20世纪下半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能也是在国外最受欢迎而在国内经常受冷落的法国作家。早年做农艺师的经历让他把艺术当成科学来对待,可能也因此造成了他在美学认知方面的缺陷。但是他的创作完全是法国式的。《费加罗报》首先肯定他人格中的挑衅成分和他的作品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认为他参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也是种挑衅行为,因为尽管他于2004年3月入选,但是从未发表过就职演说,他拒绝穿上传统的绿袍而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不朽者”。 总统萨科齐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他说:“和罗伯-格里耶一起逝去的是一段法国文学和知识分子的历史,有的时候我们批评他是自我的理论家,但恰恰是在这点上体现出了他的力量。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表现最隐秘的幻觉和冷静客观地分析概念这两者对他来说同样自如。”奥利维耶·高尔佩(Olivier Corpet)是罗伯-格里耶生前为数不多的密友之一,长期相处使他对作家非常了解,他回忆道:“这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活在自己的思考中,但是在生活中是个热情、情感细腻的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是午夜出版社已故的负责人热罗姆·兰东,而最重要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卡特林娜。”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非常疲惫,又接受了心脏手术。高尔佩开始借助于作家捐出的手稿等资料写关于他的传记,预计2009年底将由法亚尔出版社出版。
    1922年,罗伯-格里耶出生在布雷斯特,布列塔尼久远的奇幻色彩和创新勇气贯穿了他的一生,那里也是他作品恒久的话题。从1953年出版《橡皮》(Les Gommes)以来,通过小说、电影、评论和论战,罗伯-格里耶坚守了一种自由探索的执著,力图找到一种新的小说形式,反映出人和世界的新型关系,从而重新发现世界,发现人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日常的世界不时地在我面前崩塌时,想像的文字就从虚无本身(作为结构)出发构建成一个对抗的世界……”而我“是一个被遗忘在一座不设防的城市里的没有委任状的孤独的观察者”。
    一般认为,他前期的《橡皮》《窥视者》(Les Voyeur,1995)《嫉妒》(La jalousie,1957)与“新小说”其他成员的创作相呼应,突出的是罗兰·巴特所说的“零度写作”特征;这一特征在之后的《在迷宫中》《纽约革命计划》等开始转变;80年代被称为“传奇三部曲”的虚构自传作品加上2001年出版的《反复》(Reprise)构成了他创作的新阶段,有人说是向传统写作回归,但是评论更倾向认为这是那个时代的自传写作潮流中,“新小说”发起的又一波冲击。他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是2007年秋天出版的《情感小说》(Un Roman Sentimental),尽管从出版之日起,批评界的讨伐之声就不绝于耳,主要针对的是其中大量的情色描写,但是也有很多人更愿意把它当成作家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挑衅。此外,罗伯-格里耶还热衷于电影创作。在他看来,电影属于现在时,更适合客观记录世界,作为特殊的手段,它可以被用来颠倒或者超越他所对抗的世界。1961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去年在马里安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以及后来获得法国路易·德吕克奖的《不朽的女人》(L’immortelle,1963)、获得1969年德国柏林电影节编剧奖的《说谎的人》(L’Homme qui ment,1968)等作品都标志着他在新潮电影领域取得的成功,罗伯-格里耶已成为当代电影研究中不能忽略的一位导演。
    评定罗伯-格里耶,就不能不提到“新小说”。他从1955年起成为午夜出版社的文学顾问,借助于媒体和出版商的力量,他成功地将萨缪尔· 贝克特、克洛德· 西蒙、娜塔莉 ·萨洛特、米歇尔·布托等作家聚集在一起,对文学形式的共同探索和实验最终引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革新。他自认为是这个与大众截然对立的小集团中的重要一员,觉得自己和午夜出版社的生存和命运一开始就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虽然午夜出版社宣称并不鼓励定型的写作模式,它并不是要消灭那些不能够也不愿意适应这种模式的作家,但是,罗伯-格里耶的审美趣味无疑影响到了集体的面貌。
    “新小说”对世界统一性和稳定性的怀疑,对“现存(或暂存)”片段的热衷写作,必然导致传统小说那种连续性的、编年史性质的时间体系的全面崩溃。罗伯-格里耶的写作往往混乱时序,故意歪曲时间的参照情况,将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穿叉起来,像他的人物科兰特一样,“他常将过去的时间与现在时中突然发生的事情相互混淆,而现在突然发生的事情又似乎涉及他过去的生活和当年的那些事件。”在他的文本中充斥着大量的幻想、错觉、心理和梦等等,它们与人物有限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弥散开来,将时间在最大范围内缓慢下来,也使其瞬间膨胀,呈现出一种“静止”的感觉。同时性又必然使空间因素凸显出来,即时间的空间化。这是针对现代阅读的策略。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空间相对狭小,更像是一座座的迷宫。
    对于罗伯-格里耶,小说实践和理论宣言是一种互相支持的关系,双方强调的是共同的文学假定。“新小说”将虚构的世界拉进现实的世界,这也因此导致它无法找到由想像世界返回现实的路。它在排斥、解构传统叙事形式的同时淡化甚至取消了文本的意义,在解构完了旧有的文学世界后,新的文学理想并不足以帮助他们重新建构一个世界,因为所需要的材料已经连同旧有的理念一同消失在作家们的视野中。若是采用原来的文学要素,就使自身陷入到一个悖论之中。这是各种所谓的解构潮流中的实验文学在反抗常规之后共同面临的尴尬,是一种抛弃传统以后的无根状态。
    在阅读方面,“新小说”家(尤其是罗伯-格里耶)蔑视妨碍读者自我思考的介入叙事,他们以各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契约,却没能提供新的交流模式,或者说他们成功地割断了作者与读者的联系,但同时也消磨了阅读的快感,甚至使读者产生被戏弄的感觉。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发展表明,“新小说”家的创作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给现代写作研究提供了恒久的话题;然而,轰轰烈烈的“新小说”至今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找到它的大众读者,这不禁让人反思,这些作品的接受在多大程度上借助了外在因素?另外,“新小说”家写作生涯的从始到终,他们各自的文学追求也表现出一种差异,这都有待于研究者从全局来把握。
    罗伯-格里耶去世之后,报纸和研究者们的文章中流露出两种情绪:首先是“我们终于告别新小说”,仿佛是庆幸文学的创作又回到了常人的审美旨趣中;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最后的勇于创新的作家没有了,似乎往后文学就完全堕落了。对法国文学的前景悲观或者乐观的论调都说明了罗伯-格里耶和他的“新小说”代表了一个时代,他们远去的背影也许无法改变文学发展的大潮流,现在不能,以后更不能,但是,阅读和写作的历史着实都在今天翻过了一页。未来的作家或许会愤而将他们彻底处决,或许会重新拾起他们反抗与不羁的信念。无论如何他们都被烙印在记忆中,而在我们的心里,他们都是永生的!
    原载:《文艺报》2008-3-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