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类弟兄听着,让我给你们讲讲当初到底发生过什么。照理说,我们并非你们的弟兄,得跟你们来回解释,其实我们并不情愿。当然,那段历史虽阴森黑暗,却也令人喜悦振奋,可谓一段真真切切的道德叙述,相信我!说来话长,毕竟,当初发生了许多事件。但你们若不太着急,会发现时间足够,说到底,这事与你们有关,瞧着吧,你们脱不了干系。” 年轻作家约翰逊·里特尔(Jonathan Littell)的这本慑人心魄,长达1400页的小说《仁慈者》(“Les Bienveillantes”)如此开头。 可以说,在德语区的文学界,除了已辞人世的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及托马斯·曼(Thomas Mann),近年来能够让笔者感动的,直指人类灵魂、深刻抨击社会的作品,也就是奥地利的叶丽奈克(Elfriede Jelinek)和德国的君特·格拉斯(Guenter Grass)的一些笔墨了。不过叶丽奈克女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除了写出一两部话剧剧本,便有些销声匿迹之势,而格拉斯也非老当益壮了。如此,笔者正惶惶地担忧于当地文学界摩登浮躁、无病呻吟时,《仁慈者》的德译本(原著为法文,2006年夏季出版,并获法国最高文学奖贡古尔奖)犹如晴天霹雳,一夜之间成为德语区文学界和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紧紧抓住了笔者的心。 此本鸿篇巨制以二战时期一位高级纳粹军官的第一人称叙事法,首次用不同以往的文学视角,将人类族群里最残暴的群体之心态层层剥刨开来,让世人看到不可理喻的人类精神状态及其社会化的后果,同时惊奇于人作为生灵,其本性可能出现的天壤之别。正如小说里的主角,纳粹军官马克斯·奥厄(Max Aue)所言:“的确如此,它也是我不能理解的:这不可逾越的鸿沟,这轻松自在的杀戮和沉重无比的死亡之间的比例失调。对于我们来说,它不过是肮脏的日常程序之一,对于他们(犹太人)来说,就是一切的结束了。” 一个用法文写作的,不懂一句德语的作家,竟能够通过翔实的史料借鉴和深入的专家谈话,并受启发于一幅描述古希腊复仇女神故事的、名为《仁慈者》的油画(画家:Adolphe William Bouguereau 1825—1905),将德国纳粹党人的狰狞面目和残暴行径,彻头彻尾、细腻无比地暴露于世,这是令德语界人士震惊的。震惊之余,他们局促不安,无法面对,仿佛听一个外来户讲了一堂精彩而有益的,关于他们自家特色的讲座。 令笔者震惊的,却是作者约翰逊·里特尔对小说的主人公,那个匪夷所思的、有血有肉的、杀人如麻的马克斯·奥厄的描述:那是在寸寸逼近人类魂灵的深渊!里特尔通过他笔下的马克斯·奥厄,实现了对人类族群透析的洞察及深邃的反思。应该说,他笔下的马克斯·奥厄,绝非仅为鲁道夫·赫斯、阿道夫·艾希曼或汉斯·弗朗克等纳粹杀人狂的代言人,也并非只会执行命令的一部屠杀机器,甚至不只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纳粹党人马克斯·奥厄作为知识分子、半个艺术家和哲学家,作为同性恋者和局外人(笔者指他的思维能够自始至终地处于事件本身之外:一方面对他每日的行径充满激情,一方面则又对屠杀本身漠然处之),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现象。 马克斯·奥厄是个现象,一个唯有人类方能企及的现象。 因为有了这本小说,这种现象方才作为焦点出现在人们的视觉范围内,小说里反复出现的对屠杀阴森残忍的叙述永远夹杂着对自然景观美妙动人的描写。此外,小说还使用大量篇幅渲染纳粹间的尔虞我诈、官僚腐败,抑或良心的发现,彼此的容让;但是,书中没有任何人对灭绝人性的种族大屠杀怀揣不安,或略有微词,毕竟,这是他们的“日常程序”,是纳粹分子“志同道合”的基石。 作为有一半血统的犹太后裔,此书著者约翰逊·里特尔今年刚满30岁。生于美国纽约的他3岁迁居法国巴黎,后又回到美国就读大学,毕业后多年从事国际人道组织活动,在许多危险区域逗留过,包括车臣和非洲。评论界认为他在不安定区域的经历使他目睹了许多惨无人道之事,它们增强了他的心理承受力,促使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观察家,最终以犀利的笔锋,承继其父、作家罗伯特·里特尔(Robert Littell)之路,为世人献上了一部杰作。 笔者力荐这本小说,希望爱读书爱思考的人们能够通过这本分量厚重的书,重新认识人类族群,从而借鉴于历史,以善其身,以养其心,以沐其爱,并期望世界不要重蹈覆辙,菅戮同类。 原载:中国文化报2008-3-2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