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品钦:游移在失去确定意义的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萧平 参加讨论


    1
     “我知道我应该更君子些,但是说‘不’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不。”1975年,托马斯·品钦在拒绝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豪威尔斯奖时曾作如此表示。如其声名在外,引得读者趋之若鹜,却始终拒人千里之外、难为人所理解的获奖作品《万有引力之虹》,这位现年71岁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一生充满了特立独行的悖逆气质。近40年来,他从没有拍过照片或者接受过正式访问。尽管他有妻有子,却没有人知道他的住所。他曾经在《辛普森家庭》的节目上“露过三次面”——不过,头上却套着一个纸袋。对于品钦就是“另一个J.D.塞林格(美国隐士作家)”的传闻,他的回应同样“惊世骇俗”:“不坏。继续努力。”
     然而,这一切都无碍于品钦获得崇高荣誉。他被许多读者和批评家视作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是麦克阿瑟奖和布克奖获得者,并几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将其与堂·德里罗、菲利浦·罗斯和科马克·麦卡锡一起列为他那个时代四个最主要的美国小说家。
     尽管,在国内修订的世界文学史上,品钦被定位为一个“黑色幽默”作家,位列约瑟夫·海勒之后,但在一些英美的学者看来,在世的伟大作家中,唯有他可以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相提并论。而距问世已过去整整35年,至今才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译本的《万有引力之虹》,更被普遍认为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最伟大的英语小说,足以与《尤利西斯》并雄”。
     诚如有评论家所言:《万有引力之虹》系借助神力完成,堪称一部大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故事情节复杂,梦境一般的幻想中充满了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五花八门、古怪零乱的叙述,似是而非的议论以及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国际政治、异常性爱的描写。小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的V-2火箭频袭伦敦,英美谍报机关发现美国中尉泰荣·斯洛索普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便对这种现象进行跟踪研究,由此整部小说开始了一个双重追寻的过程:斯洛索普一方面追寻导弹及相关秘密,同时也在追寻对人生的解悟——于是,很多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阐释:科学不是万能的,人是有特异功能的,人死之后是有另一个世界的,生命是可以获得救赎的,因果是存在的……
     显而易见,这部小说沿袭了文学传统中的追寻模式。然而,与传统作品中对终极意义的追寻不同,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的是一个失去了确定意义的世界。他们之所以没有停止追寻,是因为他们注重的是追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方面,追寻是他们保持生命活力,对抗异化的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追寻也为各种被边缘化了的社会群体提供了一个流动和开放的空间,使他们可以有机会得以舒展备受压抑的人性。
     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所谓“万有引力之虹”即指火箭发射后形成的抛物弧线,它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隐喻:生存是混乱不堪的,唯一出路是走向死亡与崩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美学和思想追求。
     2
     事实上,对世界濒于死亡与崩溃的隐喻,几乎贯穿于品钦所有的作品之中。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他的早期作品《熵》(1960)。在这部直接冠之以“熵”这个物理语汇的小说里,品钦描写了华盛顿一所公寓里一场旷日持久的聚会。各式各样的欧洲移民,先锋艺术家,大学生和前来寻欢的军官等穿梭其间。过程没有起伏,时断时续的音乐、源源不绝的酒精、空洞无聊的争论,随处有人就地而卧,有人进来有人离去。时间似乎停滞,遍布眼前的只是一场混乱的看不到尽头的盛宴。
     尽管许多年后,品钦在回顾这部堪称其文学序言的作品时,声称:当初这种从明确的主题和抽象的概念出发,试图以此安排人物和情节的做法是个根本性的错误,过于理念化使人物当即“死”在书页上。他还承认自己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个熵专家,“无知”也大大损害了这部作品。但无可否认的是,正是在《熵》这篇小说中,品钦首次将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社会观察:人类社会中熵值正在变大,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都在日趋混乱、衰竭乃至死亡。
     这种日后被归之为“热寂说”的思想,在他随后发表的《V.》(1963)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小说中的主人公普鲁费恩是一个没有根基、无所用心、随遇而安的人,不想与女人有太深的干系。他在纽约的下水道里,追猎着成为灾难的鳄鱼。另一个主人公斯坦西尔为了追寻父亲日志中提到的神秘的V.,走上了严峻而没有欢乐的探索之路。包裹在主人公行动之外的,是一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各色人等言行的五颜六色的破旧大网。一切都混乱不堪,一切都又在情理之中;一切似乎令人惊心,一切都又冷静得出奇。然而所有的场景和事件都遵循着熵这条主线变化和发展,这影射着社会的涣散和无序,人类的盲目和无奈。
     尽管品钦在作品中近乎卖弄地展示自己的博学和思想,他对自己的身世和生平却讳莫如深。除了可见的作品,人们对他只有简单的了解。品钦于1937年5月8日生于纽约州长岛,在美国海军服役过两年,1958年去康奈尔大学主修工程学,后转到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在纽约市内的格林尼治村住了一年,后去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内部报刊室负责技术性写作。此后他去了墨西哥,在那里完成长篇处女作《V.》,从此走上了专业作家之路。他创作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叫卖第49组》(1966)、《葡萄园》(1990)、《梅森和迪克逊》(1997)和《抵抗白昼》(2006)等。
     伴随着对诸如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和宗教这样的宏大主题的强调,品钦的作品除借鉴和使用了许多传统高雅文化和文学形式的要素之外,亦显示出一种与通俗文化的从事者和产品,诸如连环画、卡通片、廉价小说、通俗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民间艺术等的紧密亲缘关系。正是这种对传统上雅俗文化之间界线的模糊,这种弥漫在作品中的“解构”因子,品钦因此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品钦小说中混合了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也引起了一些评论者的激烈批评,他们称:以品钦这样的世界观指导创作,作品中自然充满混乱,黑暗和死亡,整个世界和人类都被描写成毫无前途。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品钦并没有宣扬虚无主义和末日思想。他的目的显然在于将人类的病态与异化放大了展示给读者看,从而引起他们的惊怖和警醒,以求自救救人,匡时救世。
    原载:《文学报》2008-12-2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